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所有文中提到文章鏈接均可在文末找到

最近幾年阿聯酋與中國關係飛速發展,據說到2020年漢語將被列入中小學校必修課程(相關文章:價值三萬的乾貨:手把手免費教你申請阿聯酋教育部漢語教師招聘);

阿聯酋大力發展旅遊項目,連皇宮也對外開放了(參考文章:阿布扎比總統府對外開放!3分鐘帶你遊覽Qasr Al Watan(含詳細攻略));

此外,阿聯酋政府正式開放五年、十年簽證的申請,不斷頒布對於外國企業及投資的利好消息。

......

可以說,如今的阿聯酋,正以最熱情的姿態,積極歡迎來自於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國的小夥伴來阿工作、生活。

可是世界不太平,如果背井離鄉、遠離家人朋友去海外發展,最關心的首要問題肯定是安全與否。最近連大家心目中公認的「最安全國家」紐西蘭也出事了,又趕上漢語教師的招生高潮,於是後臺收到最多的問題便是類似於下面這種:

今天就安全性這一個問題詳細說說。當然,所有看法都是主觀的,也可能是片面的,肯定有我沒有看到的地方,但都是出自於我在阿布扎比生活了將近五年的感受。(本編只在阿布扎比和迪拜待過,所見所聞以阿布扎比、迪拜為主。但因兩者均為阿聯酋的「代表性國家」,阿聯酋的其他國家面積較小,個人覺得可以以這兩國為參考。)

1

社會治安和犯罪率

先來說結論??

相對於其他工業化水平高的國家,阿聯酋的犯罪率水平較低

其實這句話可以理解為——阿聯酋的犯罪率在世界範圍內,都算低的。

首先因為它富裕,但個人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阿聯酋政府為時局穩定作出的努力。

雖然地理位置處於混亂多戰的中東,聽起來挺沒有安全感。但也許正是因為有著這個原因,阿政府對於犯罪行為的打擊和社會治安的維護如履薄冰、異常慎重,甚至有時敏感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後面會說)

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軍力在安全維護上面,但凡遇到稍微大型一點的活動,除了要進行層層關卡、堪比飛行前安檢的入場程序(一般禁液體、禁食物,有時禁相機),現場一般都有荷槍實彈的武裝人員、便衣、及救護車常伴左右。

說到這裡想起前不久的一件小事。

阿布扎比舉行亞洲杯的時候,本編帶著不滿兩歲的小孩去看球。兒子調皮,在階梯上摔了一跤,當時臉頰上就磕出了一條口子,流了點血,但不算嚴重,就打算退場帶他去附近醫院簡單消毒。

本來我們的座位很偏,動靜又不大,沒想到會受到注意。結果剛抱著小孩下了看臺,一個警官就跟了過來,熱情但又不容拒絕地、要給小孩實施現場醫療措施。說話間就把我們一行人引領到了某個看臺和看臺之間的區域。遠遠看見隔著一扇鐵門,一輛救護車停在裡面整裝待命。鐵門後一堆人把守著,警官解釋一通,出示證件。鐵門開了一條縫把我們放了進去,又在身後重重關上。

因為救護車內空間有限,在我老公陪兒子在車內接收檢查的時間裡,我跟女兒及同事站在外面等。所處位置離球場直線距路10米不到,可以看到球場外圍一圈都徘徊著便衣安保人員。時不時還有穿西裝帶耳機的人向我們走來,客氣又不失警惕地問幾句話。過了一會兒鐵門又開,跑步進來一小縱隊,自動分發、在球場和觀眾席之間站定位置補缺。

這時天上傳來陣陣轟鳴聲,抬頭一看是直升機在低空巡邏。

這只是一個小例子,雖然是規模盛大的亞洲杯,但阿聯酋政府對於活動時的安保力度可見一斑。即使是僅在某個公共海灘舉行的小型活動,警力出動得也不算少。便衣和救護車簡直是標配了。遇上節日,直升機還會列隊巡邏,偶爾還在空中表演一番。

然而也有對於言論上的強加控制。積極的方面有:不能在社交網路、微信、WhatsApp等聊天軟體上罵人、不能做侮辱性手勢、吵架氣昏頭了也不行;絕對不要跟女性、特別是本地女性起衝突;其他的有:遇到交通事故不能拍照、政府大樓不能拍、敏感建築不能拍;不能說任何政府的不好的話,更不能散佈。(參考文章:在阿聯酋發「朋友圈」,不注意這些可能會進監獄...)

