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5919.JPG

◎ 景點地址:南投縣集集鎮民生路75號

◎ 聯絡電話:049-2761084

◎ 門票收費:無

◎ 開放時間:06:00~22:00


集集這個鄉鎮的名字相信聽在耳裡看在眼裡並不陌生,部分原因來自該鎮為九二一大地震震央所在,其實早在強震發生之前,集集鎮便以「鐵道小鎮」 之名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拜訪,是中臺灣極具盛名的觀光城鎮之一。

是說從開始進行旅遊的文字記錄以來又再也沒有前來集集鎮,藉此次南投行舊地重遊...不,除了最具代表性的集集車站外,剩餘半天時間就從還沒留下影像記錄的幾個景點著手。

以下數篇依序記錄集集車站、軍史公園、明新書院,以及化及蠻貊的踩點。

DSC05923.JPG

集集車站是隸屬鐵道最長支線「集集線」的其中一站,也是南投縣內唯一仍在營運的鐵路。

車站的歷史最早可回溯至七十多年前的日治時期,日本人動工興建集集線乃為運輸「日月潭發電廠」的建造材料。說到發電廠,前陣子繼酋長發威,強颱杜鵑又再次吹斷全臺幾萬戶用電,身為這幾萬戶的一份子,深深對缺電造成的影響頗有感觸,於是後來去看了臺灣電力發展史(民視製播的《臺灣演義》),裡頭就有針對日月潭發電廠作一個詳細的歷史探討,集集線相關文獻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文字,更彷彿穿越時空回到當代般引人入勝。


DSC05920.JPG

站房構造為「木造平家切妻洋小屋」意指木構造、斜屋頂、歐式衍架的一層樓建築。

和整條路線的終點「車埕」擁有相同的背景及脈絡,於1991年被降為招呼站,車埕如此,勝興車站亦同,儼然是多數臺灣山線車站無法避免的宿命,所幸日積月累的觀光價值成為它們依舊保存迄今的救贖。


DSC05926.JPG

車站在九二一大地震嚴重毀損,一度又掀起存廢與否的議題,後來透過社會善心人士的捐款重獲新生。


DSC05924.JPG

老舊的蒸汽火車頭向來是老車站的象徵。


DSC05931.JPG

DSC05932.JPG

面對車站右側有一棟「鐵道文物展示館」,該棟建築原本是一間報廢的倉庫,經整修作為介紹集集相關文物的展館。


DSC05933.JPG

內部空間不大加上遊客眾多而難以拍照,勉強在集集線之臺灣縮圖這裡拍了一張作記錄。


DSC05949.JPG

逛完文物館出來恰好碰到列車進站,被譽為「觀光鐵道先驅」的集集線列車自二水駛出,終點站為車埕,整條支線一日周遊券的票價為新臺幣90元,優待票40元。


DSC05951.JPG

如果是觀光客較少的平日前來搭乘想必旅程十分愜意,但如果是假日...還是算了吧,此時此刻就只是一般的區間車。


DSC05952.JPG

除了車站前的繁華街道,鐵道沿線也有許多景觀餐廳營業,是集集車站獨有的特色之一。


DSC05953.JPG

DSC05957.JPG

以前一直以為這棟風車建築是車站的建築之一,後來才意識到原來它也是民間業者經營的主題餐廳之一。


DSC05955.JPG

縱使大部分餐廳入口與鐵道銜接處都會提醒民眾穿越前要注意火車,但毫無防備的措施總不免讓人捏把冷汗。


DSC05956.JPG

入口插著時刻表提醒遊客注意火車來往的時間。


DSC05942.JPG

百年前的山民,將墾植收穫集中此地販售以養家活口,故稱此地為「集集」,在鐵道尚未舖設前,當地交通工具多使用輕便拉車或挑夫運送,如今則有三輪車肩負集集觀光的運輸重任。

「雧」為古字,意指三隻鳥聚集於木,後來逐漸簡化為「集」,無論旅人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來到集集,相信都會被這小鎮盈滿的濃鬱古香渲染上懷舊的氛圍,進而不自覺放慢腳步,一邊感受鐵道文化的魅力,一邊品嚐歷史的浪漫,世界越快心則慢。


集集車站的位置在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