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943-迪拜世界羣島

  作者:徵戰斯芬克斯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雖說波斯灣附近的國家大多依靠能源致富,但其實當地的權貴也清楚,只靠油氣產業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個國家或者城市的長期競爭力,需要依靠完善的產業結構和可持續的拳頭產品。有危機意識的管理者會在油氣工業勃興時爲自己的未來早做打算。

  如果說波斯灣沿岸哪個國家沒有因石油而暴富

  恐怕就是阿曼了

  其中比較成功的一家,便是阿聯酋七個酋長國中的迪拜。但它的一套操作打完,卻因時勢而變成了令人唏噓的爛攤子。

  嗯,阿聯酋有七個酋長國

  不過除了阿布扎比和迪拜之外

  其他幾位存在感都比較低

  迪拜向海求地

  迪拜的轉型其實也並非完全出於領導者的高瞻遠矚,一開始實是形勢所逼。

  1966年,迪拜在英國的幫助下發現了石油,1969年開始進入能源出口狀態。但迪拜能夠出產油氣,主要是因爲當地的油氣資源埋藏比較淺,發現得早,儲量其實並不豐富。迪拜人早就從英國人口中得知,這樣的能源外貿不會是長久之計。

  從阿聯酋的油氣分佈來看

  迪拜確實不適合長期依賴資源出口

  所以憑藉油氣貿易賺取了第一桶金的迪拜人,很快就利用起了外貿的基礎建設,試圖將迪拜建設成一個貿易中心和旅遊業城市,輕量化自己的產業結構。

  60年代初的迪拜還相當破舊

  石油的收入如果不能落實到基礎建設和產業投資

  潮水退去後,仍將是個窮困的海岸

  不得不說,這個選擇是迪拜現有的資源背景下最合理的選擇。而油氣儲量並不豐富的迪拜也沒有能源產業的掣肘,很快完成了這個轉型。到了1990年代,迪拜已經基本吸收了西方的商業模式,支柱產業是旅遊觀光、與之配套的房地產、航空業和航運業。

  先把基建都搞起來

  而服務於這些重資本行業的金融業也在迪拜成型了,它成爲了海灣國家裏最不依賴能源的一個,石油收益比低於5%。

  當然這背後,也有阿聯酋其他六個兄弟油氣收益轉移的功勞。

  中東版漁村變都市

  隨着航空、旅遊、房地產等行業的收益到位,迪拜的進一步擴張也箭在弦上了。然而迪拜的地理位置又決定了進一步的擴張非常困難。

  迪拜的國土雖不小,但核心區域是迪拜城,是波斯灣東岸的一個近似長方形的區域。南北長64公里,東西最寬處不過20公里,面積和上海崇明島差不多。其背後的腹地也有一些,但全屬於沙漠地區,可利用價值非常低。內擴不成,就只能向海洋求發展了。

  除了沿海地帶,沒有太多的建城好選擇

  (夏爾迦和阿治曼是阿聯酋七個酋長國中的兩個)

  世界羣島(the world islands)項目便是其產物。

  世界羣島項目的規格非常高,其總設計師是當今的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這是一位在科技界名聲顯著的中東君主,對世界上的新生事物和西方那一套非常有興趣,2017年還任命了一位AI部長,佈局迪拜的人工智能產業。

  酋長風範

  規劃世界羣島的時候,迪拜的酋長還是其兄長,但迪拜的大量新經濟命脈都掌握在他手裏,包括阿聯酋航空、迪拜環球港務集團、卓美亞酒店集團、迪拜地產集團、阿聯酋國際電信、沙特工業發展公司、以及迪拜國際資本,可以說是哥哥背後的隱形國家掌舵人。當他要操辦世界羣島的時候,事情當然很快就辦妥了。

  與世界羣島同期開工的項目還有舉世聞名的朱美拉棕櫚島。這是迪拜的三個棕櫚島項目中唯一一個基本完工的,不僅成爲了迪拜的地標,也爲投資它的謝赫酋長獲取了鉅額利潤。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的

  朱美拉、傑貝阿里、世界羣島都已經有模有樣

  迪拉人工島(迪拉棕櫚島)的輪廓還沒看清

  富人的狂歡樂園

  根據謝赫的最初規劃,世界羣島將會是一個龐大的填海項目。整個人造羣島由200個島嶼組成,每個島嶼都是拼圖上的一個碎片,最終整個羣島將會是世界地圖的樣貌。而每一座島嶼,都將根據其地理位置獲得一個名字——或是國家或是地區或是當地地標。

  跟活的一樣

  (來自維基百科-世界羣島)

  每一座島嶼的面積從14,000到42,000平方米不等,相當於2個到6個足球場。島與之間的間隔要達到100米,用海水爲每一座島營造出私密的空間,讓島主分頭展現自己的建造品味。

  彷彿可以開啓任性模式

  《海島大亨》

  當然在海中憑空造陸地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因此防波堤必不可少。整個園區外部將環繞着用石頭堆成的橢圓形防波堤,周長達232公里,快艇環行一週需要四五個小時,以保障園區不受海浪侵襲。這也平白爲迪拜創造了一長條海岸線。

  世界羣島的防波堤

  (來自維基百科-世界羣島)

  至於每座島的用途,則任憑購買島嶼的開發商進行開發。無論是私人度假區還是高端旅遊區酋長都歡迎。當然大致的規劃也是有的,爲了把世界羣島的旅遊性質開發到最大,管理方希望投資者能根據所購買島嶼的不同位置進行酒店、賭場、餐飲、複製地標等等不同領域的開發,減少重複。

  說到複製世界地標,我想到了什麼

  爲了讓上島的富人遊客獲得最好的度假體驗,作爲全區管理方的迪拜還爲每個島準備了快船碼頭,用400艘快船像城市出租車一樣讓遊客在各個島嶼之間穿梭,盡享各個島的娛樂設施。當然,是否允許遊客登島,還是由每個島的島主說了算。

  如果設想成型,這將會是何其宏大而奢華的一片度假區啊。普通人可能都只能從衛星圖上幻想一下每個島上的富人們縱情歡樂的場面。

  在一座荒蕪的小島上

  集齊全世界的奇觀,豈不美哉?

