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很棒,真的。至少我还不想离开。

但搬回家让我在生活上变得很不勇敢,事事都怕影响到家人。我不敢把印好的「妨碍回转」的告示贴到我们家旁边的铁皮屋上,明明语气很柔和,字体还特别setto过。

不是铁皮屋本人妨碍,是前面有一段斑马线。路段窄小,车潮汹涌,却有车主贪方便直接停放,分明对面就是满坑满谷的商场停车位啊。不敢贴,因为我不确定铁皮屋是谁的,贴了会被怎样处理,最后牵扯到家人。

我的行事风格跟家人真的很不同吧,我相信据理力争、性喜客诉,是刁民和奥客。我认为应该有一套白纸黑字、明确的规范,总有门路问责,开申诉。有人错了,有人就要道歉。我信奉这种俐落的逻辑。

但爸爸和阿姨的哲学都是生意人的以和为贵。我喜欢的叔叔一家人,隔壁铁皮屋从无到有盖了三层楼高,要租出去作厂房,是违建,但特地送了礼盒来,希望他们不要检举⋯⋯

在家也因为要开车,技术不好,很心虚,常觉得可能不经意触犯法规或不懂潜规则,在路上怕被打,做任何处理的成本(叫警察)都很高,感到一具肉身在丛林法则下的无力,让我非常胆怯。

在台北我不用开车,要吵架就跟路人吵,只要不是开车我就不怕(最近每次去台北都跟路人吵架),也比较不担心会一个拳头挥过来,警察比较密集,公部门比较令人有感。

最后想到中坜客运,估狗地图或脸书的评价都非常低分。每次搭的经验也很差,硬体破旧,司机没卫生,对老人大小声。我真的好想念台北公车的品质,通勤应该是让我最舍不得台北的时刻。

我发觉在网路上留言评价的我,就跟其他中坜人没有区别,没有任何行动,就形同甘愿当二等公民,忍受这种公交系统。

所以我把几件想改善的事都写下来,但老实说接下来该怎么做一点头绪都没有,还说社会系是社运本业,结果什么皮毛都没学到也是有点惭愧。住在家乡,反而有种憋屈。

反对uber的人,不要在那边享受捷运和公车,然后剥夺我们这些开车忍受烂路烂用路人、搭车忍受烂司机烂公司的乡下人好吗。

回家很棒。只是我还不确定这种感觉,仙女终于走进人间烟火,值得庆幸还是需要悲伤。哪一种价值观比较可取?妥协容忍宽和,还是激愤逆鳞原则?没有比较好的,只是知道有比较不适合我的。

等到哪一天我也视而不见这些事,就理所当然,变成老人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