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來自清華大學的代表委員們履行莊嚴使命,發揮專業優勢,把握時代脈搏,反映師生心聲,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焦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貢獻真知灼見。

  微信持續爲您帶來清華大學代表和委員們的精彩觀點,敬請關注。

  邱勇代表:

  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這是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高等教育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特徵,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最大特徵就是內涵式發展。

  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要知止而行。內涵式發展是相對於外延式發展而言的,更注重內在品質和潛力挖掘。大學要抑制做大的衝動。知止,就是不追求一般意義上的規模擴大和數量增加。要做到“心中有數”,聚焦自己應該做的事,把應該做的事做好。大學要回歸育人初心,聚焦人才培養質量而不是隻關注學生數量。大學要聚焦師資水平而不是隻關注教師隊伍規模。學科發展要聚焦重點,有所爲、有所不爲,不是什麼熱就做什麼。論文發表要突出學術意義和實際貢獻,而不是越多越好。

  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要葆有靜氣。大學需要一種靜氣,校園需要一種寧靜的氛圍。大學要遠離世俗利益的誘惑,驅除急功近利的障蔽,將精力和資源集中到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上。教師要靜下心來,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首要職責,用心靈去影響心靈,使學生“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教師要潛心學術研究,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做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事。學生要靜下心來,心無旁騖、潛心篤學,在寧靜中超越自我、昇華人生,在砥礪中獲得真知、增長才幹。

  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要提升文化品位。大學的文化品位由學校的歷史傳統、人文精神、共同的價值觀等塑造,體現了一所學校的文化底蘊。一流大學應該有一流的文化品位。要繼承弘揚自身的優秀文化傳統,及時總結凝練教育理念和辦學經驗,努力吸收時代精神,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價值追求層次,使大學文化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發揮育人作用。要加強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大學治理體系,推進文化研究、文化教育、文化實踐、文化傳播等工作,持續提升學校文化品質,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高等教育面臨着重大的機遇和挑戰。大學要有定力,要堅定不移地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在繼承中弘揚文化傳統,在變革中堅守核心價值,不斷創新自身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辦學品位和辦學質量,不負先賢、不負時代。

  來源丨《光明日報》2019-03-12 09版“代表委員手記”

  作者丨邱勇(系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校長)

  李稻葵委員:

  把握戰略機遇 開創中國經濟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

  李稻葵委員9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說,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今天的挑戰本質上是“成長的煩惱”, 信心不可動搖。必須以冷靜、開放的心態合理應對挑戰。狠抓改革,支持奮鬥者、激勵創新者、保護擔當者、宣揚奉獻者。久久爲功,做強做大經濟發展的“底盤”。

  李稻葵說,在經濟全球化賽場,我們遇到一些賽場上“推拽拉扯、挑釁對抗”。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主流,世界經濟已經彼此交融、相互制約。我們“成長的煩惱”也來自於自己個頭長得太快,難免不協調、不平衡。一些領域投資過多、產能過剩,一些地區生態破壞、亟須修復,一些核心技術還沒掌握。但是必須看到,這些問題完全可以在成長中得以解決。我國國民儲蓄率名列前茅,中國經濟具有旺盛的學習和創新能力,有近14億爲了生活更加美好而努力拼搏的中國人,這保證了中國經濟絕不會就此停止前進。

  李稻葵認爲,一些看似咄咄逼人的要求,短期是痛,長期是倒逼改革,應以開放的心態冷靜應對。對於一些從長期來看將阻礙我們創新和升級的要求,必須堅決拒絕。對企業家,要保護產權和公平競爭,讓他們勇於投資新興產業、樂於退出產能過剩行業。對科研人員,要鼓勵他們積極投身自主創新。對政府工作人員,要給予更多的正面激勵,讓他們更有擔當、更有作爲。

  李稻葵表示,要加快社保體制改革,減少勞動用工稅費,推進戶籍改革,落實農村土地改革,想方設法提升他們的收入和消費。只要我們抓住戰略機遇,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來源丨新華社 2019-03-09

  記者丨熊爭豔、劉慧

  羅永章委員:

  規範防癌體檢並納入醫保 花小錢省大錢

  過去20年美國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達64%,相比之下我國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爲31%。體檢普及率低、防癌體檢不規範,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就已到中晚期,是我國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生存期短的一個重要原因。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永章呼籲,嚴格規範防癌體檢並儘快納入醫保,爲人們健康保駕護航。

  早診早治是國際公認的對抗癌症的最有效手段,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從中受益。羅永章介紹說,2017版美國癌症年度報告顯示,過去20年美國癌症死亡率已經下降25%,即已有超過210萬人免於死於癌症。去年7月,美國癌症中心發佈了未來10年腫瘤一級抗擊計劃,詳細分析了1930年至2010年80年間美國癌症死亡率先升後降的變化過程,癌症篩查被再次強調。

  羅永章說,將防癌體檢納入醫保會在短期內增加醫療支出,但從長遠看是“花小錢、省大錢”的明智之舉。癌症治療費用比絕大多數慢性病都要昂貴,晚期患者通常花銷更大。而早期癌症治癒率可達90%以上,防癌體檢年人均費用約100美元,不到癌症患者年人均支出的三分之一。還可以借鑑目前商業保險參與大病醫療、商業資本投資公立醫療機構的思路,由政府引導社會資源進入,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使醫保防癌體檢符合市場規律,實現良性運行。

  在實現路徑上,羅永章建議可從癌症高發地區、高危人羣入手試點,最終實現全民防癌普檢,特別是讓防癌體檢走進農民醫保,是對落實黨中央精準扶貧政策的切實推動。羅永章還建議,要嚴格規範防癌體檢,鼓勵新技術研發,簡化市場準入流程。嚴防通過申請較低類別醫療器械證書獲准上市的“山寨”腫瘤標誌物誇大宣傳、迷惑消費者,全面監管過度醫療和虛假體檢等。

  來源丨北京晚報網 2019-03-06

  記者丨孫穎

  封面設計 | 楊思維

  編輯 | 李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