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道教音樂的現今風貌

20世紀上半葉,由於我國社會環境動蕩不安,道教宮觀均靠自傳自養,宗教生活時斷時續。新中國成立後,隨著黨的宗教政策的全面貫徹實施,道教生活逐漸復甦並興盛起來。由於派別不同,科儀音樂也有所區別。全真派和正一派雖在科儀音樂的使用上屬於一個大的道樂體系,但是因各自的宗教生活和科儀活動各有側重,從而形成了風格上的差異。

現將當今各名山、宮觀以及不同地區的道教音樂,分別作一些介紹。

第一節主要宮觀的道教音樂

一、北京白雲觀道樂

北京歷代宗教活動極為繁盛,道教也是其中之一。據統計,京城各地遍佈著近百處道教宮院,其中以西便門外的白雲觀最為古老。

白雲觀被稱為道教全真派的「天下第一叢林」,全真祖師邱處機死後安葬在這裡。白雲觀之前稱為「天長觀」,建於唐代開元年間。金代重新修建,改為「太極宮」。元代又改名為「長春宮」。直到明代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才定名為「白雲觀」。

北京白雲觀道教音樂的淵源非常久遠,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自身的音樂體系。北京白雲觀道教音樂所用的韻腔,屬於全真正韻「十方韻」。近年來,監院黃信陽從浙江溫州帶來部分韻腔,經現住白雲觀的各方道長指點,成為規範的全真韻齋醮科儀音樂。目前整理記譜並錄製了音像的有3套較完整的「十方韻」韻腔,加上玉皇懺部分韻腔,共170多首。

這些韻腔從音樂上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器樂曲,在白雲觀十方韻中所用的器樂曲比較簡單,只有作為早壇開始的《引子》和《太極韻》,以及晚壇、施食開始的《清虛韻》,還有在玉皇懺中作為起首和過門的《小開門》。二是過曲型韻腔,也就是在齋醮儀式中多次運用的短小韻腔,一般作為呼喚天尊或提示經文及下接韻腔內容而用,如《舉天尊》和《提綱》等。三是詠唱型韻腔,這一類佔齋醮儀式中的絕大部分,儀式的主要內容和諷誦經文的連接都是由這類韻腔擔任。其腔調優美動聽,極富歌唱性。這類韻腔在風格上也各有一些特色,有的保留了古代風韻,如《澄清韻》《步虛韻》等;有的具有明清小曲的風格,如《鬥姥誥》《救苦寶誥》《三皈依》等;有的具有戲曲和說唱風格,如《嘆文》《普召牒》等;有的是吸收民歌小調而成,「薩祖鐵罐施食」中這類韻腔比較多,如《破都豐》《破地獄咒》《仰啟咒》《五供養》等。

北京白雲觀在清代以前一直沿用「十方韻」,由於清末白雲觀方丈孟永才為了留住遊方道士常住觀內,曾把「十方韻」改為地方韻——「北京韻」,直到1947年白雲觀被查封。這北京韻腔隨著老的道長故去或遊方至別地,已無人會唱。後來在中國音樂研究所發現了曹安和先生抄錄的王君僅記錄的白雲觀住持安世林和白全一口授的經韻26首公尺譜抄本。這26首韻腔,有的與「十方韻」大體一致,如《步虛韻》《雙弔掛》等;有的與「十方韻」同名異曲,如《救苦引》《梅花引》《三信禮》等;有的是「十方韻」中沒有的,如《早奠茶》《晚奠茶》《北大讚》《南大讚》等。

白雲觀道樂常用的打擊樂器有鐺、鑔、鈴、鑼、鼓、鐃、鈸、磬、提鍾、木魚等。韻腔有二胡兩把、中胡、琵琶、阮、三絃各一把,笛子、笙、蕭、嗩吶各一支。

白雲觀道樂曲調優美動聽,極富歌唱性。唱腔中句與句之間用曲調型的伴奏加以連接,使唱腔層次分明。曲調中增加較多的裝飾音,速度緩慢,音樂比較莊嚴華麗。伴奏比較注重拉弦和彈撥樂器的運用,使音樂更加優雅而富麗。

二、瀋陽太清宮道樂

瀋陽太清宮是我國東北全真道最大的十方叢林,位於瀋陽瀋河區西順城街16號。最初於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建立。

最早的太清宮稱為三教堂,是儒、道、釋三教合一的宗門寺廟。據《太清官叢林歷史志略》和《太清官特建世系承志碑》記載:「康熙癸卯春,奉省畿內,旱且甚。祖師郭守真,迎請至奉,尊為師長,擇省垣磚城西北角樓外水泡一段。撤水填平。特建道廟一區,本慈恩寺名三教堂」。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更名為「太清宮」。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郭守真下山訪道,行至山東即墨縣馬鞍山聚仙宮,拜龍門派七代紫氣真人李常明為師,學會了山東嶗山道教經韻音樂。

瀋陽太清宮早期使用的韻腔是由嶗山傳入的」嶗山韻」。後來,原為京劇演員的闞氏二兄弟,因久久不得志,放棄京劇事業,出家來到瀋陽太清宮,他們重新為經文創製了新韻腔即「東北新韻」。從此,太清宮及東北各地道觀都唱此新韻腔。「東北新韻」的韻腔共可分為有五類:大韻、小韻、走馬韻、懺韻、誦經韻。

大韻(十三首),有《白鶴飛》《柳含煙》《三炷香》《三清贊》《三寶贊》《柳枝雨》《大五灑》《大骷髏》《鬼哭引》《三宮贊》《返魂香》《豐都山》《梅花引》。大韻結構龐大,在齋醮科儀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主要用於道教的早晚壇功課,做水陸道場和紀念節日等,用途十分廣泛,幾乎道教法事活動都可以運用。大韻節奏規整,除開頭由領誦者散板起韻外,從頭到尾都是一板三眼的慢速唱誦。

