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大多數網友看到關於日本韓國臺灣的視頻或者文章,不管內容是什麼直接開罵而且很難聽。另一方面,還有一部分開口就是侮辱中國或者國人把自己說得好像不是中國人似的有明顯的精日傾向。在中國網路上理性的聲音基本看不到,這是為什麼?


因為上網太廉價,而且在網名的背後,只有特殊部門才知道是不是一條狗在上網

因為理性的人很少發言,俗稱潛水。或者發個贊 666啥的,但是這些都被知乎自動屏蔽或者刪除了啊。而激進的人喜歡長篇大論,自然也就吸引眼球。比方說知乎掛人的行為,不就是WG時期大字報的電子版麼。當大家對那個年代人行為嗤之以鼻之時,殊不知自己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只是方式變了下。


黨同異伐,人和黑猩猩的天性,生物進化到越高的等級,其內部鬥爭也將會越來越激烈。

人與人之間就不可能做到相互理解,還是多讀讀歷史書,多看看有用的書籍吧,遇到一些傻逼言論,可以辯論的辯論,因為作為每一個愛國的中國,都必須有自己的責任,不能讓網路謠言謊言到處傳播而自己無所作為,明明自己可以反駁回去,讓謠言止於智者,但是一些人卻以工作忙沒時間跟他們BB為由拒絕辯駁,黑暗畏懼光明,只要秉持真理,熟讀歷史,那些謠言就不堪一擊,我們不單單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新一代的年輕人不走上歧途,精日美分有不少是因為愚昧才導致如此,所以到現在的00後,勢必要鍛造出自信的中國人!一些跪著的人你喊不起來,那就不管他們了!


這兩種人都是沒接受過什麼高等教育,沒拿過什麼高收入的社會底層罷了,大量的空閑時間讓他們泡在網路上,連基本的辯證思考都不懂,現實中的無奈讓他們用鍵盤化身成俠,在網路世界縱橫滿足心靈的慰藉。當然,這裡面也有奇葩的土豪階層,不過比例極少


我覺得這是一個複雜的現象。第一,有很多理性的聲音,但是傳播不廣。有一個說法是: 想要迅速和一個人成為朋友,就和他罵同一個人。理性的聲音,會讓你共鳴,但是共鳴以後,大多數人會默默點贊。但是不理性的罵人,如果剛好和你罵的是同一個人一件事,就會想迫不及待的轉發。看看你的朋友圈就知道了,永遠是抒發情感的多,討論問題的少。

第二,不理性的聲音確實多。這又是由網路的性質和使用網路的人來決定的。我周圍沒有認認真真工作,還天天刷微博知乎的人,因為沒時間啊。能每天在這些地方侃侃而談的人,很大比率,都是或者學生黨,或者工作不穩定的。很大比率,不是全部。而網路的性質,本來也就是娛樂性強。工作學習那麼辛苦,上網喫瓜還要動腦子,很多人也不能接受。所以也有很多日常很理性,一到網上就變成噴子的人,這是為了發泄生活的壓力。

第三,理性的人也會有不理性的時候,但是噴子永遠也做不到理性。所以你關注的每一個人,都會發表不理性的言論。而我們習慣以完人的標準要求別人,這個時候就會出現: xx也不過如此,xx不是一向很理性嗎,你變了,取關了……

第四,國外資本會購買大v水軍之類的,就是你看到的日精,牧洋犬之類的。另一種就是永遠看別人家的東西好。比如,你爸媽工薪階層,去同學家看到大房子羨慕的不行,但是卻看不到,你的爸媽每週末都和你郊遊,而同學的爸媽從來不回家喫飯。韓國的愛豆確實很棒,中國也拍不出冰與火之歌。你擁有的蔬菜便宜的彷彿不要錢,走路15分鐘到超市,你會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有,但其實他們沒有。看問題就會片面啦。反過來說,也有很多人真的認為外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2333333333,這就是自家媽媽溺愛孩子的心理了。我的娃怎麼可能比別人家的差,一定是你們吹的好23333333333。

第五,就是根本性的東西了。真理永遠是複雜的,我們只能去無限靠近真理。莫說中日美的關係之類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剪不斷理還亂,不是非黑即白的,這些東西我們當然不能瞭解。我們的言論只能建立在我們的認知上。一旦我看到的是這個事情的ab兩點,你看到的是bc兩點,我們兩個的態度就會不同。難免會讓人覺得我偏心a,你偏心c。實際上我們都是在我們的認知條件下,理性的分析問題。

第六,我自己的態度。怎麼說呢,大家都是灰的,我心裡清楚。生活在這個國家有好處有壞處,別國也一樣。但是,中國給了我一口飯喫,是我的祖國。我是一個理性的人,但是我一定會偏心我的祖國,這是我的血性。


其實有三類人呀,比方說詹黑、詹密、既不黑也不蜜。有興趣、有激情吵的是詹黑和詹密,不黑不蜜的沒興趣參與,畢竟吵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說沒意義的廢話。所以不止兩個極端,只是他們因為吵架,顯得比較活躍罷了。你看不到的,都是沒興趣、沒時間在那裡爭執的。
因為兩邊都認為理性的是對面的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