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薩里德斯:收入分配失衡中國可複製西方模式2011年01月12日15:22 來源:《財經》 作者:朱鈺 歡迎發表評論0字型大小:

  當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時,將出現流動性障礙,靈活的福利政策,如福利隨勞動人口轉移則能有效緩解就業壓力

  【《財經》記者 朱鈺】當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時,將出現流動性障礙。其中包括住房成本昂貴、醫療保障缺失等問題,而靈活的福利政策,如福利隨勞動人口轉移則能有效緩解就業壓力。——針對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剩餘勞動力問題,2010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今天下午如此建議。

推薦閱讀

現實版汗血寶馬亮相 身價800萬堪比豪車(高清圖) 三部委發文刺激消費

  • 浙江工商局長否認出現倒閉潮
  • 鄂爾多斯2200億民間借貸難禁
  • 美官方曝波音787存四大安全隱患
  • 組圖:讓貪官下馬情婦們大起底
  • 《股神爭霸》七重好禮送不停
  • 何志成:周小川把藏匯於民理解錯
  •   他認為,要解決勞動力市場不平等問題 ,就要解決流動性障礙。在勞動力向某一城市工業或服務業轉移時,當地政府可以通過建設經濟保障房、廉租房或發放住房補貼來緩解務工人員的住房壓力,而勞動力來源地政府也可以將福利進行轉讓。

      他介紹說,以前英國的房補等福利也不能隨著勞動力地域遷移而改變,但該限制取消後,英國的失業率出現下降。

      他建議中國加強對大城市以外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吸引勞動力從人口蜂擁的大城市轉移出去。此外他表示,之前的經濟發展是正趕上工業化浪潮,而現在對服務行業的要求逐漸提高。勞動力與工作機會能否達到最優分配,需要市場機制的自身協調作用,也要求政府提供相應的教育培訓機會。

      而談到中國收入分配問題,皮薩里德斯向《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在收入分配失衡方面的一些特殊問題在西方國家並不常見。無論是哪國政府,都應該注意國民收入差距的實際情況,如果在收入分配上受制於壟斷或其他方面的因素,而產生不平衡現象,會不利於經濟發展。他建議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可考慮「複製」西方的市場經濟模式。

    (責任編輯:肖羿)

      更多信息請到《財經》雜誌網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查看評論(0)

    收藏 

    糾錯 

    訂閱 

    RSS 

    分享  

    列印

    財經名博

  • 相關新聞

  • 10/21 06:26收入分配失衡致特殊利益集團形成 改革該動真格(圖)
  • 10/19 04:33鄭功成:扭轉收入分配失衡需要十年
  • 10/18 12:08「三大差距」致收入分配失衡 不能單靠「漲工資」
  • 06/10 09:56評論:政府應尊重市場完善制度 糾正收入分配失衡
  • 06/10 03:33尊重市場完善制度 糾正收入分配失衡
  • 05/21 08:34收入分配失衡帶來經濟社會風險 權力資本在擴大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