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了,變得沒那麼衝動了,話也少得出奇,很多事情跑進心裡也不再感到太惶恐或是太興奮,內心全然波瀾不驚,偶爾泛起的一絲絲漣漪也會消化在素日的眼神中,有時候會想,這樣的人生是不是缺少一些激情,但隨即又被自己否定掉,這樣已經很好了,如果回頭再來一次,結局也並不會有多少差別,先前的妥協早已變成命裏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洋洋爸爸把那句話講出口的時候,突然一下子就懂了,也就一下子變老了。

《一一》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有的人說很悶,不知道分了幾次纔看完的,末了卻還是不知道這是電影的主題是什麼;也有人說這部電影很好,但是卻講不出個好來;也有人誇誇其談成長與死亡,說生活是一個沉悶傷感的過程,都是在自私地奔赴一場由自己挑起的戰役,結果卻註定輸的一塌糊塗。我都不知道。電影故事描寫臺北一家人的感情起落及生活,在臺北市住著一戶中產階級的家庭:丈夫簡南峻(NJ),妻子敏敏,大女兒婷婷和年僅10歲的小兒子洋洋,他們和敏敏的母親共同生活。

從阿弟(敏敏的弟弟)半鬧劇式的婚禮開始到婆婆的葬禮結束,每個人物出場都帶有各自的樸實且平凡的光環,從內疚的婷婷到沉默的洋洋,再從善良的NJ到軟弱的阿弟,甚至世事洞明卻不開口的婆婆,每個人的出現都讓人看到自己或是身邊朋友的影子,觀影過程就象是一段直視自己的心路歷程,完全不亞於洋洋媽媽對病倒婆婆說的「我覺得自己好像白活了。每天像個傻子一樣,每天在幹什麼啊?」

這個問題需要我們自己來找到答案,就像那句話講的,有的路,註定需要我們獨自去行走。

初看《一一》,三個小時的時長,看完已至深夜,深圳的夜已經安靜了下來,只剩下路邊的燈還亮著,站在窗前,滿腦子還在飄蕩著片尾洋洋對著奶奶遺像說的話。這個世界好像變得清晰了起來,變得觸手可得,在終於對自己坦誠相對時,總會有些感激之情在胸口升起,感謝過去的遭遇,感謝遇到的那些人。

NJ因為初戀女友而認識音樂,又因分手而熱愛上音樂,自此後的一生,便也就離不開了音樂,音樂給了他一份人生最珍貴的禮物,這早就是與初戀無關的命題了,有些山盟海誓不一定要講出口,有些溫柔的動作也不一定要刻進回憶裏,時間自然會給我們所有人一個最完美的答案。多年後,NJ再次遇到初戀情人,說了句,我這輩子,只愛過你。便轉身返回自己的房間,沒有結局,相逢何必曾相識。漫漫旅途,又有多少旅人可以重逢。人生難得再次尋覓相知的伴侶,假如再活一次,我們還能知道究竟誰該是自己生命中非如此不可的那一個嗎?是容顏漸漸灰暗的妻子,還是半是幻象半是眼前的初戀情人?這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生活總是伴隨著時間一往無前的,片中我們看到童年的稚嫩、青春的迷茫、中年的困惑一直到最後,能真正大徹大悟估計並沒有誰,滾滾紅塵像海浪一樣不遺餘力地襲來,我們剛好處理完一件事情便又迅速被衍射出來的另一件事所淹沒,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一切的終點是在哪裡,到底幸福長成什麼樣子?在這條看似寬通的大道上要留下多少汗水才能看得見。可能最後只會像那首歌唱到的「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你一樣回不來,我已不會再對誰滿懷期待,所以,你好,再見!」這像是某種決絕,也是對過去的一種決裂,然後將生活中的苦難由太極拳般以柔克剛消化於一呼一吸之間,再道一個你好,再見!

你好,我很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