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本文来自武汉大学米粉,小米社区ID:清丶痕,的一篇文章。经授权转载。

原文链接:珞珈山脚,樱花树下!关于武汉大学,这些你都知道吗? - 小米社区官方论坛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雷总自武大毕业以来,不忘母校,时不时会回母校看看,为母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在4月25日,小米将小米6X的发布会定于武大,邀请天下米粉,齐聚武大,为小米助威,为武大添彩。

而武大的米粉同学们,自发的聚集起来,一起迎接本次活动。武大的米粉头子:清丶痕,则是充满深情的写下这篇文章,向大家展示武大的魅力,让参加发布会的米粉们、向往武大的米粉们展示武汉大学的魅力!

感谢他的授权,让我能转载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能领略到百年武大的魅力!


小米新品发布会即将于4月25日在武汉大学举办,而这也是雷总的母校,30年的时间,百年武大已经成长成为「双一流」名校;30年的时间,一名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已经创造了一家最「酷」的公司。

那么可爱的同学们是否了解这所双一流名校呢?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簧,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一所位于湖北武汉市的中国重点综合研究型大学,其办学源头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武汉大学沿用至今。

武汉大学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地,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湖风景区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其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

作为武汉市乃至华中地区最著名的大学也是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在这里小编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来过武大,相当于没有来过武汉!接下来小编将从吃喝玩乐四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一份全方位攻略。

首先放出一张地图,小编提醒大家一下武汉大学作为中国最大的独体高校,如果你没有地图的话,是真的会迷路的!

---Part1:吃---

今年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之称的武大,在这里吃饭是怎样的体验?

也许这是你曾向往的学府,也许你已整日穿梭于樱花大道,走过一栋栋历史建筑。吃一顿武大的食堂,来过,吃过,爱过,都是青春的记忆。

首先,小编把上面的地图放大一下,我来标注一下我们各大学生食堂的位置

在这里首先说明的是,武汉大学共计有将近30个学生食堂,图片上只是标注了部分,还需要大家自己去探索哦!

/工学部二食堂/

工二食堂就位于工操旁,据称是全武大最好吃的食堂。这里之前是水利水电学院食堂,「吃在水苑」就是形容这个食堂。

二食堂二楼虽面积不大,却是当之无愧的人气王!这里的套餐也经济实惠,不仅味道好,菜品都分量扎实。

这里的窗口是承包制,每个都各具特色。

要来工二食堂觅食,你不能错过这几个传说中的美食:人气最高的襄阳牛肉面了,总是大排长队;被誉为「武大麻辣烫之首」的麻辣烫,其辣度也是当仁不让;烧鹅饭除了烤得金黄通亮外焦里嫩的烧鹅外,还配有两个素菜和一碗清润的饭后汤。

这里的美食实在太多,总是会不知不觉就会点了过多的食物,最后把自己吃撑。

/工学部清真食堂/

工学部的的食堂不仅美味,而且相对集中,学子可以不用走远路就能寻觅到美食。工学部清真食堂,就在一食堂的顶楼,这里的大盘鸡被誉为高富帅请客良品,满满的一大份,可供二至六人聚餐!

除了大盘鸡这里的干锅也是一大特色,跟同学共同分享一份干锅,15元一大锅,够两个人美美地吃一顿,真是物超所值。

另外各种盖饭面食烧烤均能满足大众需要,据WHUer推荐韭菜盒子特别好吃。还有各种蒸菜,以及地道的兰州拉面,面条劲道,汤汁鲜美。

/工学部菜市场/

虽然并不是食堂,但是大名鼎鼎的工学部菜市场,是绝对不能落下的。这里的菜品可谓是应有尽有,炒酸奶、小炒生滚粥,水煎包,重油烧麦,土豆粉,樱顶煎饺,煎饼,糯米包油条……总有一种可以满足你。

菜场门口就能看到,武大第一炒酸奶,酸酸甜甜还能加芋圆在里面。

走进菜市场的后街,各种美食门面一字排开,除了门口的人气炒酸奶外,这里最负盛名的还是糯米包油条。

糯米包油条有很多种口味还可以自己自由搭配,除了传统的甜味,还可以加鸡柳、火腿等等,就像中式寿司一样。

这里还有著名的樱顶煎饺,他家有三种蘸酱:孜然,麻辣,香辣。大家都是这样评价的「虽说煎的是普通的速冻水饺,但蘸酱十分好吃。」

还有各种美食,山东煎饼、广式肠粉,几块钱就能打牙祭,这里的性价比真的超高!

