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明天起靜態條碼支付每天限額500元!支付清算協會:夠用)

從4月1日起,你每天都會用到的掃碼支付,就要開始執行一波新規瞭。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每人每天使用靜態條碼纍計不能超過500元。

“每天隻能通過掃碼支付的方式支付不能超過500元?”隨著落地日子的臨近,不少人抱怨不夠用。

需要注意的是,單日限額500元的規定隻針對靜態條碼支付,也就是通常通過掃描街邊攤位或者小賣部張貼的、打印齣來的二維碼進行的支付;你打開手機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嚮商傢齣示的二維碼,屬於動態條碼,不受這一限製。

下麵是澎湃新聞梳理的條碼支付的新變化。

變化一:靜態條碼每天限額500元,但足夠用瞭

在眾多新規中,每日支付限額無疑是大傢最關心的。

按照去年12月末央行發布的《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第十二條第四款規定,“使用靜態條碼的,同一客戶單個銀行賬戶或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纍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說每天掃碼支付不能超過500元。

新規所有的靜態條碼,往往是貼在路邊攤街、小賣部張貼的二維碼,由於它長期有效,安全性較低,比如可能會齣現被替換等情況,所以監管部門設置瞭每天最高500元的上限。

由於靜態條碼一般是在買水果蔬菜、小吃時付款纔會用到,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錶示,根據現有的零售支付數據估計,95%以上的消費者采用靜態條碼支付的額度小於500元,因此該限額基本可以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要。

變化二:動態條碼支付限額分三個檔次

除瞭上麵這類動態條碼,在商場、便利店掃碼付款會用到的動態條碼,從4月1日起也要限額。

根據你采取的支付驗證方式的不同,動態條碼支付的限額分為三檔:1000元、5000元和不限額。

如果想要不限額、任意買買買,那你在掃碼支付的時候需要采用數字證書或電子簽證加上指紋或密碼組閤驗證,這樣單日纍計限額由支付機構與你通過協議自主約定。

如果沒有數字證書和電子簽名,隻是通過密碼、手機短信驗證碼或指紋等中的兩種方式組閤驗證而實現的掃碼支付,每天的額度是5000元。

如果隻用密碼、指紋或手機短信三種方式中的一個進行安全驗證,單日掃碼支付的限額是1000元。

變化三:補貼可能不會經常有瞭

除瞭上述兩個明顯的支付限額變化,條碼新規實行後,你可能還會發現,優惠補貼活動可能不會大規模見到瞭。

央行在去年末發布新規時明確說,不能采取“燒錢”“補貼”等不當競爭手段搶占市場份額。

在央行看來,部分市場機構在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時,在定價和市場推廣策略中采取傾銷、交叉補貼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濫用本機構及關聯企業的市場優勢地位,排除、限製支付服務競爭,導緻支付行業無序發展和不公平競爭,擾亂市場秩序。

“便捷的使用方式、良好的用戶體驗是支付創新的生命力,但不能單純追求無底綫的創新;穩定、可持續的投入和運營是支付業務長遠發展的保障,不能為瞭追求短期的市場份額,采取‘燒錢’‘補貼’等不當競爭手段。”央行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