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座談會如“春風化雨”

  去年對民營經濟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民營企業遇到多方面的挑戰和考驗。但在去年11月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之後,情況出現明顯轉變,整個社會各個方面都對民營企業發展予以充分的關注與支持,高紀凡用了一個成語來形容:春風化雨。

  “我們感受到了各界對於民營企業的實質性的支持。”高紀凡稱,“我們也希望這種支持是持續性的,這次纔會給民營企業發展帶來更大的信心。”

  高紀凡表示,民營企業希望獲得的支持包括三個方面:政府部門在審批等方面給予更高的效率;金融機構在提供融資服務時減少中間障礙;在企業“走出去”方面希望與金融機構攜手,並在外匯審批上能更簡單高效。

  創新驅動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應該以什麼爲抓手?高紀凡認爲,創新驅動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高紀凡表示,從製造業來說,要通過創新驅動來提高裝備製造水平,提高產品價值和企業管理能力,最終目標就是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企業多盈利,就會有更大動力去再投資、再創新,實現良性循環。”高紀凡稱。

  “從光伏行業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是從追趕到超越,再到引領。而新一輪的能源變革將到來,在智慧能源和能源物聯網方面,我們希望中國企業從一開始就能夠實現與世界同步發展,並逐漸成爲引領者。”對此,高紀凡建議國家能對引領型企業在技術研發、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建議適當下調企業所得稅 助力光伏平價上網

  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是今年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重要舉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增值稅稅率降至13%;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等等。通過這些措施,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

  對此高紀凡表示,降低增值稅稅率,對製造業發展有促進作用,能有效降低成本,對企業經營非常有利。後續最關鍵的就是讓這些減稅降費措施真正落地。

  具體到光伏產業來說,光伏電站的非技術成本佔比較高,主要包括稅費、土地費用、融資成本等等多方面。有業內人士分析,非技術成本幾乎佔到光伏電站全部成本的25%,已經成爲平價上網“最後一公里”的主要障礙。

  高紀凡表示,由於光伏電站的增值稅抵扣時間比較長,通常有七、八年時間,降低增值稅稅率對光伏電站的成本影響不是很明顯。對此,他建議適當降低企業所得稅的稅率,這對加速光伏平價上網將有明顯促進作用。

  我國一般企業的所得稅稅率是25%。去年1月1日起,我國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服務貿易類),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今年3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從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底,對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支持通過競標的方式降低光伏補貼強度

  今年一季度已近尾聲,而2019年的光伏電價政策、建設規模等仍未出臺。有消息稱,爲避免補貼缺口持續擴大,今年光伏補貼政策有可能採取“量入爲出”的方式,以補貼額度定裝機量,即先確定一個補貼總額,然後以競標的方式決定能否做更多的項目。

  對此,高紀凡表示,除了光伏扶貧項目和戶用項目,其他的光伏項目通過競爭的方式來降低補貼強度,對於中國光伏未來完全走向平價電力,是一個非常好的過渡方法。“這是把市場化手段和政策手段相結合的辦法,有競爭力的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發展機遇。”高紀凡表示,“就是希望招標過程不要太複雜,不要增加過多的非技術成本。”

  對於補貼政策調整是否會引發行業洗牌,高紀凡表示,光伏行業在經歷過以往多輪行業調整之後,面對挑戰已經具備一定的支撐能力,逐漸走向成熟。而優勝劣汰是任何一個行業保持持續發展的必然情況,優秀的企業應該做到前瞻性佈局,化挑戰爲機遇,走向新的高度。

  編輯:李偉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