/信息学部二食堂/

信息学部二食堂可以算是这里最大的食堂,一到饭点,一楼的打菜窗口人流涌动,十分热闹。

这里不仅窗口特别多,菜色也多:有套餐窗口、荤菜窗口、清真窗口和拉面窗口。相比于比较贵的量贩菜,里面的套餐有4.5元、5.5元、6.5元各个价位,在二食堂吃饭比较实诚。

二食堂靠近男生宿舍,属于「男生食堂」,一楼的最大优势就是分量。

而上到二楼,就到了属于信息部的美食天堂了。

这里汇集了各地美食。广东烧鹅饭、河南烩面、烤冷面、煎包、炒饭、鸭血粉丝汤、各种粉面粥……就像一个小吃街。

特色菜也不少,这里的梁子湖特色鲜鱼面,清爽的鱼汤特别鲜甜,其中鲫鱼面是一整条鲫鱼在里面,想问还有sei?

信二食堂的烧鹅饭是人气最高的窗口之一,烧鹅表皮酥脆,浓郁鲜香。还有人气最高的早餐——老王煎包,是每天早晨排队最长的窗口。还有酱香浓郁的酱香饼,都是信二的招牌美食。

信二食堂还有咖喱饭、寿司、蛋挞这些新鲜菜式,很受大家欢迎。

想要吃遍信二食堂二楼的所有窗口,不多叫几个小伙伴,恐怕是很难办到啊!

信二食堂旁边的清真餐厅,也很值得一去。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一进门就能闻到浓郁的烤肉香味,这里的扣肉饭跟肉串都很值得一试。特别是锅仔,可谓美名在外。

/梅园食堂/

直接上图吧,我就不用废话了,B格最高的食堂

日常还是很火爆的

/桂园食堂/

因为这里处于黄金地带,靠近主要教学楼,是在附近上课同学的首选。据说中午、晚上都是爆满,遇到高峰时间还有抢座占座的情景。

相对与别的食堂的「其貌不扬」,桂园不仅美味,而且宽敞明亮,难怪有「武大CBD」之称。

食堂有上中下三层。人气最高的是一楼的桂园小食。这里的人气窗口挺多,土耳其烤肉饭、蒸食烧麦都是排队的聚集地,人太多,我们没有挤进去。

另一头的桂园美食城的韩式铁板饭也颇受欢迎,结合了中式和韩式的口味,底层有脆脆的锅巴,中间的米饭软糯,再加上酱料,特别美味。配一碗清甜的水果奶昔,完美。

2楼是普通的学生食堂,到了3楼人就显得少了一些,但是这里久负盛名的黄焖鸡、麻辣烫,依然是WHUer的首选。特别是麻辣烫,据说是文理学部第一好吃。

/湖滨风味食堂/

走近湖滨风味食堂的2楼,仿佛是进入了商圈美食城即视感,这装修,两个字:考究。褐色的吊顶,配以暖黄的灯光,旁边还有布艺沙发的4人小雅座,以及一应俱全的water bar,美食城该有的硬体,齐活了。

这里比较受欢迎的是小米姑娘,有十多种风味可选,而且全是荤菜+素菜的搭配,价格从8元到12元不等,再次感叹在学校的吃饭的性价比。

另据WHUer推荐,湖滨的烧腊是「超越其他食堂烧腊的存在」不仅美味,分量还足,只要八块一份。

可能是湖滨食堂位置较偏的关系,这里的人不多,加上美丽的装修,用餐体验100分。

旁边的珞珈面馆,营业到晚上,是吃面的好去处,里面的蒸饺,肉多汁多,皮薄个大。

/枫园食堂/

这里的担担面窗口,排了不少人,除了重庆风味的重口面条,还有口味偏清淡的风味肉丝面等等选择,用的细面,口感劲道,鲜味悠长。

小食的面点小食名声在外,瘦长形状的蒸饺,看造型就让人食欲大增;甜糯的红豆饼,红豆馅多的要漫出来...是住在附近宿舍的同学的强烈推荐。还有麻辣烫、汤圆、热干面,这里不少美食让许多WHUer跋山涉水也要来吃。

---Part2:请客吃---

为什么这两块分开写了呢?因为我上面所写的所有的学生食堂理论上都是不对外的(不要打我)接下来来介绍几个校园内的对外餐厅。

图片上标出来的都是一些可以点餐的对外餐厅,在这里就不多加介绍了!

