7月,嚴肅媒體們在今日頭條上的閱讀量仍然穩定在10萬+、幾十萬+、甚至100萬+、600萬+,這樣的閱讀量在靠人力遞送報紙的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儘管對於喜好不同的個體來說,今日頭條呈現出了不同的面向:有人喜歡韓劇,發現頭條常會推薦影視動態、經典橋段;有人愛喫,在頭條能找到烹飪技法、各地美食;有人剛做媽媽,頭條就成了育兒法寶、養孩神器……用戶選擇這些內容毋庸置疑,頭條也從來鼓勵用戶跟隨自己的內心。

但另一方面,今日頭條對低俗標題黨進行持續的識別打壓,不惜降低海量流量,將優質的好內容呈現出來,才會讓尊重人性、關注生命的長報道獲得奇高的閱讀數。

這次7月份推薦的長文章中,今日頭條和用戶共同成就了——京華時報「前街一號」關於邢臺洪災報道635萬的高閱讀量;「每日人物」採寫唐山截癱夫婦故事的124萬次點擊……在人人追求10萬+的時代,誰能說百萬級別的內容不流行呢?

如果你曾在今日頭條上看到過它們,或者你更想在頭條上看到類似文章,那麼這篇長文章推薦,量身為你打造。

1.重大事件也需要以人的視角呈現,小人物同樣透視大主題。

人始終扮演著新聞的主角,在災難、爭議等重大事件中的人更是能牽動讀者的心。

《邢臺洪災:夫妻抱樹7小時求生 大人看著孩子被沖走》中牽動全國的邢臺洪災裏的張二強一家,以及《「愛國青年」趙大龍被打事件丨河北樂亭抵制肯德基背後》中抵制肯德基風波里的被打者與打人者,都是卷進重大事件中的小人物,但透過他們恰恰更能透視整個災難風波:前者,反映了人在面對災難時的掙扎與無奈,閱讀量高達635萬;後者則透視著怎樣表達愛國這一帶有爭議的宏大主題,閱讀量458萬。

2.長報道是紀念災難最好的載體,而頭條的閱讀數證明人們從未遺忘。

災難給人們造成的傷害往往觸目驚心,生離死別、家園破碎帶來的傷痛也是長久的。

唐山40年,人們經歷的磨難、悲愴、痛苦與重生,留作歷史底本的媒體沒有缺席。長報道是災難的見證者,也是城市的記錄者。

7月裏,在今日頭條上,紀念唐山題材的長報道超過了5篇,寫作者既有老牌媒體新京報,也有人物報道領域的新秀「每日人物」,它們在今日頭條上的高閱讀、高點擊,說明人們沒有遺忘災難,也沒有忘記對人的基本尊重,媒體和今日頭條的用戶一起完成了這場紀念。

《唐山康復村的截癱夫妻:無人再生孩子,彼此依偎到老》從唐山康復村中一對截癱夫婦的生活出發,寫出了這個地震40年後最值得社會關注羣體的現狀和焦慮。

3.富有地域色彩、講述特殊職場生活的內容,在頭條也受全民追捧。

世界那麼大,卻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去看;職業可以有很多選擇,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途徑去了解,但是人們的好奇心一直存在。因此,在頭條演算法推薦的基礎上,細緻描述一個城市地域風情和詳細展現一個行業現狀的長文,都能得到外地人、外行人的青睞。

《一個南方姑娘的北京衚衕生存指南》通過一個南方姑娘的視角,貼切描繪了富有地域色彩的北京老衚衕的生活圖景,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吸引了147萬用戶閱讀。

《成為真實的「翻譯官」是怎樣的體驗?》長達1萬字,描述了這個神祕的小眾職業,仍有74萬點擊。

標題:《邢臺洪災:夫妻抱樹7小時求生 大人看著孩子被沖走》[點擊閱讀]

●發布時間:2016年7月24日

●字數:3291

●閱讀量:635萬

●停留時長:34萬小時

●來源:京華時報「前街一號」

7月19日至20日,河北省邢臺市遭遇暴雨襲擊,部分河流大壩發生潰決,造成數十個村莊被淹,數以萬計市民受災,截至7月24日16時,邢臺市因災死亡34人,失蹤13人。京華時報「前街一號」的這篇報道共涉及了4個村莊的5戶村民,詳細還原了村民遭遇洪水時在生死之間掙扎的的緊張情形,透視了洪水的無情與村民痛失親人的悲痛無奈。

該文閱讀量達635萬,由於地緣上的接近,事發地河北擁有將近50萬的讀者。另外,邢臺遭受的暴雨只是短短2天,而用戶閱讀這篇文章的總時長超過14000天,表明著用戶對於洪災的強烈關注。在時段上,早上8點到9點是本文閱讀的高峯,用戶仍然習慣在清晨閱讀重大報道。

標題:《「愛國青年」趙大龍被打事件丨河北樂亭抵制肯德基背後》[點擊閱讀]

●發布時間:2016年7月19日

●字數:3718

●閱讀量:458萬

●停留時長:22萬小時

●來源:剝洋蔥people

7月份的中國南海頗不平靜,伴隨著所謂的南海仲裁案「落槌」,部分不滿的普通民眾把矛頭對準了美國品牌肯德基,發起抵制活動,而河北青年趙大龍因發表反對抵制的言論被打,則將這場富有爭議的風波推向了高潮。