人民是什麼反應呢?——由於懲罰非常重,大部分又都是外國人(阿聯酋本地人比例只有30%),同時有信仰的約束,可以說是風氣非常好了,基本可以做到路不拾遺。(參考文章:閑聊 | 我在阿聯酋的幾次失而復得的經歷)

2

醫療投入

剛到迪拜的時候,偶爾路遇警車我都會好奇地拿出手機拍照或錄視頻,因為要麼是配置異常豪華(曾遇到過布加迪威龍警車,只能拍到尾巴,根本追不上);要麼是對於初來乍到的我來說,場景難以想像:一輛飛速前行的999(警方emergency救護車)呼嘯而過穿過繁忙的街區,即使在排滿車輛的紅燈十字路口,也能做到毫不停留、旁若無人繼續前行,如何操作?當然是排隊的車輛集體「扭屁股」,你往左、我往右,硬生生給警車讓出一條道來。

前文也提到,但凡是有點規模的活動場合,救護車是標配;在公司、學校等公共場合,醫療包是標配;一些公立私立醫院會定期搞點義務體檢;另外,政府強制所有居民辦理健康卡,可以在政府旗下的公立醫院免費看病,有條件的公司會給員工購買商業保險,好一點的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看病包括掛號的費用(無論公私醫院)。

順便說,但如果你黑在阿聯酋(不辦理合法停留簽證),看病的費用非常貴。拿私立醫院來說,掛號一次的費用在400迪拉姆(合800人民幣左右),更別提具體的救治了。

另外,只要在這裡出生的孩子,可以在公立醫院享受持續性的免費疫苗(鏈接:省錢|無護照簽證保險,新生兒如何在阿打免費疫苗)

最後也舉一個發生在身邊的小例子:某天同事在家裡急性腹痛,到了無法自行去醫院的程度,無奈之下打了999(緊急報警、救護電話),救護車在幾分鐘之內快速到達,幾個訓練有素的彪形大漢拿上擔架,迅速將同事抬起,拉往指定的公立醫院,繼而進行問診、用藥、輸液這些緊急的醫療措施。令人驚訝的是,整個過程,包括救護車運輸都是免費的。當然,同事本身是有醫保卡的。

你要問醫療水平怎麼樣?以本編自己在阿布扎比某私立醫院懷孕和生產的經歷來說(參考文章:親身經歷|阿布扎比Burjeel Hospital生娃記(上)親身經歷|阿布扎比Burjeel Hospital生娃記(下)),即使主治醫師非歐美(伊拉克籍),給我的感覺也很專業負責。退一萬步來說,至少硬體都是最高級的。

但個人認為,論臨牀經驗,還是國內的醫生更勝一籌,至少人口樣本龐大。所以各有利弊,但凡遇到生孩子、或需要系統治療這樣的大事,大家還是酌情決定,有條件的可以選擇國內大醫院,語言方面更能溝通得清楚,醫護方面也更符合中國人習慣。

3

宗教民俗

對阿聯酋不瞭解的朋友經常會認為,如果是從國外來到這裡,女士出門也要入鄉隨俗,蒙面而行。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不強制信仰,當然也不會要求服裝。只有本地的穆斯林婦女才會黑袍加身,迪拜和阿布扎比的本地女性也多數不蒙面。至於外國人,該怎麼穿就怎麼穿,海灘上隨處可見穿比基尼,還裸著背曬太陽的歐美大妞。

雖說平時不講究,但如果是出入政府部門、皇宮、清真寺這些正式或帶有濃重宗教氣息的地方,至少要尊重別人的習俗,著裝符合規定。(通常規定:男士不著短褲、女士不著膝蓋以上裙子、不露胳膊),像阿布扎比大清真寺,現在官方都為參觀女士提供免費長袍,所以並不用擔心出遊的服裝問題。

另外,對於我們亞洲人來說,聽到是穆斯林國家,有些喫貨第一個問題就是:有豬肉嗎?放心,無論是豬肉問題還是飲酒問題,在這裡都能得到妥善的解決。

在一些超市有特定的「非穆斯林區(non-muslim)」,是合法買賣豬肉的地方。大部分為冰凍,也有冷鮮(比較貴);酒吧或持有賣酒執照的餐廳,可以合法提供酒精飲品。千萬別小看穆斯林國家的酒精消費量,酒窖也不少,品種豐富、庫存充足。顧客理論上需要持有飲酒執照,但實際上極少要求你出示。酒窖都比較低調,常開在外國人相對集中的區域。

要說跟國內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還是建議大家讀之前發過的文章,非常詳細了。(參考文章:阿聯酋「婦女節」:身為中國女性,在阿聯酋的體會)

當然不全是好的一面。在以男性佔據社會主導地位,並可以合法娶四個妻子的中東國家,女性天然就屬於弱勢羣體,被視為男性的「財產」。即使現在的本地女性多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這種歷史悠久的觀念也得不到質的改變。讓你倍感舒適的「照顧」,其實也是歧視的一部分。

我有女性朋友稱,單身女性在政府辦事效率非常緩慢,尤其是為親屬辦理簽證時作為他人的sponsor(資助者),要提供很多證明文件。因為在這裡,女性擔保他人而不是被他人擔保,算是一種非正常情況,特別不能得到理解。而對男性而言,手續可就簡單多了。