小韻(六首),有《小贊香》《弔掛》《腰弔掛》《六句贊》《天尊贊》《小道場》。小韻也主要用於早晚壇功課和紀念節日等活動中,都是陰韻。小韻也以一板三眼的節奏為主,但有的在結尾時有一板一眼和一板二眼的節拍,速度比大韻略快。它在「東北新韻」中的地位與作用僅次於大韻。

走馬韻(十首),有《小骷髏》《懺悔文》《開壇》《六節贊》《信禮》《四句打》《五獻》《十陣》《破十方獄》《萬兵偈》。走馬韻因節奏與速度形似走馬而得名。它一般用中板速度開始,隨後越來越快,法器重音均擊在板上,因此走馬韻也叫做「打頭韻」。這十首走馬韻除《懺悔文》用於拜懺之外,其他九首分別用於各種不同內容的道場活動中。

懺韻(二首),有《志心朝禮》和《三皈依》。懺韻用於初一、十五和紀念節日上殿朝拜,其旋律比較優美抒情,伴奏精巧。

誦經韻(七首),有《搖帝鍾吟香偈》(道眾稱《舉葯子》),《太上三之災罪水懺》《掛金鎖》《三才及萬物》《二十四靈》《律大文》《九幽拔罪大天尊》。誦經韻主要用於做道場時唱誦篇幅較長或速度較快的經文,它近似於「唸白」的韻腔,節奏比較自由。

「東北新韻」的唱誦,以演唱為主,同時伴以鼓、截鍾、磬、木魚、鐺、鈸等法器。過去還曾用笙、管、笛、簫等樂器伴奏,但是近年來卻很較少見。瀋陽太清宮的「東北新韻」無論是音樂基本節奏形態、唱腔音調、旋法、調式,還是襯詞、襯腔及演唱,都呈現出濃鬱的東北地方民間音樂風格,與當地民歌「二人轉」等有密不可分的血肉聯繫。

三、蘇州玄妙觀道樂

蘇州玄妙觀位於蘇州市觀前街,創建於西晉鹹寧二年(公元276年),初名「真慶道院」,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改名為「玄妙觀」。清初,為避康熙帝玄燁名諱,稱「圓妙觀」。玄妙觀極盛時有殿宇30餘座,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道觀。現有山門、主殿(三清殿)、副殿(彌羅寶閣)及21座配殿。山門雄偉高聳,上懸康熙帝御筆賜額「圓妙觀」。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闊9間,進深6間,高約30米,建築面積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壯麗,是江南一帶現存最大的宋代木構建築。

以玄妙觀齋醮音樂為代表的蘇州道教音樂,歷史可追溯到西晉。它繼承了古代「巫以歌舞降神,祝以言辭禱神」的傳統,吸取了帝王廟堂儀典音樂、祀禮音樂等成分,還受到堂名音樂、江南絲竹、崑曲、吳歌等吳

地文化的薰陶,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深受羣眾歡迎,活動十分繁盛。明末清初,施亮生真人輯成的《齋天》等科書和嘉慶年間道士曹希聖重訂的《鈞天妙樂》,至今仍是玄妙觀從事齋醮法事的規範。此後,蘇州湧現了不少著名樂師,他們或精於音律、善於編曲;或對樂器演奏技藝精湛;或在經韻吟唱方面造詣深厚,在道樂界有很大影響。

蘇州道教音樂與齋醮法事的演道過程是渾為一體的整體藝術。它根據法事內容的需要而演唱不同的規定樂曲,從而為醮壇營造不同的氛圍。蘇州道教音樂歷史悠久,具有文化上的歷史見證價值。其結構的完整、對比強烈、表現力多樣豐富以及音樂語彙風格的民族性、典型性與統一性,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蘇州道教音樂植根於吳文化的沃土之中,它除了具有道教音樂的共性外,還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蘇州道教音樂包括器樂和聲樂兩大部分。聲樂為道教的經韻,有旋律的為「韻腔」,包括「贊」、「頌」、「偈」、「誥」、「咒」、「符」等諸種形式。代表曲目有:《香贊》《經贊》《玉爐香》《飛神頌》《步虛歌》《朝咒》《送三寶》等。器樂曲按照器樂和演奏形式不同分為笛曲與吹打曲兩類,演奏方式有「坐奏」、「行樂」等。笛曲的代表曲目有《清江引》《一封書》《柳搖金》等。這些笛曲根據科儀的需要,通常套以數件弦樂器或小件打擊樂器合奏,變成了絲竹音樂式的演奏形式。吹打曲一般採用吹管樂器、打擊樂器和部分絲弦樂器合奏的形式。

玄妙觀道樂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吸收了民間傳統音樂「堂名」的優點,而「堂名」也向道教音樂學習,彼此互相促進。江南絲竹、崑曲、吳歌、蘇州評彈也對蘇州道教音樂也有深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使用的樂器、移植的曲調及演奏技巧等方面。

蘇州道士屬於正一派,素以吹、彈、打、寫、念為做法事的基本技能。能寫能唸的稱為法師,能吹、彈、打的稱為音和。法師和音和們,有的在宮觀裏為信眾做法事,有的要自行外出謀生,每天上「茶會」接生意,俗稱「奔赴應」。為了謀生,他們日夜苦練,下的工夫不亞於過去戲曲界的科班學習,人人都要學會多種樂器。只有在演唱、演奏方面具有高度水平,纔有資格擔任法事中的「高功」、「都講」和樂班中的鼓手、司笛等較高的職務。蘇州道教音樂就是這樣在一代代道士的辛勤努力下,才漸漸臻於精美,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獲得了「姑蘇仙樂」的美譽。