  (civilization5 )

  也難怪世界羣島開工之初就受到了世界各國建築企業的熱捧。也許是荷蘭人圍海造陸的經驗打動了酋長,最後拿下項目的則是兩家荷蘭公司,總預算達到了660多億人民幣,略高去年我國電影市場的總票房收入。

  荷蘭人在這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

  當然可以把水管得明明白白

  不過價格也不菲

  (如果把大堤扒了,阿姆斯特丹也就沒了)

  和這種項目比起來,投資什麼都只能算是小意思了。

  荷蘭人的效率也確實不負衆望,僅僅經過5年的建設就在2008年1月扔下了最後一塊石頭,並在幾個月後交付項目。

  仍有很多沒開工

  這個時間點很值得注意。那是08年次貸危機前最後一段風平浪靜的時間,風暴的前兆其實已經有些出現了。

  風暴來臨

  2007年7月的一天,溫州商人胡賓站在迪拜的海岸邊,看着面前這片忙碌的工地。此時世界羣島工程還沒有徹底完工,駁船和海上吊機仍然忙着往海里扔沙石,但整個人造羣島的雛形已經出現了。在當地官員的指點下,他看到了海中佇立的幾個以中國地名命名的島嶼:北京、上海、香港、臺灣……

  找一找北京、上海、香港、臺灣……

  原本只是打算來開開眼界的胡賓還沒聽完官員的介紹,就下了決心,一定要把上海島買下來。長期以來,中國商人在世界人民心目中都是隻會開中餐館,做小生意的不入流角色,他要在這裏展示一下中國商人的魄力和能量。

  三個月後,他管理的中州國際控股集團就和迪拜方面簽訂了合同,以28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的價格買下了“上海島”,並從中國領事館拿來了一面五星紅旗,插在島上。

  北京、上海、香港、臺灣你能分得出不?

  和所有溫州商人一樣,胡賓本是一個低調的房地產開發商。雖然他拿出的開發方案讓迪拜方面驚爲天人,他卻並不打算在工程完成之前讓人們知道這件事。但插紅旗的事還是在迪拜媒體上不脛而走,隨之世界媒體紛紛轉載,成了當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一件大事。

  此前幾年,由於迪拜對外匯實行零管制,而且允許投資者先期支付10%的定金就可以購得“樓花”,前來買地買房的投資人絡繹不絕。2006年到2008年,瘋狂圍海造陸的迪拜房子造得有多快賣的就有多快,房價上漲了6倍,世界羣島上的房地產均價更是達到了一萬美元。

  用胡賓的話來說“幾千萬人民幣一投進去,看得見的錢就有十幾個億。溫州人說‘花點小蚯蚓釣大魚’,這簡直是釣鯊魚呀。”

  但他沒有預料到次貸風暴來得這麼快。上海島上的地產項目還沒有動工,迪拜的房價就開始下跌了。尚未動手的胡賓和他的中州國際是幸運的,比他們下手更早購買了“愛爾蘭”島的愛爾蘭商人約翰·奧多蘭(John O'dolan)搶在次貸危機到來前開發了自己的島,結果血本無歸,公司陷入財務困境,自己也於2009年自殺了。

  整個世界羣島的項目也因爲資金困難而陷入了窘境,從2009年9月開始,幾乎所有的擴建和維護工作都已經暫停。英國報紙《每日郵報》更是直指世界羣島正在受到海侵影響沉入海中,原本可以當作海上高速路的航道已經部分淤塞,富人們再也無法享受嘟嘟快船的服務了。

  這篇報道被迪拜的開發商否認了,但考慮到承包清淤工作的公司因爲收不到費用而公開終結了服務,世界羣島的沉沒和淤塞可能也不是空穴來風。

  眼看着這個浪漫的人工項目就將成爲世界上最令人唏噓的爛尾工程。

  如今有消息稱,世界羣島正在緩慢復工。不過從成果來看還不太顯著,真正開發完善的島還是隻有“黎巴嫩”,而其業主則是在阿聯酋阿布扎比經商的一位黎巴嫩商人。他也是出於家國情懷買下了這個島,而在配套設施停運的情況下,他也根本沒有打算在這裏盈利。

  不要急,一切都會有噠

  隨着世界走出次貸危機的陰霾,世界羣島上的其他島嶼也有了一些復甦的跡象。一家來自德國漢堡的房地產開發商克萊因丁斯特集團(Kleindienst Group)接手了“德國”,“奧地利”、“聖彼得堡”、“瑞典”、“瑞士”與“荷蘭”六個島嶼,並已經開發出了豪華的皇宮型度假村和浮動別墅。

  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的得名於其董事長的姓氏,在德語中的字面意思是“小事一樁”。希望世界羣島的復甦真的在他們的引領下能成爲“小事一樁”。

  *本文內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