我個人的經歷來說,因為目前還未遇到很多要與政府打交道的場合,對這點感受不深。目前我膚淺的想法就是——與其在沒有性別所謂的地鐵裏男女混合廝殺,還是寧肯享受寬敞一點的女性車廂吧。

此外需要注意一點:可能是平時男女授受不親的文化氛圍,導致了小部分人集體壓抑。再加上的確有一小撮從事不良職業的亞洲女性的活躍,女性盡量避免獨自在偏僻街區穿行、或是夜晚孤身一人在外的場合。因為有可能會受到扎堆休息的勞工的眼神注目禮,或者是尾隨在你身後暗搓搓問「how much」的印巴人,這絕對是讓人不快的經歷了。

4

食品安全

再來說說食品安全,還是那句話——法律嚴厲貫徹,壞人就不敢作死。

阿聯酋本身沒有工業,全靠進口。從各國進口的食品要通過層層檢驗、被強制在外包裝打上阿拉伯文標識,才能順利到達貨架。假貨?基本不存在的。因為代價太大,動輒幾千上萬迪拉姆的罰款,弄不好還會坐牢或至少被驅逐出境。

這裡的商品種類非常之豐富,選擇很多、不受國界限制,各個國家的暢銷品基本都能夠找得到。本地也有一些特色產品,例如藏紅花、香精、椰棗、巧克力、駱駝奶及各種奶製品等等。如果來旅遊,就帶一些回去吧。

此外,這裡的牛羊肉種類特別多,產地為各個國家的,並且分部位售賣,價格從貴到賤,可以按需選擇。無論窮過還是富過,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式吧。

也有缺點,就是中國人常喫的蔬菜品種較少,譬如小青菜等。不過這一點有中國超市替我們解決(阿布扎比市內有兩三家中超;開在迪拜龍城的溫州超市,可以實現網路下單配送;還有幾家中國果蔬網商、農場主),現在一些大型印度超市如lulu、amaya等,也有豐富的蔬菜選擇了。

5

交通安全

迪拜和阿布扎比的道路寬且直,車速飛快。每年都有若干人因為超速被罰上千至上萬迪拉姆,車禍發生率不小。但所幸的是,大部分人比較遵守交通規則。一部分是因為素質,另一部分還是因為罰款重(闖一次紅燈2000迪拉姆、不走人行橫道罰200-400不等、超速600左右)。(參考文章:土豪款車道不算什麼,談談在阿聯酋開車的種種(小白視角))

......

其他的,應該沒什麼補充了。時間倉促,可能還不是很全面。還因為個人經歷有限,難免偏頗。歡迎在留言區踴躍討論。或者有其他問題沒說到的,也請在留言區告訴我。本編喜歡送人上車。

最後,點個好看唄!這麼詳細的文章,不轉發朋友圈也不好意思吧!

你可能還想了解的——歷史相關文章集合:

「教漢語」

我在阿聯酋教土豪說中文的那些事兒

價值三萬的乾貨:手把手免費教你申請阿聯酋教育部漢語教師招聘

「女性」

阿聯酋「婦女節」:身為中國女性,在阿聯酋的體會

阿聯酋婦女婚後遇「小三」怎麼辦?土豪國婚姻漫談

「被性侵是我的錯?」在中東真的是。

「開車」

土豪款車道不算什麼,談談在阿聯酋開車的種種(小白視角)

親身經歷|我在阿布扎比開車(三次小事故實錄)

「社會」

在阿聯酋發「朋友圈」,不注意這些可能會進監獄...

閑聊 | 我在阿聯酋的幾次失而復得的經歷

別人都以為我夏天從迪拜回國是為了避暑,其實國內才熱熱熱

由國內保姆案引發的閑聊, 我在阿聯酋請菲傭的經歷...

「生娃」

省錢|無護照簽證保險,新生兒如何在阿打免費疫苗

親身經歷|阿布扎比Burjeel Hospital生娃記(上)

親身經歷|阿布扎比Burjeel Hospital生娃記(下)

「旅遊」

對外開放!3分鐘帶你遊覽Qasr Al Watan(含詳細攻略)

只去一次指南|阿布扎比盧浮宮(Louvre Abu Dhabi)

「二手」

【技能get】如何在中東愉快地網購—乾貨+親身實踐總結靠譜網站

親身經歷|阿布扎比二手市場練攤實錄

技能get√:手把手演示如何在阿聯酋出售二手衣物

「租房」

Q&A | 阿布扎比租房九問(必知)

阿布扎比/阿聯酋租房的迷思與解答-進階版

「生活」

技能get√:阿聯酋好用app(親測大全超詳細版)

首都優雅(Bigger)生活指南

還要看更多?關注我吧!

微信公眾號:阿布扎比人 (ID:abudhabiren)

個人微信:villiajiang

新浪微博:Villie本V

知乎ID:阿布扎比人Villie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