四、西安八仙宮道樂

西安八仙宮是道教著名宮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又稱八仙庵。八仙宮創建於宋代,相傳鍾離權曾在此處經過黃粱夢感悟呂洞賓而成仙,後人為了紀念此事,於是在此建造宮觀;又傳說宋代此處地下經常能聽見隱隱雷鳴聲,人們於是建雷祖殿以鎮之;後又傳說有一位叫鄭生的書生在雷祖殿休息,忽遇八位異人遊唾於此,故而便有「八仙」到此之說。金元之際,全真道盛行,人們在此大興土木,建置道觀。清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道士伍火然重修殿宇,並擴建東跨院,同時在庵內開壇放戒,將其闢為道教全真十方叢林,後又改為子孫廟。至清嘉慶丙寅年間(公元1806年)庵內主持董清奇募化集資,修葺殿堂,增建西跨院,開壇演戒,恢復道教全真十方叢林體制。同治年間(公元1856—1875年),庵內古柏古槐及部分殿堂遭火被毀;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1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西逃長安,曾駐蹕庵內,因頗賞識那時的方丈李宗陽,故賞銀千兩,令他修建廟宇,並敕封為「西安東關清門萬壽八仙宮」。

八仙宮內現存殿宇道舍均是仿明清風格而建。宮內主要建築有山門、靈官殿、八仙殿、鬥姥殿、呂祖殿、藥王殿、丘祖殿及鐘鼓樓等。主殿八仙殿,殿內正中供東華帝君,後兩旁奉鍾離權、李鐵拐、呂洞賓、曹國舅、韓湘子、藍採和、張果老、何仙姑八位仙人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宮內院落雅潔,環境清幽,奇花異草飄香溢彩,古樹名木參天蔽日。農曆每月初一和十五日是八仙宮傳統的廟會門,屆時,前來進香朝拜的善男信女及中外遊客成千上萬,殿內香火旺盛,磬聲不絕。

近千年來,八仙宮保留和發揚了全真教派的道教文化,神奇、美妙的傳說在人民羣眾中廣為流傳。

西安八仙宮的道樂是聲樂形式加上法器伴奏,沒有器樂形式。聲樂形式即經韻唱誦。代表曲目有《澄清韻》《舉天尊》《中堂贊》《步虛韻》《慈尊贊》《三信禮》《五供養》《小救苦引》等等。西安八仙宮的道樂都是用閔智亭大師傳譜的《全真正韻》,在唱誦方式、曲調旋律等方面,基本完全一樣。

「全真正韻」是全國各地的全真道道友公認的通用「當家經韻」,由經詞、韻腔、韻板三部分構成一個整體。「全真正韻」的經詞韻腔是由士大夫參與創作的,整個韻腔呈現出一股儒雅之風。內容遵循「性命雙修」、「成仙證真」的宗教信仰和「識心見性」、「除情去欲」的修行指南,倡導「清靜無為」、「救世救民」為基本的宗教思想;形式上以語言精練、形象鮮明、韻律規範為主要特徵。音樂形態吸收了儒家「歌詩弦誦」的禮樂教化思想,借鑒佛教「梵音讚唄」的誦唱手法,繼承和發揚了道教「樂誦經文」的音樂文化傳統,凝聚著儒士出身的道教音樂家的創作智慧。西安八仙宮道樂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適應社會的需要,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變化,將民俗民風納入到齋醮科儀音樂當中。因此,其經詞內容、文體都與我國民間口頭文學及民間音樂有著緊密聯繫。「全真正韻」可以說具有「雅俗兼備」、「以俗求雅」、「雅中存俗」、「雅俗共賞」的特點。

閔智亭,1924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省南召縣。幼年因日寇侵華被迫輟學,由於家學淵源,非常喜愛讀《留侯傳》及陶淵明詩詞,常有出世的想法。他於1941年2月入華山出家修道,宗奉全真華山派。1945年任八仙宮知客、行堂執事。1946年任武漢長春觀高功、巡寮等執事。1947年任杭州玉皇山福星觀知客,研習書畫及古琴彈奏。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住西安八仙宮和華山玉泉院。2003年當選為全國政協第十屆常務委員,並任全國政協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任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2004年1月3日在北京逝世。

第二節主要名山的道教音樂

一、湖北武當山道樂

武當山古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內,山勢雄偉,面臨丹江口水庫,背依神農架林區,連綿400多公里。有72峯,主峯天柱峯海拔1612米,其餘各峯均傾向天柱,蔚為奇觀。自古以來,武當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築遍及全山,規模宏偉,相傳上古時玄武在此得道飛升。

「山不封不名」,自東漢道教誕生之後,歷代帝王曾數次在武當舉行封山儀式,武當山的聲名日益昌盛,明成祖時期一度曾位列五嶽之上,有「大嶽」之稱。令武當山真正名揚天下的是一代宗師張三豐,他創立的武當派與嵩山少林派齊名。

武當山宮觀道樂是我國秦巴地區優秀民間文化與唐代至明代宮廷音樂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國民族音樂的瑰寶。武當山宮觀道樂大多數情況下是「歌、舞、樂」一體的形式。

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武當山始建五龍祠。自此以後,道教的正一、全真等教派先後來武當山開宗佈道,歷代高道名師也相繼在此隱居修鍊,長期的宗教活動留下了極為豐富的音樂資料。武當山宮觀道樂既保留了全真派「十方韻」的音樂特色,又具有多教派音樂混融的風韻,而且各類韻腔與法器牌子俱全,是道樂中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遺產。

武當道樂流佈於武當山宮觀及周圍地區。依其活動範圍及演唱風格,可分為「山上宮觀樂派」和「山下夥居樂派」兩大流派。「山下夥居樂派」的活動範圍主要在武當山周圍的鄉鎮,其音樂主要在為民間舉行的各種齋醮活動中運用,對象多是鄉民百姓,所以演唱風格比較清新活潑、歡快明朗,具有較濃鬱的世俗氣息。「山上宮觀樂派」是指武當山上的宮觀道樂,其演唱者以全真道士為主,也有正一道士。其演唱對象主要是神靈,一般用於日常修行法事和祀典,所以其音樂風格偏於肅穆沉靜、典雅幽緩,有較濃厚的宗教韻味和古典音樂氣質,給人以超凡脫俗的感覺。

