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來有一檔很火爆的綜藝節目,裏面的觀點經常登上微博熱搜,它就是於今年初開播的《我家那閨女》。

在一期節目中,關於“爸爸在家裏地位如何?”的話題引起大家熱議。

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焦俊豔爸爸回答:“我地位低,我就幹活。”

每天清晨,當焦俊豔還在睡夢中時,爸爸已經悄悄起牀,先是幫女兒養的小狗穿好衣服喂好食,然後穿上棉衣騎着電驢去買菜。

因爲早上餵給狗狗不該吃的食物,剛到家的爸爸被焦俊豔一通數落,媽媽也加入進來,爸爸自知理虧,回答得支支吾吾。

然後又被女兒支使着幫自己按摩,一旁的媽媽開始叨嘮。按摩完,爸爸老老實實坐在小板凳上摘菜……

主持人劉欣然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總結:“爸爸幹活,媽媽指揮,女兒數落”。

一旁的袁珊珊爸爸抖了個小機靈:“我在家好歹排第二,不過珊珊一回來,我就排第三了。”

引起衆人鬨堂大笑。

觀察之下,參加節目的幾位爸爸在家中的地位都不太高,可他們卻並不爲此煩惱,反而樂在其中,家庭氛圍也非常的好,一片歡樂祥和,笑點不斷。

其實,爸爸在家中適時的處於“低地位”,好處多多。

02

爸爸家中地位低,更能理解媽媽的不易

前段時間一組爸爸陪娃寫作業的視頻火了。

原視頻:

視頻中,平時溫柔理性的爸爸心態逐漸崩潰,甚至被氣到管自己兒子叫哥,說兒子是上天派來收拾自己的……

這些年有一個流行詞,叫“喪偶式育兒”。

自孩子生下來那一刻開始,媽媽們便不分晝夜操心着孩子的衣食住行,而爸爸們更多的是忙於工作或者其它事情,有空的時候,也極少帶孩子,而是打遊戲或去參加朋友聚會。

有媽媽曾控訴:“老公像個可有可無的擺設。”

據《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顯示,爸爸能陪伴孩子的家庭僅佔12.6%。

這種情況,其實源自爸爸們對自己角色定位的不同。

成家的男人習慣性的覺得自己是一家之主,賺錢最重要,其它事都得靠邊。而“男人帶孩子顯得沒出息”的想法雖然近些年有了改觀,但依然根深蒂固。

如果爸爸們拋棄這些陳舊的觀點,放低姿態,參與到教養孩子與家庭瑣事中,那麼才能真正體會到媽媽們的不易。

畢竟,你不參與,永遠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想想看,視頻中那幾位爸爸,還會隨便指責媽媽們在教孩子作業時發的脾氣嗎?

有了設身處地的體諒,便會減少許多無端爭吵,夫妻關係自然和諧,家庭氛圍也會好轉,也帶給了孩子一個更正能量的成長環境。

正如兒童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相親相愛的家庭,才能營造出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氣氛。”

03

爸爸家中地位低,更容易溝通

在許多人心裏,爸爸是威嚴的,極少說話,很難親近。

受了委屈或有什麼事需要商量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找媽媽,或是埋在心裏。而爸爸更像一座山峯,高高在上,無法靠近。

親子間的這種無形障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想法不會受到重視,反而還會被“大道理”批判得體無完膚。時間一長,就總感覺與爸爸沒法好好溝通,兩個人如同不在一個世界。

反觀《我家那閨女》中的袁珊珊,手機中爸爸的稱謂是“袁哥”,而袁爸爸叫珊珊“妹子”;焦俊豔吐槽爸爸上節目沒戴牙套好醜,而焦爸爸也毫不客氣說她打扮太土如淤泥。

互動之中透露的溫情,正說明了她們父女間平常有非常好的關係,而良好關係的維護,就來源於互相之間的無障礙溝通。

當爸爸肯放低姿態,平等相待,那便很容易與孩子成爲朋友,溝通自然順暢,而親子關係不僅不會因爲爸爸的這種“低姿態“被破壞,反而會更加的牢固。

狄更斯就曾說過:“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

04

爸爸家中地位低,家庭更幸福

在娛樂圈,霍思燕和杜江這對夫妻堪稱幸福典範,他們的兒子嗯哼也超級懂事可愛。

嗯哼在節目中的言行舉止無不流露出家庭氛圍對他的滋養教化,而這正源自杜江在家中的低姿態。

在《媽媽是超人3》的一期節目中,嗯哼犯錯與霍思燕起了爭執,倆人相持不下,互不退步。正在外面工作的杜江接到妻子的求助電話,立馬趕了過來,然後對兒子一通“教訓“。

杜江對嗯哼說:“媽媽是家裏的老大,媽媽生氣了,比我生氣還要嚴重,只要媽媽一個電話,我半小時之內就得趕回來。“

最後小嗯哼跟媽媽道了歉。杜江的低姿態不僅正確的教育了孩子,還讓霍思燕知道了自己在老公心中的地位,幸福感簡直爆棚。

《父性》一書寫道:“父親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憂愁、是孩子的悲傷,也是社會的抑鬱。”

而爸爸放低姿態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去,就可以彌補父性的缺失,這樣的家庭才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05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的努力,80%取決於他的父親。

由此可見爸爸在教養孩子方面扮演着獨一無二的重要角色,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

許多爸爸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又時常放不下“架子”,覺得這樣會失掉威信,無法震懾住孩子。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威信的建立源自懲罰有度、言傳身教和規則的制定,低姿態只是一種讓家庭氛圍更溫和的方式,不僅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正面教育,還有加強的作用。

在家庭中,爸爸把自己地位降低,不代表沒有了份量,反而是一種把父子之愛與夫妻之愛更好的融入瑣碎生活的有效方式,是一種大度、包容、理解與扶持。

這纔是真正的男子漢,也是一個男人所擁有的最大善良。

奧巴馬曾說:“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好一位父親。”

男人體會不了女人生育的苦楚,那就要在日後孩子的教育上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多的心思。

不要總說沒時間,也不要以多掙錢沒辦法爲藉口,因爲把孩子教育好,讓家人感到幸福,纔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正如哈佛心理學家吉爾伯特所說的那樣:“十年後,你不會因爲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爲沒有陪伴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人生的改觀往往存乎於一念之間,換個思維,也許你的孩子就會更懂事,妻子更體貼了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