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回到陽明太陰病,上文說過內經有一篇太陰陽明論,專門闡述脾胃之間的關係,這一篇中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觀念,正好是能切合傷寒論中重視中焦保津液的指導思想,文中提到;「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這一段經文說的很直接,說明脾為三陰,是最大的陰,是最能代表三陰經病的代表,三陰經的代表太陰脾是為陽明胃行其津液的,那麼同樣少陰腎是為太陽膀胱行其津液,少陽厥陰亦相同。

上文說過什麼是津液,津液就是陽作用在陰上的表現,說句大實話,就是一個人津液得通,五臟六腑四肢九竅功能的實現,都必須依靠津液來維持,那個津液源源不斷的供給的狀態就是陰陽合和的標誌,假如津液不足,影響了局部的功能,就會在人體循經部位產生相應的癥狀出現。正如內經拿脾胃來做例子,「其脈貫胃屬脾絡嗌」就是說依靠經脈的暢通來實現運輸通道的實現,太陰經是串聯起胃經和人的咽喉部位的。正常的情況下「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這句經文說明陽明是所有臟腑津液運輸動力的源泉,陽明是化氣生精的,總督一身陽氣的化生。陽明胃腑的飲食入內化生精微的能力出現問題,是造成個人慢性嘔吐厭食症這是精神類疾病的基礎。太陰脾經經氣不利,是很多慢性病,以糖尿病為主的各種病變的基礎。不能為胃行津液,也就是說就算是陽明胃的功能正常,化生的氣血充足,太陰經出現問題也會造成不能運化送達各個臟腑為用的問題,這些本該送達四肢九竅的精華,積聚在中焦,是造成中焦局部肥胖以至於造成各型糖尿病伴隨症的主要原因。

同樣的道理,上文談到過的太陽少陰之間的關係,膀胱太陽腑是司氣化生津液的,少陰腎經是為膀胱經行其津液的,腎氣的生髮是膀胱氣化之津液的輸送動力。這個膀胱府氣化生成的津液出焉是非常關鍵的,是實現人體水液代謝的二次氣化利用的,現實中很多慢性疾病,比如心臟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消渴症,以及各種咽喉部位的病變,都和這個膀胱津液的缺失有關。其中也有膀胱經期不利不司氣化的小便不利證,也有少陽腎經經氣不升的消渴症有關。三陰經少陰經氣為開,厥陰經氣為樞,太陰經氣為合。所以少陰經證往往更多見一些,是陽經傳變到三陰經病的入門。

同樣少陽膽腑也是化生少陽之津液,那個厥陰肝經也為其行津液。少陽經膽腑化生的津液其實相對於我們人體來說同樣重要,膽經屬陽木,其疏泄功能的要求是最強烈的,一旦這個要求受阻,人的飲食、消化、睡眠、情致就會出現障礙,很多的情志病要依靠少陽經來入手調理,不但如此,整個人體一身之陽氣的生髮要靠膽經作為開始。而厥陰經病是三陰經的開合樞,也是說厥陰經氣是雙向可逆的,如果在厥陰經層面上能更好的顧護人體陽氣的生髮之性,能激發出厥陰肝經體陰而用陽的個性,那麼那個恢復了的陽氣就振奮起來驅邪達表戰汗而解,如果厥陰經氣不能振奮起來,造成一切扶陽的努力功虧一簣,剛剛生髮起來的陽氣又被強大的陰寒邪氣所戰勝,那麼病邪就會深入一步,到達太陰經層面深藏起來,所以說,厥陰少陽經層面的時機把握很重要,因為病邪在開合樞這個期間呆的時間最短暫,機會也是稍縱即逝,一經過傳變就會在更深一層長期盤踞坐實。

其實很多嚴重的癌腫病人都是在這個時期發病的,西醫在這個時機檢測到量變化生質變的證據了,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能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存在了,但是面對這種存在,中醫認為是可逆的,治療得當完全可以逆轉消除這些病變。可是西醫往往認為只要出現了具體的病變,就是不可逆轉的,必須針對其做出相應的治療干預來。或者用藥物靶向消殺,或者直接動手術割掉,試圖一了百了斬草除根。但是這一些治療手段的使用,卻往往事與願違的幫助了病邪,也就是說願望是好的,時機是對的,但是手段卻是錯誤的。我們中醫要重視這一時期的病人的癥狀,也就是厥陰經證的出現很重視這個時機。在傷寒論厥陰經病條文中我們極少看到「厥陰病」這個概念,那是因為這個時期太短暫,往往一天就傳經了,我們看到的條文幾乎都是「傷寒」或者「下利」開頭,這樣說張仲景的本意就是提醒各位醫生,不要錯過短瞬即逝的厥陰經證時機,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損失。只有這樣,陰陽臟腑表裡和諧,各司其職,才能保證我們人體的各個臟腑正常功能的實現。

有人會問老牛你為何不談手經而獨談足經為例,這個問題常讀中醫經典的都知道,那是因為足經行走全身上下具有代表性。那麼手經就沒有價值了嗎?錯,手經的價值是一樣的,只不過作用範圍小,臨證需要分別辯證而已。其實學中醫很多人就是希望老師面面俱到講的明明白白。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一旦具有這種想法,一則是說明自己不愛思索,不願意動腦經去思考,一切都希望得到現成的,其實越現成的東西越沒有價值。二則也斷絕了自己舉一二反三的自學的路徑,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才是大學之道,老師的作用不要流於現代教育的講師制度,高級人才是不需要講師的,他們需要的是「導師」,需要在關鍵點上彈撥一下足矣,這點對中醫這們學問尤為重要。

在儒教經典論語中孔子明確說過;「能舉一二反三者,可以為師矣。」要知道古代經典基本都是寫在竹簡絲帛之上的,很昂貴而耗費資材的,所以那個時代的學問傳承更加重視學生的體悟能力的培養。孔子問子貢:你和顏回哪一個強?子貢答道: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他能夠以一知十;我聽到一件事,只能知道兩件事。這就說明孔子這個大教育家看重的是什麼?學習中醫其實是一樣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