由於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因此道樂具有傳統的特色和濃鬱的民族風格。武當山道樂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部分,旋律古雅,內容豐富,有祈願吉祥的喜慶之樂,還有煉養清修的恬靜旋律。聽仙樂、悟仙道,可體驗一番「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仙境趣味。武當山宮廷音樂與民間音樂融為一體。體裁形式可分為「韻腔」和「牌子」兩大類。根據演奏場合、對象和目的的不同,又可將「韻腔」分為「陽調」、「陰調」兩類。陽調多用於殿內祀典,配合課誦、演法,其對象是神,是在宗教內部活動中應用的歌曲。陰調運用於殿外的齋醮道場活動,如賑濟、施食等,其對象是人,是在宗教外部活動中應用的歌曲。「牌子」分為「正曲」、「耍曲」、「法器牌子」三類。常見器樂曲牌有《山坡羊》《梧桐月》《迎仙客》等,唱誦曲牌有《普供養》《鬥姥贊》《王母贊》等。按其活動內容,大致分為修道法事、齋醮法事和紀念法事音樂三大類。修道法事音樂是道士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課,簡稱「早晚課」或「早晚壇」。齋醮法事音樂,是道教祭祀祈禱的儀式活動音樂,供齋念經超度各類孤魂野鬼或亡人,藉以求福免災。武當山的紀念法事活動主要有三月三、九月九、七月半、開光等。

自1982年武當山對外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武當山特區工委、管委會採取得力措施,加大了對武當山宮觀道樂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武當山宮觀道樂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目前,武當山宮觀中的「玄門日誦早晚課」、「祖師表」、「薩祖鐵罐施食祭煉科範」等(全套)科儀音樂都得到了及時傳承,妥善而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武當山宮觀道樂古老純真的曲調是其他任何音樂所不可替代的,它極大地拓寬了民族音樂學科,為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二、江西龍虎山道樂

龍虎山原名雲錦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縣境內,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響,是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龍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教第一仙境。

近年來,龍虎山風景名勝區重在加強對道教文化內涵方面的發掘建設,推出了以瞭解道教概況,領略道教祖庭的威嚴的「瞰道教全貌」的「身」遊線路;推出了以領會道教崇尚「無為、自然」核心思想的「覽道教仙境」的「心」遊線路;還推出了以探考張道陵創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遊線路。完善各項設施,採取多種措施,使「百神受職之所」、「洞天福地」的龍虎山抖落塵埃,紫氣升騰,納迎四方賓客,替天行道,禳災降魔,造福於民,被旅遊界譽為「道教朝聖遊和第一遊」。

江西龍虎山道樂屬於天師道音樂,又稱天師仙樂,發端於我國歷代天師世家——嗣漢天師府,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早在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創立「五斗米道」之初,民間在「喝符水、唸咒術」為主要手段的法術中,就已經盛行以擊鼓、敲盆來烘托行法時的氣氛,這便是天師道音樂的原始形態。若由此上溯,則道教音樂又源自三代殷周時的「巫祝」。那時就已經出現了一種儘管是原始的,卻是十分優美的舞蹈動作以及悠揚婉轉的韻律祝辭。由此可見龍虎山天師道音樂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

天師道音樂作為民族音樂的一脈,在漫長的歷史道路中,其傳承、流變與民間音樂的聯繫十分緊密。它不僅與江西地方民歌、小調、贛劇、弋陽腔有關,而且更廣泛地吸取了崑曲、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南方民間音樂的精華。其樂曲在編製過程中恪守「道不離俗(民俗),韻不離歌(民歌),歌不離曲,曲不離器」的傳統。民間「俗樂」經道人之手進行道教化後,配合齋醮科儀,加以靈活裝飾,變奏處理,從而表現出宗教活動的一種特有氛圍。

天師道音樂作為齋醮科儀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自然與齋醮科儀所展示的實質內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晉葛洪在《抱朴子·道意篇》中說:「撞金伐革,謳歌踴躍,拜伏稽首,守清虛坐,乞求福願」。這說明科儀法事只有與音樂結成一體,才能上達天聽,人神感應。

千餘年來,天師道音樂是在民間音樂和南方戲劇音樂相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尤其是天師道,因其活動的中心在贛東北,自然地與贛東北的地方民歌、小調、贛劇、弋陽腔聯繫十分緊密。而以上清宮道樂為原型的「上清腔」則是道教的獨創。長期以來,天師府「主管三山符籙」、「掌天下道教事」,所以天師道的音樂又極大地影響了江南的各大道派。在長期的實踐中,龍虎山道樂廣泛地吸收崑曲、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南方民間音樂的精華,從而形成了今天的正一道音樂。

器樂的演奏,根據法事的需要,分為「文場」和「武場」兩類。文場主要配有笛子、簫、二胡、琵琶、三絃、笙、嗩吶、中阮、揚琴等管絃樂,其聲悠揚細膩,其情委婉動聽,引人入勝;武場則配有大鼓、小鼓、鑼、大鈸、小鈸、小鑼、雲鑼、小鑔、鐺、手鈴、碰鈴、磬、梨板、大小木魚、五音木魚、側鼓等樂器,其聲高吭激烈,其情威武雄壯,既可凸顯神的威靈,又可烘托熱鬧的氣氛。

曲牌的運用,因科儀的不同,各有嚴格的規定。天師道音樂在科儀法事中通用的曲牌有:《望妝臺》《步虛》《凈穢咒》《乙字大開門》《三寶贊》《迎請師尊贊》《垂廉贊》等;特有的曲牌有:《啟請贊》《鬥姆十支香》《三官贊》《玉皇贊》等。用於陰醮法事的曲牌,主要有《三皈依》《破豐都》《孤魂贊》等。一般地說,陽醮音樂較為歡快,輕鬆和熱烈,同時又不失莊重,而陰醮音樂則沉悶、哀婉,帶有濃重的祈禱之情,常常催人淚下。

