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發現,斑禿可能是因為皮膚中缺少調節性T細胞。禿頂等其他形式的脫髮癥狀可能也與缺少這種細胞相關。調節性T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其作用是調節免疫系統,防止其出現過激反應。人們以往以為頭髮脫落、重新長出毛囊、再長出頭髮的循環過程完全靠幹細胞完成。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調節性T細胞在這個過程中功不可沒,是它們激活幹細胞,讓幹細胞幫助毛囊再生。這個發現來得有些意外。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免疫學和皮膚學專家邁克爾·羅森布盧姆博士為了了解調節性T細胞對皮膚的影響用老鼠做試驗。他們設法暫時去除了老鼠皮膚中的調節性T細胞,為了更好觀察皮膚狀況剃去了幾塊皮膚上的毛髮。他們後來注意到,這些毛髮再也沒長回來,於是著手研究調節性T細胞對毛髮生長的影響。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毛囊中的幹細胞密切相關,當毛囊進入再生階段時,幹細胞周圍的活躍調節性T細胞的數量通常會增長3倍。另外,只有在刮掉毛髮的前三天內,即毛囊再生過程被激活的階段,去除調節性T細胞才會阻止毛囊再生。過了這個階段,等再生過程已經開始了,再去除調節性T細胞就擋不住毛髮再生了。羅森布盧姆說:「我們以為免疫細胞在組織中的作用是抗感染,幹細胞則在組織受到破壞後起再生作用,現在我們發現幹細胞要和免疫細胞合作才能實現再生。」研究報告5月26日發表於《細胞》雜誌。(原標題:生髮機制有新發現 有望用於治禿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