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K-POP」在谷歌的搜索量(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常言有说,音乐无国界。音乐作为一种共通的语言,承载著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和情感。有时候,旋律好听,节奏上瘾,无需顾及歌词内涵,一首歌就会在你的耳边循环一遍又一遍。如果说要找出能够验证这个惯性的鲜活例子,相信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韩国流行音乐(K-POP)。自1992年起「徐太志和孩子们」(???? ???)秉持从欧美传入的嘻哈文化,不花20年,K-POP便探索出行业发展的标准公式,不断在全球版图中扩大影响范围,成功将韩国文化成功输出到世界各国,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国际流量的成功范例。

1964年6月5日,披头士乐队抵达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尔机场时被围观人群和媒体包围的景象(来源:Wikimedia Commons)

2011年,韩国音乐以旋风级态势首次踏上欧洲大陆,1963年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在美国大陆刮起「英伦入侵」(British Invasion)风潮的一幕再次出现。当时的年轻人仰慕从大洋彼岸纷至沓来的四位锅盖头小伙子,如同在泥沙俱下的网路文化裹挟下疯狂追星的一众迷弟迷妹们,都被外来文化深刻地影响。有时候,这种高效且迅速的文化传播手段,甚至会让陷入传承发展瓶颈的本土文化难以望其项背。

1995年11月24日,徐太志和孩子们在MBC电视台《Top Music》表演经典曲目《Come Back Home》

1992年,「徐太志和孩子们」首次在MBC电视台上以嘻哈和街舞形式表演节目。彼时的人们,在政府的严格管控下,国内仅有的三家的电视台每天播出的综艺节目只表演两种歌曲,一种是政府鼓励的爱国「健康歌」(注),如《啊!韩国》;另一种是打「安全牌」的保守爱情民谣,如《你遥远的无法接近》。徐太志团队的表演,无疑给当时的电视观众带来全新的观感。凭著一股东渐西风,「徐太志和孩子们」开始用嘻哈文化颠覆著国内死气沉沉的娱乐行业。这个韩国媒体口中的「街头顽童」,成为了流行文化的风向标。当时韩国在街头巷尾的地上来回摩擦练著街舞的人们比比皆是,年轻人们开始模仿徐太志团队表演的衣著打扮,全身的滑雪装束,以此为影响。正由于这种强大的号召力,徐太志团队在创作上更加的大胆,开始尝试突破社会能够接受的底线。在1995年一首关于离家少年的曲目《回家》(「Come Back Home」)中,他们开始在歌词中有意识表达对社会环境的感受,抒发愤懑情绪:「我对这个社会的愤怒/越来越甚/最终/愤怒变成恶心/真相从舌尖消失」。尽管这首歌成功在大众文化中流行,但他们依旧无法摆脱限制,相当部分的作品还是因各种理由被禁了。不过,徐太志团队在韩国依旧保持著影响力,直到他们在巅峰时期宣布隐退。这一年是1996年,也是韩流文化正式腾飞的第一年。在这以后,韩国音乐文化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转变。

时至今日,这三家娱乐公司依旧稳坐韩国娱乐行业的龙头地位

1996年,李秀满创办SM公司。公司打造的首支团队「H.O.T.」在韩国市场大获成功。该团队重新利用徐太志当年标志性的滑雪服装扮,加上精心编排舞台,再度刮起流行旋风。有人说,当时至少有200首歌想要复制这个团队的成功,但都失败了。就在李秀满对自己的成绩大喜过望之时,1997年的金融危机给包括韩国在内的众多亚洲国家带来经济上的重创。这时,韩国政府终于意识到文化产业对出口经济到底有多么重要。最终,政府在1997年2月8日通过了促进艺术发展的《文化产业推广框架法》,确定用财政预算至少1%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当时试水的三家文化公司,就是日后大家耳熟能详的韩国娱乐三巨头SM、JYP和YG。其中,YG的创办人正式「徐太志和孩子们」的梁弦锡。这三家公司在多年的探索中打造的韩流标准,一直被行业沿用至今。

摩城唱片以近乎严苛的造星模式,为当时的美国乐坛输送了一批优质偶像(海报作者:Wishum Gregory)

人们口中的韩国「爱豆」,从入行到出道,均遵循著一套程序。娱乐公司通过试镜或星探发掘具备偶像潜质的人才,然而对他们进行细致的声乐、舞蹈和表演训练,最终将他们打造成精雕细琢的全方位团体。这个过程通常耗费数年,然而并非由韩国人发明。实际上,摩城唱片(The Motown)就曾利用这套体系打造出热门的演唱组合,包括至上女声(The Supremes)、诱惑(The Temptations)和杰克逊五人组(The Jackson Five)。

2011年,权志龙(G-DRAGON)被揭发吸食大麻,自此毒品成为行业艺人的一大禁忌

和摩城唱片的模式类似,韩国组合一般至少有五名成员,成员间各司其职,负责不同的工作,有写歌的,唱歌的,说唱的,跳舞的。凭借这种特点分明的分工,团队成员们保持著默契。尽管有著不同的特点,有一点是爱豆们必须遵守,那就是要远离一切恶习陋习,始终以正面形象示人。此外,爱豆们还不能随便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恋情,因为在大家看来,偶像是属于大家的,是为粉丝而生的。

BTS(防弹少年团)是「BangTan Sonyeon Dan」的首字母缩写,也有超越现状(Beyond the Sence)的意思

韩国组合的受众群体一般不仅在国内,还放在海外市场,从团队的名字中,我们就可以初见端倪。起名字时一般会用英文字母缩写,比如EXO、BTS、2PM、TVXQ、2NE1、VIXX,这样的好处是海外市场来针对这些团体进行本地化时,在翻译上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像「徐太志」这样拗口且晦涩的韩文名,一般不在考虑的范围内,已经不见踪影。