走進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便能聽到悠揚悅耳的道教音樂,使人彷彿進入超凡脫俗的神仙境界。尤其是在做科儀法事時,不同情感的道樂,或肅穆莊嚴,或劍拔弩張,或清靜無為,或祈福求願……

三、江蘇茅山道樂

茅山位於江蘇省南部的句容與金壇兩市之間,原稱地肺山,又名句曲山。西漢景帝(公元前188—141年)時,陝西鹹陽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築庵修道,行醫濟民,茅氏兄弟逝世後,當地羣眾緬懷敬仰之情,更名句曲山為三茅山,後世簡稱茅山。

在中國的道教史上,茅山道場自古聞名遐邇,並以「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而盛名於世。茅山宮觀很多,最著名的是「三宮五觀」,三宮即九霄宮、元符宮、崇禧宮;五觀為德佑觀、仁佑觀、玉晨觀、白雲觀、乾元觀。

茅山道教的齋醮活動,在隋唐時期非常興盛,到了宋元二代又受到宮廷的寵信,活動十分頻繁,文史資料很多。明正統年間出版的《道藏》《茅山志》以及嘉靖時的《茅山志合編》中,對茅山受皇命所舉行的醮事及目次、唱曲等,甚至醮事所使用的法器、樂器、演唱和演奏人員配備,都有詳細的說明。如關於國醮登壇演練的茅山道士分工,在《茅山志》後編道軼考中就有如下記載:「唱唸二十一名:知磬四名,正儀一名,表白四名,清道一名,宣講一名,訓懺二名,引磬二名,手鼎二名,知鍾一名,知鼓一名,侍職兩名;內壇奏樂一十五名:雲鑼一名,笙四名,管二名,笛二名,札二名,板二名,鼓二名;外壇奏樂一十五名:雲鑼二名,笙三名,管二名,笛二名,札二名,板二名,鼓二名」。從此記載可以窺見當時茅山道樂規格之全,氣勢之大。所以當時尋訪茅山的文人學士在觀看茅山道教科儀演習,聆聽茅山道樂後,揮筆寫下:「雲璈聲裏天燈近,知是三真偈帝回。清吟未徹金鐘奏,催上朝元午夜香。」

茅山道教的演儀儀師分為「法師」、「經師」、「樂師」、「魚師」等。法師也稱高功,由經過拜法儀式的道士充任;經師主要是誦經拜表,以配合高功完成演儀活動;樂師也稱「音和」,是醮儀音樂的演奏人員,承擔韻腔的伴奏,並為法師的各種法事活動奏樂;魚師是擊打木魚的樂師。茅山齋醮科儀音樂使用的樂器主要為四類:打擊樂器鐺、鑔、木魚、鈴、板鼓、手鼓、經鼓、磬、大鼓、大鑼、大鐘、大鑔等;吹管樂器笙、蕭、笛、小嗩吶等;拉弦樂器二胡、大胡等;彈撥樂器三絃、琵琶、月琴、揚琴等。

茅山道教齋醮科儀最主要的有「正壇法事」和「度亡法事」。這些醮儀中所運用的音樂可以分為韻腔和器樂曲牌兩大部分。從現今收集整理的60餘首韻腔和30餘首曲牌中可以看出茅山道樂的整體面貌。現在流傳的「三茅表」是正壇法事中最具代表性的醮儀,其音樂有著嚴謹的程式。由《花子笑和尚》《小開門》2首完整的音樂和《衛咒靈》《稱職》《聖板》《三茅詞》《華夏贊》《騰詞進表天尊》《斷罡符》《天開符》《三茅誥》等9首曲牌構成,是一部有詠、有念、有白、有奏,並遵循一定程式組合而成的大型套曲。音調上具有江南音樂典雅飄逸、清新明快的特色。其中的《衛咒靈》就是一首很具代表性的韻腔,它是茅山派所獨有的韻腔,是一首茅山的頌歌。其行腔安排以及唱詞的每一字用較長的拖腔來表達的特點,和北宋時期的道教音樂譜集《玉音法事》曲線譜的特點十分相似。

由於茅山道教師承關係十分嚴格,這就使得茅山派音樂能夠代代相傳,經久不衰。

四、山東嶗山道樂

嶗山是我國沿海的名山,兩千年前就被一些方士、道人稱為「神窟仙宅」。歷代不少有名的方士、道人、文人墨客都到過嶗山修鍊、遊覽。歷代文人墨客都對嶗山道樂的創編、完善與傳播做出了貢獻。據太清宮歷代道士傳說,詩仙李白曾與浙江道士吳筠同到嶗山旅居時,在太清宮北之陽,蟠桃峯下一塊巨石上飲酒唱和,為峯頂的「王母瑤池」詠嘆抒懷,共創一支曲子名《清平調》,隨之傳給太清宮道士,此曲即為太清宮等山廟一直沿用至今的《步虛》殿壇經韻曲牌。

嶗山方圓百里,道教宮觀林立。早在西漢時嶗山就有了道士和廟觀,經文和經韻音樂也隨之產生。嶗山道樂流傳至今,歷經1500多年的歷史變遷,唐朝時又引入了宮廷音樂的韻曲,而後不斷豐富和完善,形成了今天這種既高雅又莊嚴神祕的道教音樂,這也是青島地區最古老、最具有傳統意義的音樂形式。

嶗山遍佈道教宮觀和神仙洞窟,嶗山之上,雲霧繚繞,仙樂飄飄。2006年底,傳承千年的嶗山道樂在國家公佈的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榜上有名。2011嶗山非遺節上,聞名道場的「嶗山韻」再次響起。「嶗山道樂是吟經時專用的一種經歌,有曲有詞,盛行時期曾一度成為北方道教音樂的中心。」現今76歲的陳振濤老人是嶗山太清宮道教音樂第三代傳人,在韓國出生,28年前還是一名大提琴手的他很「意外」地與嶗山道樂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傳承人,他最擔心的是青黃不接,畢生的夢想就是把嶗山道教音樂發揚光大。

