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事沒事就會跟Ada姊姊報告一天的大小事,有時候分享食譜

有時候聊八卦是非,在一起翻白眼

有時候爆料老公趣事,什麼都聊什麼都不奇怪XD

某天心血來潮跟Ada姊姊訴說珍所預約心得,稱職的總編輯Ada姊姊

馬上建議我寫篇心得!想想沒事做,紀錄一下生活也好。

還有,我不是懷孕啦哈哈!!為什麼每個人聽到我預約診所都覺得我懷孕呢?

懷孕這選項目前不在現階段的計畫裡。

不過為何我需要去給醫生看呢?


這裡提醒一下正要前往美國的朋友們,如果有戴隱形眼鏡跟用避孕藥的習慣

一定要事先準備幾個月的量備用

因為這兩樣東西都是需要醫生開診斷書才能去藥房拿的

在還沒有醫療保險的情況下可以先墊著,不然醫藥費可能動輒上百元不等。

對,沒錯!是美元!

 

剛到美國不久,我跟傑克在離家五個小時遠的高速公路上拋錨

天氣熱,又剛好月經來,那時還沒有使用月亮杯的習慣

所以在等在救援的同時,衛生棉被這樣悶著

不幸的得到細菌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

撐了幾個禮拜沒好轉(不良示範……)終於去看醫生

用了醫生開的抗生素,終於好轉,但是沒有保險的情況下,我們付了500美元……

總之,沒有保險就去看醫生的情況下,心臟要很大顆。

說了這麼久,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第一次的診所預約!

首先在美國除了急診,看醫生一定要先用電話預約。


我本身不喜歡用電話處理正事,覺得每次透過電話處理正事會瞬間耳包

英文程度大大下降,所以每次都央求傑克幫我打電話

(傑克自己也不愛打電話)

後來被傑克識破我的躲避心態後,我就轉向跟婆婆求救

(婆婆也不愛打電話,這個家的人都不喜歡打電話XD)

但是這次傑克鐵了心,就是要我面對自己的恐懼,眼看沒人可以討救兵

我只好硬著頭皮接下這個任務。

傑克心腸也沒太壞,告訴我診所會要我提供的資料,讓我有心理準備。


(順便一提,因為在台灣看病的經驗跟在美國不同

所以我無法預測接下來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

或是被要求提供什麼資料,造就我不敢面對的窘境。)

總之,要提供的資料很簡單,是我自己想太多。


我婆也去那家診所,愛交朋友的婆還跟我說報上她的名字就知道她是誰了XD

首先在打電話之前,先準備好自己的醫療保險卡在旁邊

然後詢問診所目前是否可以收新病人

然後一定要問自己保的醫療險在該診所是否可以用

大概會問的問題除了一些個人基本資料外(姓名、生日、住址、電話等)整理如下:
Insurance provider
Identification number
Group number
Company’s telephone number
(這些資料在保險卡上都找的到)

到一個新的診所,通常會要你填一堆資料

內容關於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用藥習慣、憂鬱傾向、家族病史

之前的家庭醫師名字等。資料填的越精確,對醫師的診斷會越有幫助。

到預約當天只需要攜帶有照片的ID卡、保險卡、信用卡/金融卡/現金

最好在帶上接種疫苗的資料(沒有也沒關係)。

通常診所會直接寄你需要填的資料給你,可以事先在家填好帶去診所即可。

美國診所真的很注重個人隱私,通常護理師會先帶你去量身高體重

然後帶到診療室量血壓跟體溫

(這裡量體溫幾乎都是口溫,放在舌下並閉起嘴巴,我真的不習慣哈哈)

記錄完後就離開了,這時候剩你一個人等待醫生敲門為你看診XD

我的醫生也很隨興,一進門就跟我話家常,詢問來看診的目的後

幫我做一些基本的身體檢查(physical test)。

內容就是一些觸診

像是檢查手腳有沒有力量,脖子或腳踝有沒有腫脹

按壓身體時有沒有不正常的疼痛等,並安排了下一次的基本檢查

Pap test(子宮頸檢查)跟blood test(抽血檢查)

尤其是抽血檢查需要禁食(fast)12小時。

最後醫生有位你開處方簽,會問你希望到哪家藥局領藥(Walgreen/CVS)

選離家近的就好。

 

總之看醫生的過程很順利,希望這文章對大家有幫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