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大城市,買不起房,孩子上不了學,美好的生活能看到但摸不着。單身回到老家,找不到工作,融入不了人際關係,更無處安放奮進的心。這是如今很多出門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所遇到的最現實的問題。最近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年輕人就發出這樣的感慨,講述了自己的職場生涯與心得,我們一起來看下。

18屆有感而發,目前的一線城市已經不太適合大部分年輕人了。

座標上海,實習一年工作-年,之前也想過留上海,戶口也轉過來了,最近越發覺得沒意思。之前和家裏還有女朋友家裏商量,我家出100w,她家50w買個三四百萬,然後看房去看房發現基本老破小,想着首付一百多萬還頂着-萬多的房貸,生活質量還真的很差。難受。爸媽一輩子積蓄,女朋友也是獨生女,還在讀書,未工作,家裏支持我們在上海,有沒有地方能讓父母一-起。比較想要那種一.家人一起的感覺,從小家庭比較和睦。

至於工作上我覺得我還可以,第三季度拿了A+。跟得上正常水平,但是感覺這條路也走的很難,基本不能鬆懈,天天得學,想多拿錢也不能在愛奇藝這樣的養老公司。可是多拿錢也沒了生活。

現在想通了,年前戶口轉回武漢了,首付70w買了一個,房貸壓力也不大,30w準備買個新三系,女朋友家可以給她自己買個小戶型,等兩年交房就回武漢,溜了。沒這個能力待下去。和研究生導師也談了一下,回去可以合作接國企外包科研項目,希望補貼一點武漢微薄工資。

感覺自身也算正常三線城市家庭,基本也很難在上海這邊待,而早我6年出來工作的,同樣的,卻很容易呆下來。不過,沒辦法改變就接受,回去過好好我的小日子也是一種成功.

這名職場人的心得也是引起了應屆生網友的熱議,我們再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感同身受。這條件在上海應該也能過的不錯吧,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相信未來會更好,在上海只要有向上的心,會越來越好的。想想看10年前的自己,是不是時間改變了自己很多。想想10年前上海50w的貸款壓力都很大,但現在還不是很easy,

我和你情況差不多,區別是我今年畢業要去上海。。。家裏條件比你好一些,但是沒有女朋友。我覺得三線城市家裏一般的還是不要留大城市了,如果條件不錯可以試試,這樣後代從小就在大城市裏長大了。

也有網友表示。跟樓主情況有點像,預算差不多深圳安家了,也是亞歷山大,打算過幾年看看前景,如果沒有大的改善就回武漢了。

也有網友說到壓力不大。我家跟你情況特別像,我對象在愛奇藝,結婚的時候我也還在讀研,我也是湖北人,我們兩家都是普通家庭,也是一家出了一百萬一家出了五十萬,在郊區買了套小房子,應該比你大幾歲,貸款兩三百萬還起來壓力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的話,工作會很累,基本就沒有生活了,這個很矛盾,最近也在考慮以後回老家或者回農村的事,但還沒想好。很多人都會面臨跟你一樣的問題,做讓自己開心的選擇就好,不用想太多~

也有網友認爲想法是對的。老哥明智的決定,祝生活美滿一切都好,覺得樓主已經很成功了,沒必要太逼迫自己,二線城市挺好的,我也想去。就是這樣啊,好幾百萬砸鍋賣鐵買個老破小的感覺真的難受,恭喜你頓悟了。老哥看的透徹,人就是要面對現實,少點不切實際的幻想。

也有想留在大城市的網友說到。是的,畢業在上海浦東工作,生活水平還比不上老家浙江三線城市,房價卻翻了4、5倍,聽說15年暴漲了好多,我們95後真是什麼紅利都趕不上。現在是一線城市最後上車時間,後面就真的沒機會了。

也有網友講述自己的心酸事。唉,心酸,同18小碩妹子去年SH落戶就差一分,覺得好難,想要留在一線城市太難了啊,買房能折磨死多少人啊,不想掏空爸爸媽媽啊,唉,就是要人在老家發展,大城市太擁擠了,用房價生活成本的語言來告示天下,看不懂這個話麼只能能喫苦頭了。

當然也有鼓勵留在上海的網友。買房之前會想的很難,其實吧,也不怎麼難,我們當時買房時就差不多,370萬房款+20萬的稅+18萬的裝修,17年5月買的,當時自有資金也就70萬,剩下的都是靠槓桿,現在,正好2019年5月,兩年時間所有貸款全清,沒有任何外債,房貸每個月除了公積金也就還2700多,另外還有30萬存款,對了,期間還給我婆婆花了8萬裝修款,你看看,千金散去還復來。

看了網友這麼多的回覆,筆者想說的就是,北上廣深這些城市確實很美好,可是歸屬感真的是很貴的。可至少,留在大城市,我們還有希望,還有過上理想生活的可能。筆者無權評判他人的選擇,只是藉着自己和朋友們的經歷探討,爲什麼留在大城市並不容易,卻還要留下。畢竟大多數職場人在家鄉過不上體面的生活。而在大城市,這些奮鬥的職場人是有過上的希望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