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軍的歷史上,有這樣一樣傳奇將軍。他的一生參加歷經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在我軍的重要歷史時期,這位將軍長期擔任參謀長一職,累計時間更是長達40年之久。

  不僅如此,這位將軍還輔佐過五位開國元帥,成爲我軍歷史上輔佐元帥最多的參謀長。同時,這位將軍足智多謀,戰功赫赫,有着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他就是有着“活地圖”之稱的開國上將李達。

  1931年12月14日,國民革命軍第26路軍一部約1.7萬人在寧都起義,李達時任74旅旅部副官,他爲起義的順利進行做出了重大貢獻。加入紅軍後,李達擔任湘東紅軍獨立一師參謀長,開始了他極具傳奇色彩的參謀長生涯。

  1932年,獨立第一師被劃入紅八軍序列,李達繼續擔任參謀長。次年,紅八軍改編爲紅軍第17師,李達還是出任參謀長。作爲參謀長,李達身懷絕技,最拿手的就是善用地圖。

  1935年,紅二、六軍入黔,移師畢節,準備在此建立根據地。任弼時問計李達,李達立即阻止。李達仔細研究地圖,給出了反對的原因::一是畢節地勢,雄視雲南,雲南方面不會不管;二是畢節公路,四通八達,敵人調兵方便,也不會不管。

  果然,不到10天,雲南孫渡、湖南陶廣和貴州部隊,接連圍攻畢節。如果不是李達準確判斷,後果不堪設想,任弼時也因此感嘆,“李達有先見之明。”抗戰時期,李達經常親自組織偵察兵實地測繪地圖,爲抗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成爲解放戰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進軍過程中,李達多次擔任嚮導作用,他記憶力驚人,地圖上的山川河流、關口要隘等,全部瞭然於胸。從此,“李達就是一部活地圖”廣爲人知。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根據幹部輪換計劃,李達出任志願軍參謀長。僅憑這一點,足以體現李達過人的軍事才能。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李達歷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計劃部、監察部部長,副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授予開國上將。

  1993年7月12日,這位擔任參謀長長達40年、輔佐過新中國五位元帥的上將,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8歲。

  參考資料:《開國上將李達》、《新中國的將領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