1983年,玩慣了西洋樂器的陳振濤組建了嶗山道教音樂樂團,這讓眾人大跌眼鏡。據說,當時團內成員只有28個人,還包括一些太清宮的老道長,現在將近30年過去了,很多老道長以及精通嶗山道教音樂的前輩都去世了,大半輩子癡迷於道樂的陳振濤繼承了嶗山道樂的衣缽,並尋求新鮮血液,讓它更好地傳承下去。近30年來,陳振濤和同事們一共收集整理了嶗山道教音樂十個派別的錄音帶600多盤,相關書籍幾十冊,堪稱嶗山道樂最完整的記載。

嶗山的道樂分佈在一百二十多處宮觀之中,依地理狀況而分「內山派」和「山外派」。從道樂屬性上看,嶗山道樂屬於全真派,故其道樂以全真正韻為主體。但它又與山東一帶的地方語言和民間音樂聯繫緊密,

所以,嶗山道樂除與通行全國的「十方韻」有大體上的共性特徵外,又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嶗山韻」而聞名於道內。

「嶗山韻」分為韻腔與曲牌兩大類,從風格上看,「嶗山韻」整體上仍具有「十方韻」的音樂特色,但以「嶗山」命名的「嶗山韻」,如《嶗山弔掛》《嶗山步虛》等經韻,就顯露出十分鮮明的地方特色。多數經韻雖未以「嶗山」標名,但在演唱風格、旋法特徵及結構特徵上,具有很濃鬱的山東地方情調。

嶗山道樂歷代先師除了用口傳心授之外,還開創了獨特的辨音記譜方法,以手抄曲簿為載體,使各種的「指」、「譜」、「曲」傳承下來。現在,嶗山道樂班的道長們在演奏曲目時已不單單侷限於傳統的管子、鼓、木魚等基本樂器了,他們把揚琴、古箏、琵琶、二胡、編鐘、阮、簫、笙等多種不同音色的民族樂器也逐漸融進了道樂,使得經曲更加富於感情和韻味,追求著形簡意遠、清雅磬淡的自然風格,以便於更多的人們理解和接受,在聆聽的同時既能修心養性,又能參禪悟道,品味人生。

一板三眼

板、眼是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每一小節中最強的拍子叫板,其餘的拍子叫眼。一板三眼是四拍子。另外,還有二拍子一板一眼。

第三節主要地區的道教音樂

一、川西地區道樂

川西地區是道教在四川的主要活動中心之一。兩千多年間四川境內仙樂繚繞,道統不斷。

清代至民國時期,四川民間出現了許多以道教科儀為業的夥居道士,他們分屬於兩個民間壇門:廣成壇和法言壇。此外,各地還有許多自設的道壇,如霞真道壇、全德道壇等。川西的著名道觀屬於全真派,民間性質的道壇屬於正一派。

川西道教有靜壇和行壇之分。靜壇,即道觀。行壇,即民間壇門。從音樂上看,靜壇掌握的音樂多數為聲樂曲,器樂曲較少;行壇掌握的多是器樂曲,少數為聲樂曲。

川西道教音樂主要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其中聲樂又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韻曲,又稱「腔贊」或「贊子」,是一種旋律性強,調式調性明確,音樂形式與曲體完整,採用詠唱形式演唱的道曲。韻曲有北韻和南韻之分。北韻是川西靜壇運用的韻,它一直在成都青羊宮、二仙庵和灌縣青城山三大著名道觀沿用。其曲目有60餘首,有56首收錄於原成都二仙庵刊刻的《重刊道藏輯要·全真正韻》中,音樂宗教氣氛濃鬱,曲調典雅肅穆。南韻則在川西所屬鄉鎮流傳,所知曲目大部分存於《廣成儀制》有關的科書中,少部分與早晚功課經中的曲目相同,共計約40餘首,用的是廣成韻唱法,如《十傷符》《十供養》《三寶贊》《開寶笈》《玉爐香》等。此類音樂有很明顯的民間色彩,世俗氣息濃鬱,與地方音樂關係密切。二是吟誦曲。這是一種以語言音調為基礎,歌腔風格較弱,調式調性相對獨立或不夠獨立,但又具有一定聲調起伏和完整的五聲音階的聲樂體裁。其中又可以分為「朝韻」和「誥」兩種形式。朝韻又稱「請聖板」,是專門用於齋醮科儀中高功獨唱的聲樂曲,曲調婉轉,調式明確,旋律有較強的抒詠性。誥是專門用於課誦儀式中道士們吟唱的聲樂曲,其調式調性不夠獨立,聲調起伏較小,基本按照語調高低的自然形態加以發展,略有歌唱性。三是朗誦曲。是一種完全按照語言聲調高低,介於吟誦和唸白之間的體裁,詞曲結合緊密,聲調起伏較小,結構缺乏獨立性。如《凈心神咒》《凈口神咒》等。

器樂分為細樂和大樂兩類。細樂又稱「小樂」,通常指以笛子、鐺子或鈸為主奏樂器,配以其他發音柔和、音量較小的樂器所合奏的音樂。細樂包括笛子曲牌、法器牌子、鐺鈸牌子三種形式。笛子曲牌以笛子為主奏樂器,套以鐺子、引磬、小木魚、堂鼓等打擊樂器合奏,所以也稱笛子套打。道觀中用的曲牌只有七八首,它們是《小開門》《柳青娘》《扮妝臺》《滿江紅》《將軍令》《朝參》《漢東山》《南景宮》等。

而在民間道壇行壇音樂中使用的笛子曲牌多達160餘首,除包括上述道觀中使用的曲牌外,大都與川劇舞臺上的笛子曲牌通用。如《沽美酒》《秋色芙蓉》《普庵咒》等。法器牌子以鈸鍾、朝鼓為主奏樂器,配以磬、吊鈴、大木魚、鐺子、鈸子等法器合擊,如《起三落四滾五槌》《老四槌》等。鐺鈸牌子以鐺子和鈸子為主奏樂器,配以引磬、木魚、堂鼓等法器合奏。這一牌子多用在韻曲的引子、過門和尾聲部分,常用的有《朝山會》《起板》《過板》《收板》等。大樂僅限於行壇使用,以嗩吶或大鼓、大鑼為主奏樂器,配以其他發音剛強、音量較大的樂器合奏。如《粉蝶兒》《醉花陰》《魚骨令》《三五七》《長槌》《飛梆子》《溜子》等。

