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太宏大了,撿一小小部分來說吧,畢竟上學的時候我也曾很憤青。

首先,我從來沒認為我們的高等教育體制不好(跟國外相比);相反,一直覺得我們的學生智商很高,大學培養出的人也是很優秀的,基礎很紮實。前些年培養出的人看起來不如國外優秀,只不過因為師資太落後罷了,說白了是沒錢,並不完全是培養模式導致的

基於此,有一些問題,也是多年在思考的。因為我是基礎理科,所以只說片面兩點:

1、缺乏以教學為事業的老師

簡單一句話概括原因:大學老師的晉陞體系本質上是學術導向的,而不是說誰授課好,誰就能評上教授。這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學者,教課其實是極不上心的,甚至視教課為負擔。

一直覺得,我們的中小學教育體系幾乎是無懈可擊的。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從無數地方名師到教育部專家,多年、反覆地精化教育、教材體系,可以說整個流程早已千錘百鍊過。具體到教課過程,教師的晉陞完全看教課、升學水平,那麼誰不會千方百計提升授課質量呢?所以這兩年不也說,英國中小學生數學太差,在引進中國的老師和教材嗎。出國讀書,考SAT和GRE的人都知道,我們的初中數學在國外夠用到大學。

我們的大學就不是如此了。我印象中大學時期教課最好的一個老師其實是不做科研的…大概也正是因為不做科研,才一心鑽研教課吧。她年齡大,當時已是教授;放之現在,估計一輩子都得是講師。

因此,學者跟老師,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頂級學者,不一定是好的老師,相反還可能很差;頂級的老師,學術其實不一定需要多頂級——教本科生還需要多高的學術水平呢?當然,頂級的學者可以為學生帶來最前沿的視角和學術思想,這點是職業教課的老師所不具備的。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科研型大學還是比文理學院要更著名一些的原因。

國外大學其實也存在我們的問題——尤其是公立大學,但總體來講,我覺得授課氛圍還是好於國內。一者可能是因為高等教育歷史更長,積澱更多些;二者從生存壓力講,國內高校教師生存壓力更大,因此有限的精力只能更多地用於能提升職稱的地方,而不是教課。

記得之前很多年就有人呼籲過,高校應該開設平行的晉陞途徑,讓教課好的人一樣可以晉陞教授。但似乎沒見有落實的。

沒有合適的激勵體制,就不會有好的結果。大學裡也開英語課,但你為何還熱衷於去新東方?因為在新東方誰教得好,誰賺得多啊!所以誰不是想盡辦法改進方式,吸引學生,提高授課效果?

2、缺乏極其經典的教材

這一點其實跟上一點是相關的:沒有一心投身高等教育的老師,自然難有非常經典的教材。同理,相比於中小學教育就能看出來:我們有非常成功的中小學教材體系;但在高等教育領域,很少。

上大學時學物理專業課,一直覺得自己智商是負的,因為真的是看不懂教材啊。對某位編寫全國「經典教材」的北大教授怨念很深,後來讀研時甚至想自己寫本那個書,當時想:雖然我水平沒他高,但我寫的教材肯定能讓人讀懂!試想,你有100分的水平,學生學不來20%,又有何意義?我雖只有60分水平,但能讓讀者學到80%呢。後來博士畢業,再到現在,自己不久後估計也得給人上課了,發現當初其實真不完全是自己的問題,因為那些書放之現在讀還是會很喫力。我們的大學教材很多時候實在是……一言難盡。只能說,中國無師自通的天才學生太多了。

其實想想也正常,我們國家正兒八經開始高等教育也沒幾十年,確實積累不夠。過去覺得這些教材編者坑了好幾代中國學生,但後來想想這麼說很naive——對於一個78年之後才開始正兒八經開展高等教育的國家來講,能有教材用就不錯了,何談好壞。

高等教育是細化到很多專業的——不同於初等教育,因此,具體到每個專業,可用的專家本身就少,加上上面第一條的原因,沒有積澱出太多適閤中國學生、中國國情的教材。國外的高等教育歷史更久,因此其實有更多經典教材,但語言障礙對於本科生來講還較難跨越。

另一方面,其實,沒有哪種教材是普適於各個層級的學生的。如前面所說,那位北大教授編寫的教材,是基於自己幾十年在北大物理系教課的經驗。然而那是北大學生啊。這個教材的難度,你覺得會適合普通高校學生嗎?就如我所說,相信它有100分的水平,但對普通學生來說,學不來其中20%,反不如一本只有60分卻簡明易懂的教材。所以教材這東西啊,還真不一定是水平高的人編得就好……

---------------------------------------------

至於其它方面,諸如「與社會需求脫節啊」等等,我覺得,解決好以上兩點,這些其實都能相應解決或緩解:當教課者和編寫教材者清晰了自己的使命(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是學術導向,還是就業導向?),且有合適的激勵制度的時候,他們就會拼盡全力去達成這種使命。比如新東方託福班,其使命就是讓你托福考更高的分,則它的教材、授課思路,都會相應做到極致。


我先交代一下自己的情況吧,今年研一,本科二本院校,大學四年的生活到底給我帶來了什麼,說實話到現在為止我都覺得只有年齡上的增長。首先,學校整體的學習氛圍不太好,周圍特別踏實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是打發時間,為了拿到學位證和畢業證的。空餘時間大家都逃逃課、旅旅遊,很少有除了考試而主動看書的。(當然了這一部分並不是一概而論,還是有很努力的學生的)。相比較現在的生活,預備研究生們一有時間就在看書,有的大神一天讀一本,我基本能維持在一週一本。導師除了上課,也搞學術,幾乎天天熬夜看書(大神們發表的文章一篇又一篇文筆也令人望塵莫及)。老師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明顯能看出與本科的學習差別。對了對了,這裡寫一句我感觸很深並且我媽常嘮叨我的一句話,上完學以後人懶也變得自私了……我覺得好像特別多這種人,別噴我或許只是個例哈哈


能教育這種我覺得纔算成功。

好不容易發了財,替別人發的,不太實際。


感覺中國教育需要改革,大部分大學教育還是很枯燥,大部分學生沒有掌握多少東西,全靠考試前兩周開始學習。大部分學生玩玩沒玩好,學習也沒學好,在浪費時間。


就我目前所瞭解的大學,現代中國大學越來越注重動手能力了,多實踐,能夠給學生足夠的課外活動來發現自己的興趣或培養興趣,而且是能夠磨鍊出潛在的能力。


還沒上大學,不曉得。


首先感謝你的邀請,但我覺得你問的太寬泛了,對於我一個大學畢業都快15年了的人來說,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只知道讓自己成為複合型人才很重要,把學習養成習慣,就能始終讓自己處於進步狀態!加油吧!晚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