---Part3:玩---

武汉大学还是很大的,里面有好多可以玩的地方,小编在这里给大家规划了一条最经济的路线,从牌坊出发先到万林,再到樱顶一睹老图的风采,最后来到百年奥场。

/武汉大学牌坊/

1931年,学校在街道口的起点处,建起了一座木结构的校门牌坊,这是校史上第一座校门牌坊。后因不够坚牢毁于大风。牌坊上的六字,因无从考,不知何人所为。

1993年,为迎接100周年校庆,海内外校友集资,按照老牌坊的样子「复制」了一座新牌坊,这就是后来大家经过八一路时看到的武大校门,但牌坊上的六个字依然是1983年曹立庵所书。

2013年,学校举行120年校庆时,校门牌坊向里面推进了许多,但牌坊上的六个字还是沿用的1993版。

笔者咨询过现居深圳的原武汉大学副校长傅建民。他说,1983年好像重写了校名。因为街道口牌坊上的毛体字被敲下来以后,原来的字被敲坏了,有的已经看不清楚了,于是就动议重写。

据调查,1983年校庆时,曹立庵等书画家确实是作了画,现在档案馆还存有他们的作品,时间是1983年11月15日,参与作画的还有端木梦锡、江雪川二人,但没有见到书法作品。

后又多方求证,一直没有找到曹立庵题写的证据。

/万林艺术博物馆/

「武汉大学,中国最美的校园之一。当然,在我们武大师生的眼里,武大就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的副馆长——倪婉,在镜头前说道。这不是一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对话,这是一场学弟面向学姐的求教之旅。

武大的美,众所周知。特别是近年来「樱花节」的火爆,更是将这一所百年老校一次次推上风口浪尖。武大的樱花,并非栽种面积最大的,亦非品种最多的,更非历史最悠久的。随著「国耻论」和「友好论」的激昂都渐渐归于平静,人们发现,武大的樱花依然是最有韵味的。这就不得不说起武大的建筑了。

说到武大的建筑,大家最先的反应永远是「老斋舍」、「行政楼」、「理学楼」「老图书馆」「十八栋」这些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典作品。她们随著时代一起,走进了一代代武大学子的心中。至于后来的建筑,美则美矣,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外一栋楼。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作为武大建筑的新成员,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整座博物馆于2012年10月奠基,2014年12月竣工。由陈东升先生在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之际,出资一亿元人民币捐建。成为国内大学由校友出资捐建最具有专业水准的艺术博物馆。

在博物馆的交接仪式上。陈东升先生这样描述著自己的初衷:「作为捐建人,博物馆『飞来石』的创意,来自一次珞珈山上的观石之行。2011年6月6日,我和母亲回到武大,与李晓红校长谈到大学毕业时在珞珈山上刻了一个『始』字,李晓红校长立即拉著我上山去找,最后在终于山顶的树丛里找到了。也就这样,捐赠博物馆的事情就定下来了,我母亲也表示支持。」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担纲总设计。整个建筑的大半楼体都处于悬空状态,博物馆长度为78米,高达28米,建筑总前端悬挑跨度达48米,总体建筑面积 8410.3平米,建筑的外立面用铝合金一块一块人工浇筑、敲打而成,而其凹凸的手工感,像一块从天外飞来的巨大陨石,因此有人把这座建筑称为「飞来石」。

在一所拥有众多历史建筑的校园里,建设一座充满了先锋艺术感的建筑,到底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埃菲尔铁塔在建造之初,被当地居民称为『一个巨大的黑色的工厂烟囱』,但在经历了百年风雨之后,埃菲尔铁塔已是法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

武大的学子,似乎接受这幢新的建筑来比想像中要快,特别是三楼的咖啡厅,在这个清澈透亮的空间里,你可以听音乐、看书、睡觉、无所事事,或独自一人,或三五好友悠然的度过自己最美好的午后时光。如果生活在这样美丽、舒适的校园里,那么会是一种怎样的幸运啊~

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以陈东升先生父亲的名字命名,既缅怀先辈,又寓意武汉大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博物馆于2015年5月9日开馆,并举办了「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开馆之际,陈东升先生又捐赠给博物馆40余件、总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现当代艺术精品,以启动博物馆的馆藏建设。

以山水、园林、近代建筑闻名的「全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的武汉大学。三年来,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已成为武汉大学新的地标建筑,荣获「2017武汉十大博物馆称号」。

/樱顶老图/

珞珈之神,樱顶是魂,时光为轴,承载思恋。

樱顶永远无法用语言概括

/九·一二操场/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毛主席和蒋委员长同时阅过兵的地方,雷总的「归来仍少年」就取景于此。

---Part4:雷总在武大---

---Part5:我们发布会见---

*部分内容来源自网路

武汉大学小米校园俱乐部 部长:清丶痕

2018年4月13日于珞珈山


最后依旧给自己打个广告

风逝的树洞?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科技,摄影,搞机,线下活动分享,欢迎投稿(和关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