二、澳門地區道樂

清末光緒年間,澳門正一派夥居道士周升真道長跟廣東羅浮山沖虛觀全真派至玄真人梁叔雅道長道誼深厚,私交甚篤。周升真得到梁叔雅的傳授,道教兩大派音樂便藉此機緣在澳門滲透交融了。此外,1923年及1933年,廣州三元宮和羅浮山沖虛觀兩次應澳門鏡湖醫院的邀請,蒞澳設壇啟建風災及遷義莊萬緣法會,廣東的全真派道觀的科儀與音樂,也因此流存濠江。由此,澳門正一夥居道士做道場時,把莊重典雅,具有濃厚宮廷韻味和古典全真派音樂融入其中,形成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兼蓄兩派的特點,別樹一幟。經過了200多年從沒間斷的承傳,發展成為具本土特色的音樂。

二十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澳門漁業興盛,漁民喜慶嫁娶,新船入夥,酬神及葬禮,陸上廟宇恭賀神誕,舉行中元法會,或居民紅白二事等,都禮請夥居道士做道場。當時夥居道院多達近三十所,夥居道士約有四、五十人。澳門夥居道士為漁民所做的道場,無論是吉祥的或度亡的,在科儀方面都以正一派為主,道場音樂沿用風格清新明快且具有濃鬱本土氣息的正一派音樂。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依據傳統道教音樂的基本內容,大致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部分。聲樂部分是經文配上曲譜的誦經音樂,依據不同場合的需要,又劃分成極富旋律性的韻腔、念唱式密咒腔和寶誥腔、吟誦式的諷經腔三大類。韻腔方面大概分為贊、朝禮及弔掛三類。在道教經文中對諸神的祝讚及祈禱的美詞,稱為「贊」。「贊」多以規定格式的詞牌或不同句數的詩寫成,並譜上不同曲調。「朝禮」是神的尊號或祝願。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的「贊」和「朝禮」,其韻腔大部分具有濃厚的宮觀形式,俗曲比較少見,並以鐺及鼓作為主要擊樂伴奏。「弔掛」是以至善之文詞作讚頌。多以四言、五言、七言、四五言、四七言的詞句,譜上不同曲譜。澳門道教科儀弔掛音樂,當中有情調莊嚴肅穆的曲調,也有改編自為人們所熟悉的廣東民間小調。

器樂方面,澳門的道教科儀音樂的「正曲」有「序」與「過場」兩種。「序」是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其中的一項特色。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慣以一節稱為「序」的音樂作為過門,連接兩段「弔掛」或作為一段曲譜的結束,這方式有別於其它地方僅以敲擊樂作過門的演奏。「序」有《七星序》《雙串七星序》《衛靈序》《十供序》及《九錘序》等。澳門道教科儀的「過場」曲牌多改編自廣東小曲調,如《到春來》《一錠金》《上雲梯》《下西岐》《三寶佛》《金不換》等。若僅以鐺、鼓、鈔、鑼敲擊樂作為過門的鼓法,則稱為「四平」。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的「耍曲」,有純敲擊演奏的發鼓(擂),或配合管樂演奏廣東粵劇排場《碧天賀壽》《八仙賀壽》《玉皇登殿》或《大開門》《錦帆開》等曲牌。這些過場樂曲,均以大鑼大鼓襯託。

敲擊樂是道教科儀音樂最為重要,也最具特色的。右手操鼓左手操鐺的法師,是道場音樂的領唱及領奏者,口唱各種韻腔時,左右兩手同時分操鼓鐺,配合曲譜擊出百變悅耳的鼓法及鐺法,同時要關顧指揮整個道場音樂,這種獨特的演奏方式在道教科儀音樂中是難得的技巧,也是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中的一朵奇葩。

目前保存在澳門地區的道教科儀音樂曲

目,大大小小統計起來多達500餘首。中國內地一些重要的道教宮觀及道場,如湖北武當山、北京白雲觀、江西龍虎山、江蘇茅山、四川青城山、上海城隍廟、廣東羅浮山沖虛觀、廣州三元宮等,其科儀音樂的數量現今都沒能夠趕超澳門的水平,可見,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其曲目數量之多乃名冠前列。

澳門道教音樂本土氣息濃鬱,地方民間音樂特色鮮明,並具有正一派和全真派經韻音樂混融的特點。道教音樂歷來與地方民間音樂血肉相連,尤其是正一道派,齋醮講究音樂,吸收、融匯地方民間音樂更為主動和自然。澳門的夥居道士,其宗源大都是在清末民初時期從廣東順德、中山、珠海等地遷徙而來,屬於正一教派。他們把廣東當地的正一派道教科儀和音樂帶到澳門並與本土的民間音樂相結合,形成了具有濃鬱的本澳鄉土氣息和廣東地方民間音樂特色的澳門正一派道教科儀音樂。又由於廣東的全真道士在二十世紀初數度蒞澳結緣及啟建道場、奉行法事,全真派的經韻音樂也得以存留於濠江,澳門正一道派科儀音樂藉此吸納採用。因此,澳門道教音樂中的韻腔,隱約浮現著全真正韻的影跡。可以說,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具有正一派和全真派經韻音樂混融的特點。

三、臺灣地區道樂

臺灣道教音樂是由中國內地沿海地區流入,並與當地民間習俗與民間音樂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道教音樂。

