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公主病”這一詞彙,雖然包含“公主”二字,但“公主病”卻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貶義詞。“公主病”重點不在“公主”而是那個“病”字,而有“公主病”的女孩子,往往都和小時候父母的教育有關。

  讓人抓狂的“公主”

  曾經在某檔節目中,一個“公主病”女孩,引起了網友的討論,並且彈幕上也都是對這位女孩的反感與批判。原來女孩交了男朋友後,讓男友像寵公主一樣的寵着自己,每個月都過情人節,還有各種各樣的紀念日,要不同的禮物和驚喜。男友不厭其煩要分手,女孩反而生氣了。節目中的嘉賓也都是站在男孩兒的一邊,認爲男朋友寵女朋友可以,但是女孩子也要懂得節制,並且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女孩也要做到最基本的體諒。最後女孩在老師的教育下,決定改掉自己的“公主病”。

  “公主病”,通俗來講是指那些非常以自我爲中心,且依賴性非常強,並且會把別人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的女生。這一類女生通常是因爲從小被家人嬌生慣養,動手能力一般很差,且一遇到問題,就只會認爲都是外界的原因。一般這一類人與人相處,非常不融洽且還不自知。

  這幾種父母,會養出公主病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不僅是指父母自己,要爲孩子做好榜樣,也是在告訴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小開始。在孩子沒有接受社會教育之前,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父母們要做好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女孩。而教育女孩出現問題,就很容易養出“公主病”。

  1、 花大價錢給女兒打扮

  孩子形成“公主病”,大多是和幼年時的生活環境有關。有些家長,因爲偏愛女孩子,所以很喜歡把自己的女兒打扮成公主的樣子。並且打扮的時候,甚至會告訴孩子,“你這身衣服非常華麗,你就是驕傲的小公主,在外面時別讓別人隨便碰”等等之類的話。有些並不富裕的家庭,爲了讓自己的女兒看起來像個公主,也不惜花費重金打造,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價值觀扭曲,繼而形成“公主病”。

  2、 對孩子有求必應

  對孩子有求必應這一點,也是很多家長容易犯的錯誤。很多家長覺得女孩子要富養,於是無論自己的孩子要什麼總是有求必應,生怕虧待了一點,讓她們在外面被人看低了。其實這本身就是不對的價值觀,對女孩子的富養,並不是指在物質上,更多的是精神建設、內在修養。並且有時候,家長對孩子言聽計從,會影響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3、 教育不得當

  教育應該從小開始,並且孩子小時候會遇到制度敏感期和教養敏感期,都是培養孩子好性格的關鍵時期。若家長在這一時期,只是對孩子有求必應,並不能培養出孩子完整的性格,還會讓女兒出現自己很特殊,別人都會以她爲中心這樣的錯覺。這樣女孩子進入社會之後,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因此人際關係上會處理得不好。

  父母想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高貴的“公主”,這點無可厚非。但是父母對“公主”的概念,似乎太過膚淺。公主最重要的並不是打扮得光鮮亮麗,過着受人服侍的生活。在英國,作爲一個公主,最基本的就是涵養,從行爲舉止的優雅,到內涵智慧的修煉,都是一個公主必修的課程。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當女兒有了那些公主般的修養,即便是布衣加身,依然是在人羣中閃耀的公主。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尤其是在培養女兒時,父親要給足夠的安全感,母親要給足夠的愛,並且一定要讓自己的女兒人格獨立。這樣做的父母,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公主”,而不是“公主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