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中《流浪地球》依舊在線,生活中也不乏“北京第三區交通委”的提醒,逛某寶時推送的也全是“蚯蚓幹”,讓人懷疑MOSS是不是已經上線了?

想想那嚼“蚯蚓幹”的流浪生活......

你可能需要先挖個地下城!

本期我們從軍圈選了份操作指南給各位

一項戰爭史上頗爲浩大的“防禦工程”

固若金湯百無一用馬奇諾

說起人類深入地下的歷史,其實也是蠻久的,早在“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了類似的概念。至今也發掘了不少遺蹟,比如說土耳其的德林庫尤地下城。算上後來的各種地下防禦工程,可以說絕大部分“地下城”都是爲軍事而生的。“馬奇諾防線”在規模上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大概也是最出名的那一個。

馬奇諾防線上某表情不明的炮塔

爲啥要修“馬奇諾”?

1918年,法國人終於實現了父輩“打敗德國”的夙願,一雪“普法戰爭”之恥,變身“歐陸第一軍事強國”。但輝煌的表象之下,法國人內心實則慌得一批。本想在巴黎和會上直接肢解了德國,不料卻被英美攔了下來。面對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德國人,終於決定開始屬於自己的“地下城與勇士”之旅。

看上去一派祥和、親切交流

實際上,他們的關係是這樣的

20世紀20年代,法軍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東部和東北部。不僅僅是這邊靠近德國,更因爲這裏集中了法國相當比例的人口和工業。有多少呢?我們舉個例子

敦刻爾克-斯特拉斯堡-巴黎三角區:出產法國75%的煤95%的鐵

巴黎-裏爾-魯昂三角區:生產90%的布匹80%的毛製品絕大部分化工產品

論北部的重要性

所以,防線不僅要修,而且要長!長到橫貫整個法德邊境,甚至連南邊意大利的那份也要算上。

英雄所見不同

說到防禦戰略,法國人也不是一開始就準備“家裏蹲”的。20世紀20年代,法國人始終在思考如何有效的防禦敵軍的進攻,並將主要精力集中於近鄰德國人身上。馬恩河、索姆河戰役的英雄霞飛福煦都堅持進攻戰術。特別是福煦,他一向認爲“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

一戰時協約國的軍事將領們,當中就包括法軍三巨頭:貝當、霞飛和福煦,可惜的是英雄所見不同

不過,凡爾登戰役的英雄貝當卻持反對態度。他的建議是:應該修築一條自法德邊境一直延伸到法意邊境的連續性防線。至於北方交給盟友比利時防守,中間的阿登地區則不用擔心,因爲德軍斷不會從那爬出來。事實證明這個老頭子“糟”得很,親手葬送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德軍:哪裏不會打哪裏!

國防部長的防線

除了貝當,防線最主要的支持者就是國務活動家、政界聲望頗高、擔任過國防部長的安德烈·馬奇諾。1928年,法國軍方在三個地段動工試驗防禦效果,並取得了不錯的結果。1930年馬奇諾再任國防部長,任內“防線”全線動工。日後爲紀念他的努力,人們爲防線取名“馬奇諾防線”

法國國防部長安德烈·馬奇諾,其本人在防線初成的1935年就離世,所以並未目睹二戰的失敗

毋庸置疑的是,“防線”綿延數百公里、工程量浩大。全線共修建了142個大小要塞、352個暗炮塔、78個軍營、17個觀測所,工事掩體總數超過5000個

取一段經典的防線配置舉個栗子

防線最前端的是邊防哨所,用來防止敵方滲透以及極早發現敵人進攻。

其後是一排“前哨、支援防線”,主要由反坦克掩體組成,用來遲滯敵人的進攻。

再之後就是“主防線”,防線上分佈着各類的“大要塞”、“小要塞”、“暗炮塔”和“觀察哨”。

還有配套的兵營防洪區和用於支援的列車炮

要塞、炮塔及哨所之間,都有電話網絡、供電線路和鐵路網絡等加以連接。

規模龐大的地下城

俗話說,如果你眼中的炮塔是這樣的

那麼真實的炮塔就一定是這樣的

這一點上“馬奇諾防線”也不例外,在地表大大小小的堡壘和暗炮塔之下,有着完善而又龐大的配套系統。如指揮中心、彈藥庫、電訊中心、營房、廚房、醫院、水箱、發電站等...並通過地下通道連接在一起,規模龐大令人瞠目結舌,儲備的物資足夠守軍堅持1個月

各種複雜的地下結構

整條防線的修建大致可分爲兩個階段,其中1930年計劃的初期工程,在1935年時就已初步竣工。而1934年在此基礎上延伸出的“新防線”,直到1940年德國入侵也未完全結束。而且50億法郎的天價也讓法國背上了不小的財政負擔,事後證明這簡直就是史上最賠本的買賣。

防線地下的鐵路系統

不合格的戰略忽悠

“馬奇諾防線”這麼大的動作想不讓人知道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法國人也是抓小放大:儘可能的對具體工作量和建造計劃進行保密;同時展開戰略忽悠,讓德國相信“馬奇諾防線”堅不可摧,不敢輕舉妄動。也許是法國“戰略忽悠”本領欠些火候,在德國人相信這些“故事”之前,自己卻先被忽悠到了

怎麼說呢,法國人在防線裏邊搞這個?

不明真相的“媒體”傳來各種震驚消息:“馬奇諾防線從英吉利海峽一直延伸到瑞士邊境”... ... “馬奇諾防線擁有3000萬個堡壘”... ... “馬奇諾防線共有7層、深達百米”... ... 腦洞比科幻片還科幻片。

由於法國政府對防線的細節嚴格保密,所以媒體在描述時基本靠猜,而且尺度都不小,某種程度上講算是當年的“震驚黨”

在各種“震驚”報道和宣傳下,“馬奇諾防線”被成功的塑造爲“固若金湯”的形象。終使廣大法國民衆相信,“馬奇諾防線”堅不可摧、德國人打不過來。甚至連部分法國軍方人員也沉溺與這樣的神話中。終於,在德國的尖刀從“阿登森林”插向“馬奇諾防線”身後時,法國人被徹底震驚了!貝當連同他的“思想”一起,葬送了法國軍隊和第三共和國。

當法軍在等待德國時,德國人卻在背後守望着他們

不得不說,法國人的防線施工水準很高,設計也很精良。之後連德國人也不忘參觀學習一下。但是選址等問題上大家就不要學了,免的“選擇不謹慎,早晚兩行淚”。

最後放一張圖,猜猜這位反攻途中路過“馬奇諾防線”的美軍士兵在想什麼?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