臺灣主祀道教眾神的宮觀有4000多座,道教信徒約500萬人。早在1950年,就以正一派道士為骨幹成立了臺灣省道教會。臺灣道教依方位分為南北兩派,其音樂風格迥異。南部道曲有陰柔之美,唱唸之法注重抑揚頓挫,唱腔中音與音之間常用喉嚨特殊的振動產生特殊的韻味;北部的道曲則具有剛健之美,唱唸之法為圓腔式,歌唱方式與一般的民歌相同。南部的科儀錶演較為宏大,經韻的結構縝密,科儀的表演形式、法事的規模等都具有一股雍容典雅之風;北部科儀的表演規模較小,經韻的結構也比較鬆散,呈現出一種平實之象。

臺灣道樂依據其源流可以分為三大系統:道教固有音樂、南管音樂、北管音樂。道教固有音樂即南部大部分的經韻樂章,保存於福建泉州地區的中原古樂,盛行於福建閩南地區、臺灣以及東南亞地區的閩南人社會。南管音樂指的是南部醮場、功德儀式中含有的南管曲調。北管音樂是流行於臺灣的民間音樂,主要來自北管的銅鼓樂。

臺灣道樂分為器樂與聲樂兩部分。器樂根據演奏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吹打音樂與鑼鼓音樂兩類。吹打音樂多以嗩吶曲牌與鑼鼓牌子連綴而成。其奏法是開始由銅鑼鼓奏一段,接著是兩隻嗩吶演奏曲牌,這樣鑼鼓段與嗩吶曲牌循環反覆。鑼鼓音樂主要用於道教科儀動作性較強的法事。如南部科儀《召四靈》的「舞劍」、《禁壇》的「收禁命魔」,北部科儀《敕水禁壇》的「敕水」與「敕劍」。

臺灣道教科儀中使用的樂器,尤其是後場使用的,都是民間音樂中常用的樂器。如嗩吶、殼子琴、揚琴、笛子、蕭、鼓、鈸等等。

聲樂部分,無論是南部還是北部,在演唱方式上大體一致,分為「引」、「曲」、「吟」三種。「引」是指加伴奏的歌唱,唱法與「吟」相似,只是其歌詞有一定的形式和格律,猶如宋詞中的引或南北曲中的引子,這種唱法俗稱「牽調」、「牽曲」,意思是將一支曲調引長歌唱。臺灣南部道曲中用此方式演唱的有《道場進茶》《茶贊》等。「曲」是具有一定拍法的歌曲形式。它有一定長度的樂拍和樂句,只要歌詞的格律相同,就可以使用同一個曲調。如《步虛詞》《贊道歌》《三啟頌》《雁過沙》等。「吟」是一種徒歌,沒有樂器伴奏,以簡單的旋律配以自由、無固定拍法的節拍歌唱,吟詠的節奏長短隨曲文、句法而定。吟又有一般性吟唱和說白夾吟唱之分。說白夾吟唱的方式,用吟的地方常隨道士功力的深淺而不同。一般吟唱時,整段詞文全用吟的方式,調比較低,加上舒緩的節奏,從低沉的音樂中襯托出法事的莊嚴。

四、香港地區道樂

香港早在明清時期就受到廣州三元宮、惠州元妙觀及羅浮山沖虛觀的影響有道教傳入。20世紀初,先天道在香港大為流行,先後創立了萬佛堂、芝蘭堂、九龍道會龍慶堂、香港道德會福慶堂、紫霞園等。1930年香港建立了第一家全真道館——蓬瀛仙館,屬全真道龍門派。香港現有全真道館40多個,最著名的有圓玄學院及青松館,其音樂代表著香港全真派音樂的主流。

香港全真派音樂廣泛應用於道教的各種齋醮科儀。在科範儀式中,香港道樂也是聲樂、器樂類型曲目兼用。聲樂曲目的詠唱、吟誦方法在經文中注有:「白」、「讀」、「宣讀」、「誦」、「令」、「稱」、「舉」、「念」、「和」、「宣揚」、「唱」、「讚頌」、「贊」等字眼,這些具體可以分為朗誦、吟誦、唱贊等形式。朗誦是介於念說與吟唱之間的聲樂曲調,它用提高嗓音朗誦,注重語言聲調的自然起伏,旋律性不強,只在句末落韻收音,一字一拍,節奏單一,以木魚擊節數拍。吟誦是介於朗誦與歌唱之間的聲樂曲調,它在朗誦的基礎上對語言聲調作進一步誇張,多伴有曲調及音樂的高聲唱誦,用磬和木魚伴奏。

在香港全真派道教科儀音樂中,器樂曲主要採用合奏形式演奏,通常使用嗩吶、笛子、喉管等吹管樂器,還有鈸、鑼、鼓、鐺、木魚、手鈴等打擊樂器。器樂曲在科儀中主要用於以下幾種場合:一是儀式中念唱經文之前,經生入壇時的打擊樂前奏;二是儀式中念唱經文之前,經生站定各自位置,整理衣冠時的吹管及打擊樂前奏;三是儀式進行中的吹管打擊樂間奏;四是儀式完畢時,經生出壇的打擊樂尾奏。在旋律樂器配置上,「朝科」必定包含嗩吶,「懺科」以笛子為主,對亡者的「攝招科」、「破地獄科」、「點燈散花科」使用笛子和喉管。所使用的器樂曲牌多取自戲曲曲牌改編而成,可長可短,也可終止在不同音上,靈活循環重複,以配合儀式的需要。

香港全真道教科儀音樂源於廣東,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道曲有所改變,風格上也發生些許變化,但曲調上仍保持原貌。同時,內地流入的一些民歌和戲曲過場音樂,也廣泛地應用於道教科儀之中。由此可以看出,香港道樂與內地流傳的民間音樂關係密切。

邋遢道人張三豐

張三豐,明代道人。名全一,或名君寶,號元元子。因其不修邊幅,又號張邋遢。史書上說他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裁,寒暑只有一衲一蓑。張三豐曾遊棲於武當山,明太祖、明成祖屢次遣使求之,均不遇。英宗時,封其為「通微顯化真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