剝洋蔥的這篇報道,採訪了打人者和被打者雙方,還原了打人的前後過程,細節描寫更是袒露了因為「愛國」而導致肢體衝突的爭執雙方的心理軌跡。

閱讀量達到了458萬,其中男性貢獻了4倍於女性的閱讀,體現了男性對愛國、打架等字眼的關注遠遠高於女性。本文閱讀總時長是25年,而對於39歲的打人者和35歲的被打者來說,25年幾乎佔據了他們人生的2/3。另外,凌晨發布的這篇報道,閱讀高峯集中在清晨7到8點,表明用戶在醒來後立即保持了對此事的關注。

標題:《填湖造地致「腎臟萎縮」 暴雨顯影防洪體系六大病竈》[點擊閱讀]

●發布時間:2016年7月10日

●字數:4953

●閱讀量:241萬

●停留時長:6.6萬小時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針對長江中下游尤其是武漢洪災的這篇調查報道,共涉及武漢和安慶的7個洪災地點,採訪和引述了16位專家或者官員的看法表態,揭露了武漢洪災前防洪體系存在的「腎臟萎縮」、「靜脈曲張」等六大病竈。

這篇報道的閱讀量為241萬,而據武漢民政局統計,截至11日暴雨災害造成武漢受災人口100.5萬,相當於2倍於受災人口的用戶閱讀了這一報道,關注著洪災背後的反思。而在閱讀人羣的地域分佈上,洪災所在地的湖北僅排在廣東、江蘇、河南等全國前5個人口大省之後,看來特大洪災牽扯著全國用戶的心。

標題:《一個南方姑娘的北京衚衕生存指南》[點擊閱讀]

●發布時間:2016年7月27日

●字數:3030

●閱讀量:147萬

●停留時長:4.9萬小時

●來源:VICE中國

這篇來自頭條號VICE中國的非虛構文章,從一個南方姑娘的口吻講述了住進北京衚衕後的所見所聞所感,用質樸貼切的語言描繪了北京衚衕的生活圖景。街道邊堆積的雜物、衚衕裏常見的小動物、街上不小心踩到的糞便衚衕里美味實惠的各色小喫以及偶爾現出的衚衕美學,無一不真切體現著老北京的典型代表——衚衕巷子的獨特魅力。

這篇文章的閱讀量為147萬,據統計北京星羅棋佈的衚衕是7000條左右,每一條小衚衕裏都有210人閱讀。在地域分佈上,人口排名第27的北京貢獻了全國第7的閱讀量。在閱讀時段上,閱讀集中在早上6:00-14:00,下午17:00-19:00又達到了一個小高峯,休閑輕鬆的內容,更具有長尾效應。

標題:《他為什麼總是接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電話?》[點擊閱讀]

●發布時間:2016年7月3日

●字數:4026

●閱讀量:141萬

●停留時長:2.8萬小時

●來源:政知道

政知道的這篇報道,以別開生面的疑問式的標題勾起讀者的好奇,從而緬懷了這位在發稿前一天去世的改革功臣的人生歷程,而在這位副國級領導的歷程中,無論是主持寶鋼項目,還是組建執掌中石化,亦或是後來「破格」任職體改委,老人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親身參與、一直關注著國家的改革進程。

這篇文章141萬的閱讀量,全國人口排名第25的上海閱讀貢獻值排名第6,這背後是陳錦華從1976年起紮根上海長達7年的歷程。而晚上21點左右發布的這篇文章,在23點後迎來了閱讀高峯,說明好內容並不怕晚,用戶在睡前也能堅持閱讀進行緬懷。閱讀時長累積2.8萬小時,即3年多,佔到了陳老在上海工作生活時間的一半。

標題:《唐山康復村的截癱夫妻:無人再生孩子,彼此依偎到老》[點擊閱讀]

●發布時間:2016年7月27日

●字數:4020

●閱讀量:124萬

●停留時長:3.7萬小時

●來源:每日人物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週年紀念日,每日人物的這篇報道之所以能在同類題材中脫穎而出,在於它選擇的不是城市面貌上的今昔對比,也不是簡單的喪失親人40年的地震經歷者,而是經歷了地震又活著的一個特殊羣體——截癱人士。報道通過細緻的人物特寫,道出了這個羣體災後得到的生活保障、面對生育時的擔心以及對最終老來無子的憂慮,讀來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當年的唐山地震造成24萬多同胞死亡,舉國悲痛,而今124萬的閱讀量也很能反映著人民對於逝者的緬懷,以及對於倖存下來的生者的關注。乍一看感到奇怪的是,27日18:00左右發布的這篇報道卻是在第二天早上6:00-7:00迎來了第一個閱讀高峯,但細細想來也不奇怪,因為正是在這一天,那場慘痛的地震過去整整40年,一早醒來的用戶仍然記得我們需要緬懷。

標題:《成為真實的「翻譯官」是怎樣的體驗?|特寫》[點擊閱讀]

●發布時間:2016年7月11日

●字數:11080

●閱讀量:74萬

●停留時長:1.6萬小時

●來源:南方人物週刊

南方人物週刊的這篇特寫報道,以6月份一個與翻譯官相關的熱播劇為由頭,用11080字的筆墨,通過採訪6位在校學生、1位副院長以及5位同傳從業者,先從對上海外國語學院大學高翻院的數位師生的學習場景的特寫,延伸到他們實習就業的經歷,真實呈現了這個在外人看來光鮮亮麗的行業背後的辛苦與心酸。

這篇從人物特寫出發的行業報道,本身是一個冰點式的靜態素材,在記者的挖掘下依然能成為了一篇高閱讀量的優秀報道,贏得了74萬的閱讀量。文中寫到,每個同傳專業的學生,一天要在「同傳箱」內練習將近14個小時,本文1.6萬小時的閱讀總時長,是1128個同傳人辛苦練習的日日夜夜。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