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領域巨頭有富士康,微軟則是全球IT業的霸主。這兩個平時極少業務往來的企業,在前幾日發生了猛烈的碰撞。在微軟對鴻海公司進行條約起訴後,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立即給予反擊。

郭臺銘先是在臉書上,對微軟的起訴行為進行分析和揭示。也在當日中午召開了記者發布會,現場火藥味十足,槍口直指微軟公司。而事因起於微軟對2013年的專利條約裏,指控鴻海沒有繳納相應費用。

但對於只代加工的鴻海公司,表示這種條約是對其無效的,表示微軟只是在胡亂收取專利保護費用,並沒有現實依據,而微軟也只是單方面認為它的合約能限制住代加工行業,但實際,並沒有作用。

而微軟對強硬態度的鴻海郭臺銘,也是依然拿著法律的條文和旗幟來做予回應,沒有闡述過多的具體情況和條約內容。

安卓專利矛盾,谷歌纔是根源

此次微軟起訴鴻海的原因是因為鴻海沒有支付相應的安卓的專利費用。但郭臺銘表示,自己作為代加工方,根本不可能存在軟體專利的問題,而且微軟的安卓專利的問題,一直都是它和谷歌之間的問題。

眾所周知,目前市面上的安卓系統,都是來源於谷歌開發後,並對全球開源的代碼演變而來。但安卓內,也同樣擁有著微軟公司的127項專利技術在內。微軟和谷歌在此前也達成專利協議,可谷歌開源後,微軟的技術也同時等於是開源的,微軟則順此又繼續去收取相應手機廠商的專利費用。

在法律上來看,這樣的操作看似野蠻,但卻合理,所以三星和華為,每年都要向微軟支付巨量的專利費用。而導致全球安卓系統都陷入被微軟監控的源頭,就是因為谷歌。谷歌和微軟也打過官司,三星更不例外,在安卓專專利問題上,微軟站在法律制高點,難以動搖。

可對於使用了安卓系統的廠商,在瞭解之後也實感無奈,而這些鬧劇看起來更像谷歌和微軟聯合起來的陰謀,雖然兩家公司時常打打嘴架,但不否認谷歌的開源,間接為微軟帶來了過千億的專利收益。

富士康被當炮灰,郭臺銘絕不屈服

富士康是我國著名的手機代加工企業,可以說全球大部分用戶的手機,都是在富士康被組裝完成的。富士康也是加工安卓機的大廠,所以這次也非常不幸地被微軟捲入專利風波。

但不論怎麼說,對於加工廠商收取專利費用,都是非常不合理的。微軟生於法律國家的土壤,但也不排除這世上有人拿著法律的武器,做著禽獸的行徑。雖然說不過去,但微軟還是拿出了有爭議的條文,想要收下鴻海的保護費,

可郭臺銘畢竟也不是軟柿子,對於微軟這種強行索要的作風,不理他,富士康的業務完全不會受影響,上下游的產業和微軟扯不上半點關係。可郭臺銘也藉此機會,控訴微軟的無賴行為,表明微軟這種心態和欺壓的做法,令中國的企業感到十分地噁心。

微軟也無奈踢到了郭臺銘這塊鐵板,或許也是微軟真的找錯了勒索對象,無緣無故把帽子戴到富士康頭上,所以後來微軟的回應也是沒了什麼底氣。

中美貿易僵局,雙方針鋒相對

郭臺銘在發布會時也強調了,微軟這是在中美貿易矛盾的關鍵時期,向中國企業施加壓力。雖然微軟也害怕用戶的心理反彈,可依然對企業下了手,甚至對鴻海這種根本無可厚非的企業,也進行了起訴。

在這種矛盾存在的前提下,也可以理解企業與國家同處陣營,所以微軟對我國企業發起的一次展示技術壟斷的挑釁。意識形態的對抗,放到商業上而言,那麼受到影響的也將是廠商和用戶。

近半年來,自從華為與美國存在的法律糾紛,微軟也慢慢加入了局勢,形成了一種對抗平衡的局面,想在名聲上扳回一局。微軟也的確是利用法律利用地淋漓盡致的代表企業,無縫不如,無孔不鑽。

畢竟中國作為最大體量的市場,微軟也不敢怎麼得罪。可郭臺銘這一揭露,並冠以陣營的意義去指責微軟,恐怕微軟此次的聲譽和權威,要一落千丈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