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與歸

(作者與歸,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知名評論人;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客戶端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腦洞科幻劇《黑鏡》第三季中,有一集向我們講了這麼一個故事:隨着蜜蜂的滅絕,人類研製了蜜蜂機器人來維持植物生態健康循環,但不幸的是,有極端分子入侵了系統,控制了所有的蜜蜂機器人,再盜取大量社交用戶數據和人臉識別系統數據,開始了對人類精準獵殺的死亡遊戲。

科幻的歸科幻,但現實中不時爆出的大數據“黑天鵝”,依舊讓我們忌憚。最近,號稱擁有全國最大簡歷庫的巧達科技,被曝公司所有人員被警方帶走,一時人心惶惶。有媒體記者撥打工商登記資料中所留巧達科技旗下所有公司電話,均處於無法接通的狀態。

大數據的概念一出來,就伴隨着精準服務和極大提高生產效率的期待。但不斷爆出的涉嫌侵犯用戶個人隱私的事件,已經讓我們認識到,大數據帶來的不僅僅是浪漫主義的想象,還有太多你不知道或者無法察覺的潛在兇險。科幻裏的“大數據恐怖主義”,並非無的放矢。

據新京報旗下的“燃財經”報道,記者拿到一份巧達數據給客戶的商務合作BP(商業計劃書)顯示,巧達科技數據庫有2.2億自然人的簡歷、簡歷累計總數37億份。此外,巧達科技還有超10億份通訊錄。結合簡歷、通訊錄,以及外部獲取的超千億條其他用戶數據,巧達自稱擁有超過8億自然人的認知數據。也就是說,超過57%的中國人的信息都在巧達科技的數據庫裏面。

這些數字聽起來很震撼,但同時也讓人不安。可以說,個人信息安全,永遠是大數據的“阿喀琉斯之”。

巧達科技產品合夥人劉博曾公開表示:“我們的商業模式概括起來也就8個字:獲取簡歷、數據變現。”對於一些企業來說,數據就是財富。但是對於個人來說,詳實的個人信息,何嘗不是身家性命呢?它可以“巧妙”地抵達我們身邊,就可以“巧妙”地拿走我們的一切。

遠的不說,精準詐騙這些年已經給足了我們教訓,以徐玉玉爲代表的悲劇,已經不是一兩起;更多的騷擾信息,讓我們疲於應對;冷不丁冒出來的一個銷售電話,對方可能瞭解你勝過你媽。我們似乎也在一次次驚詫中,漸漸趨於淡定和漠然。

這次巧達被查傳聞,之所以引發極大關注,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傳統的用戶畫像靠的是上網特徵、媒體及購物偏好等相對模糊的信息,但巧達科技依據的是個人簡歷,通過自然人數據還原,它的用戶畫像精準度不言而喻。

此前,有媒體就曾報道,巧達旗下的“愛夥伴”可以通過大數據,讓企業提前知道員工離職動向,企業可以通過付費定製這種預告服務。其實,大數據可以幹、或者正在乾的壞事兒多了。比如此前多次曝光的大數據“殺熟”,再比如關於APP竊聽用戶的爆料。

所以,巧達科技疑似被查封一事,雖然到底出於何種緣由還沒有公開的權威信息,但社會上已經泛起了深深的焦慮。有一種焦慮,就叫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的大數據。

當智能手機越來越成爲我們無比依賴的人造“身外器官”,我們不經意間就遇見了一個哲學問題:到底是人在使用工具,還是工具在使用人。

雖然,使用個人信息需要用戶授權,即使用戶授權了(很多時候不授權就無法使用產品),也要在一定範圍內、有針對性的使用。但問題是,如果信息和數據已經到了企業手裏,用不用、怎麼用,似乎都成了他們自行拿捏的範圍,外界監管力量很難達到。多數時候,是不良的後果被爆出來,在強有力的關注下,才能追溯到數據被濫用的源頭。

所以,對於大數據,我們既不能滿懷悲觀,也不能過分樂觀。如果無法建立起對大數據獲取、管理和使用的有效限制,如果無法建立起敏感的預防、預警機制,如果不能完成大數據應用的倫理建設,就不能讓其一路肆無忌憚地裸奔。否則,總有一天,它會深深傷害我們。

不誇張地說,我們應該像警惕克隆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一樣,警惕大數據。也許,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身邊那些於無聲處的數據驚雷就會爆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