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清楚,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模式是改善,不是改革。在原本不变的财务报表中提取数据,通过经营会计报表一手数据,清晰的知道公司的盈亏状况,业绩分析。像我们辅导的深圳天美国际企业,他们老板觉得大客户赚钱,70%公司人员服务大客户,30%服务其他客户。可是,通过导入阿米巴经营会计,发现是小客户是更赚钱的。通过分析,策略调整,公司比之前盈利了更多。

落地?不同的企业,需求点不一样。有些企业是需要阿米巴独立核算的内容,有些企业是需要二元激励的内容,有些企业是需要年度经营的内容,有些企业是需要阿米巴全案内容。你需要哪个内容,在企业推行就是落地。但是,阿米巴经营模式是改善,只有开始,没有终点。


阿米巴在中国落地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解决激励机制问题,在京瓷,阿米巴的收益跟考核是无关的,只会对阿米巴的巴长职务产生影响,因为在日本,高管和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没有中国这么大,他们更看重个人荣誉,所以精神激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中国的国情完全不一样,高管和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巨大,普通员工努力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过得更高的收入,单纯的精神激励效果很不好,所以海尔才结合阿米巴研发出了自主经营体,这种形式将经营体的经营结果和个人的考核高度结合起来了,也有一些弊端,大家整天算账,各个组织割裂的太明显了,毕竟阿米巴的主要目的不是分而是合,是要实现整个集团利益最大化,所以如何把握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比例真的很重要。


思路是对的,或者讲方向是对的。如何执行?值的好好研究,原来上汽集团有个「人人成为经营者」的管理模式,记得还专门有开发的软体,但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问题,关键还是国人太「聪明」,有规定,也可以开发出一条规定之外的路来走。


落地就是全员参与,胜任执行,可持续改善。阿米巴是一把手工程。首先老板要做决策,掌握原理原则,坚定你的决策。第二,有专家给企业做出适合本企业方案。其次,高层干部也要掌握原理原则和方法,并且胜任执行。最后我们员工只要掌握原理原则及执行标准就好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