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3日電 據新京報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度邀請經濟專家和企業界人士座談把脈中國經濟,宏觀調控新思路引發熱議——

  1 區間底線是保障民生

  區間管理新思路可以給市場更穩定的預期

  李克強講話中提出了「合理區間」概念,他強調,目前中國經濟總體上處於合理區間。李克強為合理區間設置了上限和下限概念。上限是防通脹,CPI控制在3.5%左右。下限是GDP增長7.5%,李克強解釋,7.5%的指標是依照「保就業」的要求測算的。

  同時他強調了經濟增長的底線是7%,不允許越過這個底線。這個底線是保證到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參加了總理的座談會。他分析,過去政府對經濟的宏調更多是以一個具體的GDP增長數值為界限,比如8%。現在是一個區間概念,這個區間以民生質量為依據設置,這體現了李克強的「底線管理」新思路。

  劉元春認為,從李克強對其經濟理念的一系列闡述可以看到,「克強經濟學」並非外媒簡單解讀的那種「不刺激,去槓桿,重改革」,不刺激不是基本方針,而是有底線的。這個底線以民生保障為依據,由一系列的經濟、社會的穩定為指標構建。比如出現大規模失業,居民收入快速下降,企業利潤急劇下滑,企業呆、壞賬上揚,局部金融風險開始向全局風險轉化。

  「李克強總理的『區間管理』是有邏輯和理論基礎的」,劉元春認為,這是李克強對穩增長內涵的重新解釋。他認為,目前全球經濟結構處於大調整中,我國的經濟也需要一個不斷試錯調整的空間,而不是給一個先驗的決定。「區間管理」的新思路可以給市場和社會更穩定的預期,使我們的穩增長這個「穩」字更有彈性,有利於經濟結構的平穩調整。

  繼今年4月邀請經濟專家和企業界人士到中南海座談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6日第二次邀請經濟專家和企業界人士,共同把脈中國經濟。此前一周,7月9日,李克強在廣西南寧主持召開了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

  李克強結合上半年經濟形勢,系統闡述了他的經濟理念。李克強的宏觀調控新思路引發經濟學界廣泛關注。

  新京報記者昨日採訪了數位參與座談的人士,多位經濟學家認為,社會上下已對經濟低位增長達成積極共識,這有利於高層更為從容地把握宏調政策,今後通過積極審慎的宏調政策,將改革引入宏調,從而培育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使中國經濟真正完成結構調整。記者 楊萬國

  2 釋放改革紅利促發展

  通過改革的手段來完成宏調;培育經濟內生力

  座談會上,李克強認為,目前經濟處於合理區間,但逼近「下限」,卻沒有觸及「底線」,因此當前政策的重點是調結構、促改革,推動轉型升級。雖然政府有很多辦法短期內把經濟增長推高,但不能這麼做,而是要從調結構、促改革的措施中尋找辦法。

  他說,今年初搞的下放和取消審批事項,儘管一些地方還沒有完全落實,但社會是歡迎的。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不能什麼事都跑到北京來批,批了也管不好,應該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加強事中事後的監管。

  李克強說,「放權可以激發市場活力,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從而發揮穩增長的作用」。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盧鋒說,李克強總理的思路就是以改革促發展,通過將改革引入宏調,簡政放權,釋放改革紅利。

  盧鋒說,中國過去的宏調主要是以產業政策控制為主,限制投資,結果往往就摁住了民企,扭曲了經濟結構。

  他認為,應該利用目前的機會,將更多的改革措施引入宏調,通過改革的手段來完成宏調。比如近期推出的金融十條,鼓勵信息消費,都是改革的範疇,應該儘快出台配套措施,讓它們產生紅利。對企業減稅,切實推進民企准入等政策,這些改革的推行能帶來總需求的增長,完成宏調的目標,也能促使中國經濟完成結構調整,培養長久的內生動力。

  3 宏觀調控求穩

  不再是經濟下行壓力一大就馬上刺激

  李克強在講話中說,「我和國務院的其他一些同志到地方調研以及我們開座談會,企業特別是大企業普遍要求國家穩定政策,希望政策不要來回擺。政策來回擺了之後市場信號就亂了,市場對我的引導作用就小了。而且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是短期刺激,持續半年或一年,而企業需要的是長期穩定的預期」。

  李克強說,地方政府官員也有這個要求。中國經濟既要保持在一個合理區間,也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宏觀經濟政策框架。包括經濟總量政策,調結構的措施和促改革的舉措。這個政策框架與經濟運行合理區間配合運作,達到穩定,可預期。

  與會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說,這也是新一屆政府宏觀管理理念進了很大一步的體現。他發現:決策層不是經濟下行壓力一大就採取簡單的財政貨幣放鬆和短期刺激辦法,而是有保有壓、找到有效需求。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盧鋒對新京報記者說,過去有一陣,中國政府對經濟下限看得太嚴重,比如死守「8」的紅線,經濟出現一點波動,就大手刺激,這就造成了政策的擺動,擾亂了市場的信號。

  盧鋒認為,中國目前的經濟處於「低位盤整」,局部存在問題,但「不太糟」。宏調貴在堅持,難在堅持。總理的意圖就是堅持目前的宏觀調控方針,加上適度微調。度過困難期,為我們經濟的內生增長創造條件。

  盧鋒認為,經濟的很多問題不是宏調可以解決的,經濟一下滑,馬上刺激到我們想要的水平,這客觀上會給經濟的長期發展帶來不利。應該在市場可接受的條件下,低速增長,讓市場去調節。

  李克強在座談會上強調,「只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內,我們儘可能地讓市場不要形成政策依賴,同時又讓市場感受到政府是在政策框架內有作為的,應該說我們的合理區間,政策框架,發展主線,容忍度都是明確的」。

  中國物流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說,過去經濟出了一點波動,企業就喊不行了,要項目,要票子,政策依賴比較嚴重。但現在企業也有了共識,「包括我們物流採購業內的企業,大家都認為,政府政策應該『穩』」。

  蔡進說,總理的對經濟理念的闡述顯示高層對經濟更自信,宏調更從容。

  他說,「過去社會認為經濟要『保8』,七點幾就很緊張,但近5個季度,經濟增速維持在7時代,整體還不錯。社會上達成了共識,高層對維持平穩的宏調政策更從容,更有底氣。」

本網特稿:

中國經濟的下限、上限和底線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將調向何方

如何正確看待和把握當前宏觀經濟政策框架

中國探索「利」「力」疊加的新增長之路

國務院座談會堅定了走新增長之路的決心

在穩中求進中營造我國轉型升級良好環境

專家解讀:

賈康解析總理「區間管理」: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

魯政委:總理闡明調結構與穩增長相輔相成

專家連線:要將投資之「棒」移交到民間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