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 王曉秋

當天的溝通會上除了王曉秋之外,還有多位高管一起出席,他們是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陶海龍、上汽乘用車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覺慧和被稱爲“網紅設計師”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邵景峯。

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 俞經民

他們四位不僅有跟王曉秋一樣的意志和行動,還有一個更特別的“身份”是都曾經在上汽大衆工作過,而且幾乎都是第一代朗逸的“開創者”, 對朗逸瞭解 “知根知底”。

誠如外界所知,榮威i6是上汽平臺化開發出的第一個產品,而主導該平臺的研發人員,多數是原上汽大衆朗逸的設計、製造團隊。

上汽乘用車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 張覺慧

在接受“汽扯扒談”和中國汽車新聞網等記者採訪時曾經是“朗逸之父”的張覺慧表示:“全新榮威i6 PLUS的平臺就是對標大衆MQB平臺,上汽的目標就是要打造一個比肩大衆MQB的技術平臺。通過這幾輪的磨鍊,上汽乘用車平臺的質量、成本已經達到了大衆MQB平臺水準。”

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 陶海龍

i6 PLUS定價會參照i5成功經驗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車市在1-2月份,依然整體呈下滑趨勢,但是上汽乘用車卻逐步邁進至車企銷量排行榜前十名行列。

實際上自去年起,上汽乘用車銷量就一路攀升,即使在上汽旗下三家合資企業均連續出現銷量同比下滑的情況之下,上汽乘用車依舊保持着正增長。

榮威品牌自成立以來就立足中高端,中高端路線我們也會堅定不移走下去。但是目前車市環境也讓上汽乘用車認識到,榮威作爲一箇中國品牌首先要活下去,活下去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讓用戶接受。

榮威要破除國人對大衆“迷信”

在“汽扯扒談”看來,雖然自主品牌在SUV車型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但是在轎車方面,依然鮮有亮點車型。主要原因是合資品牌在轎車方面很強勢,基本對自主品牌是“雙殺”。

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邵景峯

一方面,合資品牌知名度比較高,利於從衆消費;另一方面,合資品牌近兩年頻頻使出價格下探“殺手鐗”。比如大衆桑塔納售價優惠至5萬元起,幾乎是零利潤,就是爲了打壓自主品牌車型生存空間,保留了大量的基盤用戶。

俞經民表示:“國人對合資車型的追捧,值得我們反思。而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品牌上升是一個煎熬的過程,讓用戶理解到真正的品牌價值,纔會有將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