组合的另一个特点是一个团体又分为若干个子团体,负责表演歌曲的不同语言版本。比如EXO就分为负责用中文(Mandarin)唱歌的EXO-M和用韩文唱歌的EXO-K。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考虑到要面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观众,组合会推出各种版本,一首歌曲存在韩语、日语、英语、汉语等多个版本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和迪士尼在制作动画电影时,针对不同国家会对部分画面进行改变,实现本地化。歌曲歌词同样凸显出国际文化互相影响的特点,尽管大部分歌曲以韩语为主,但是会有一丁点英文在歌词中出现,使得歌曲朗朗上口。

除此之外,韩国MV的制作也十分讲究,已经成为韩国音乐不可或缺的成分。MV一般不会用戏剧化剧情的真实情感打动人心,反而用精心布置的鲜艳布景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平时在看MV时,你可能会看到各种大胆的色调,与歌曲节奏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舞步,还有超越观众现象的奇特道具和服装。其中,团体舞蹈是一支MV的灵魂所在,也是韩流的重要部分。在防弹少年团(BTS)的《血汗泪》中,布景被特别布置成欧洲古典艺术博物馆的样式,期间穿插著不构成结构关系的零碎片段。泫雅《Lip & Hip》的MV也体现了这个特点,读者可参考某乎上这个视频的分析:

如何评价泫雅新曲 lip&hip??

www.zhihu.com
图标

韩国乐坛在利用国内丰富的资源发壮大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吸收改造著外来文化。Red Velevt在2017年的歌曲《Red Flavor》由瑞典音乐制作人凯撒和路易(Caesar & Loui)作曲,原本是致敬瑞典流行乐团天后ABBA的歌曲。原题《无人共舞》(Dancing with Nobody),歌曲讲述了一名少女分手后的失落情绪。然而,这首歌到了韩国人的手上,就成了青春女团的夏日热曲。此外,韩国音乐善于大胆混搭当下热门的各种曲风,上一秒种可能是欢快动感,下一秒钟就会变成令人心悸的强力重拍。少女时代有一首歌叫《I Got a Boy》,这首歌的九个片段中混搭了多种风格迥乎不同的曲风,明明开头还是欢快的嘻哈和流行摇滚,到了副歌部分,就成了强力的电子音乐,几乎当时所有热门的音乐流派都在这首歌曲中呈现。在其他韩文歌,比如Bigbang的《Bae Bae》、NCT 127的《Cherry Bomb》、TWICE的《One More Time》中,你都可以找到这种类似的编排结构。

2012年12月6日,湖北某高校课间操时段有学生跳起了骑马舞

2011年是韩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韩国三大巨头首次冲出亚洲大陆,在欧洲的土地上演出,韩国文化首次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追捧。一年后,神曲《江南Style》横空出世,成为首个观看人数超十亿的YouTube视频,韩国音乐登上了新高度。近年来,韩国音乐在国际市场的成绩依旧突出:2017年防弹少年团获得公告牌音乐奖最佳社交艺人(Billboard Music Awards Top Social Award);2018年防弹少年团《Love Yourself 转 Tear》成为首张登陆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Billboard 200)的韩国专辑,同年BLACKPINK歌曲《Ddu-Du Ddu-Du》成为首支登陆英国官方单曲榜(UK Single Charts)的韩文歌,K-POP正逐渐获得国际主流音乐榜单和颁奖典礼的认定。

火箭少女101(上)和NINE PERCENT(下)的横空出世,掀起了全民造星的风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时至今日,包括国内乐坛在内的华语乐坛深受快餐文化的严重影响。网路对流行文化推广的推动性作用,使得行业从业者们愈发重视作品的市场效应,一切以流量为王。于是在去年,也就是「限韩令」效应消退的第一年,国内娱乐市场开始出现了从韩国输入的综艺节目模式。当中,我们可以大致划分出两种迥然不同的节目类型:一种是以将目前人气不高的艺人重新打包成新团体出道的节目,如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和腾讯视频的《创造101》;另一类是以舞台形式展现当期在各大流行榜单占据突出的位置的热歌商业音乐打榜节目,如爱奇艺的《中国音乐公告牌》。节目种类花样繁多,为观众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观众们透过这些综艺平台,尝到了让自己喜欢的爱豆「C位」出道的快感。相比于已经形式一套成熟的流水线作业标准的韩国乐坛,国内乐坛若想实现韩国乐坛相同的影响力,真正探索出符合国情的行业发展道路,还要走很长一段道路。然而,过度激进的购买甚至抄袭韩国IP,盲目追求达成原版相同的影响力,并不是能够稳定文化发展根基长远之计,反而会使得本土原创节目模式发展渐渐失去了动力。因此,在奋力追赶的行业,整个行业都应该一起冷静心深入分析韩国流行音乐的成功经验,对照目前出现的问题,探索出与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相匹配的行业模式,这是当前从业者的头号任务。


注:「健康歌」的历史可追溯到二战时期,韩国临时政府利用爱国歌曲动员民众反抗日本侵略。文中提到的健康歌是自1957年起,政府命令音乐人创作的爱国主义歌曲,当时的音乐人纷纷用流行乐创作歌曲。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Vox Media纪录片《流行新鲜事》(Explained)和Hyunjoon Shin & Seung-Ah Lee专著《Made in Korea: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