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们完成了一个在大台北华城的作品,刚好有媒体的朋友向我们邀稿,问有没有适合的案子可以上杂志,这篇报导正好与我们一直以来对设计所抱持的理念不谋而合

虽然是要介绍房子的装修设计,但著墨最多的,却是在里头生活的人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2.jpg

   

为孩子盖别墅

—2008年时报周刊好家在

 

车子开在蜿蜒的山路上,靠近韩家的时候,就可以看见车库上有『欢喜』两个大字,原以为这是韩瑞祥给这栋别墅取的名字,后来才知道,这是极有深意的两个字…...

VG2K0996.jpg  

 

「为了给全家人一个更大的房子,我从八、九年前,就开始到大台北华城这里来看房子了。」韩先生说。

晨光照在这栋白墙红瓦的别墅上,韩先生一家人展著笑靥,坐在房子前面的木地板上;阳光中,这房子一如扬帆的船,就要起锚驶向远方。

CIMG7194.JPG   

 

「结婚之后,我和太太住在岳父家,一直到孩子越长越大,实在是住不下了……..但我们还是希望全家人可以住在一起,一直到前年底,才找到这个房子。」

先生一家五口,加上韩太太的父母亲和妹妹,三代同堂一共八口人。为了让所有家人都有自己的空间,买下了这栋别墅后,韩先生请室内设计师林函青重新翻修。

「这已经不是装修房子了」林函青说:「这像是在做建筑,我们在原来的房子里又在加盖房子。」

 7.jpg  

  

凿山壁盖房子

 

这是ㄧ栋下沉式的别墅,入口处是三楼,往下则是规划为公共区域的二楼,还有靠进花园的一楼。

 0115新店华城C--案.jpg  

CIMG6857.jpg  


 

林函青在三楼上加盖了阁楼,一半是阿姨及女孩房,一半是和室房和神明厅。

VG2K0878.jpg  (女孩房)

21.jpg  (阿姨房)        

VG2K0851.jpg  (和室)   

 

 

因为韩太太的父亲行动较不变,进门的三楼处准备了一间长辈房给父亲住。面对大门的起居室,则设计成「Loungebar」。一个圆球形摇椅吊在天花板上,让空间看起来更惬意。

14.jpg  15.jpg  

(进门的起居室设计成Loungebar,一个圆形吊椅是空间中的视觉焦点)

车库后方则是一个撞球间。韩先生自己很爱打撞球,相信打撞球的孩子不会变坏,让孩子从小就学习撞球运动。

11.jpg  

(撞球间是韩先生的最爱,也会的这3个孩子在这里一起嬉闹)

二楼的公共区域包括客厅、餐厅、厨房与韩太太母亲的长辈房。

28.jpg (母亲房)VG2K0956.jpg  

(餐厅的玻璃是用韩太太父亲写的毛笔字去刻的,非常有意义)


为了让空间更宽敞,增建了一个两面环窗的厨房,餐厅更是凿山壁建出来的,让这层楼成为全家人欢聚的地方。

9.jpg  

(厨房两面环窗,设计的十分乡村风)


一楼则是韩先生夫妇与孩子的空间。孩子的书房就设在起居室旁边,可以看的出韩先生、韩太太与孩子的亲暱。

25.jpg  

 

这栋别墅建坪有一百三十六坪,但土地却有两百多坪。户外除了保留一个烤肉区,竟然还在旁边建了一个篮球场。

「住在这里,我们可以整天不用出门了。」韩太太说。

 5.jpg 8.jpg  


以孩子为核心

「这个房子的核心不是我们这些大人,」韩先生说:「我跟设计师说,孩子才是这个房子的核心。」

在这个房子里,所有的建材都配合孩子。「圆」,成了一种主题。从客厅屋顶的圆弧型天花板与圆形沙发、阁楼的圆形铸铁、起居式的圆形吊椅……,这些贴心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孩子减少碰撞的危险。

1.jpg 

(挑高的客厅里,韩先生一家人常坐在这里一起聊天看电视)


  29.jpg  (起居式的圆形吊椅)

 16.jpg  (圆弧造型墙)

 VG2K0994.jpg   (阁楼的圆形铸铁)


另外,八个人的房子里,竟然有七间浴厕,林函青说,这也是为了孩子。

「我们家都有在厕所阅读的习惯,所以每个人都会长时间使用浴室。以前房子小,大家早晚都要轮流使用浴室,非常辛苦。」韩先生说:「我请设计式规划多一些浴室,而且每个浴室都要有大浴缸,亲戚的孩子来,还可以一且在浴室里玩水、游泳。」   

23.jpg VG2K0921.jpg  VG2K1002.jpg  


孩童房的设计,也是全家最特殊的。女孩房位于阁楼上,窗外就是环绕的青山,壁纸还有凹凸的漫画图案,十分美观;

20.jpg 

(女孩房视野很好,采光更是没话说)


男孩房用两个子母床,主墙上还有跑车的大图输出,连壁纸也用跑车的图样,非常有个性。

24.jpg  


「这个房子是为了孩子设计的,尤其是为了小儿子伦伦。」韩先生笑著说:「他是一个唐宝宝」

伦伦出生之后,韩先生有半年的时间无法面对,也不跟同事分享任何孩子出世的消息。一直到他加入了唐氏症关爱者协会,才慢慢走出自己的阴影。

「伦伦是二月十四情人节出生的,他要满周岁时,我抱著他走上我们公司尾牙的舞台,跟大家介绍他。」韩先生说:「全公司的人都给我们掌声,我还请大家捐钱给唐氏症协会。」

所以韩先生在这个房子里,规划了许多运动的机能,韩先生希望伦伦可以学到更多生活技能。

「这些年来,我学会一件事:人生没有甚么好扼腕的。我不会在问:『为什么是我?』而会问:『为什么不是我?』然后全力以赴,在自己能力里做到最好。」韩先生笑著说:「以后老大、老二都会离开,唯一会陪我们夫妻到老的,就是伦伦,我们多幸福阿,是不是?」

原来,外墙那两个「欢喜」大字,正是唐氏症关爱者协会的名字,唐先生正为更多糖宝宝努力。

而这两个字,也是韩先生的座右铭吧,对于上天所给予的一切,他都欢喜领受。

更多照片

 华城 -1.jpg

 华城 -2.jpg

 华城 -3.jpg

 华城 -4.jpg  

《做客手记》《报导/陈庆佑 摄影/廖家威》

我采访过许多的屋主,他们的收藏往往是名家椅或是餐具,但韩先生收藏的却是一只女儿手绘的杯子。当韩先生说他抱著伦伦、走上尾牙午台的那一刻,我的眼眶就热了。韩先生说,像他这样愿意自己说出来的父母,都已经走出困境了,但还有许多唐宝宝的父母走不出来,所以需要更多的努力。

因为韩先生的一席话,让我更清楚幸福的模样─幸福不是完美无缺,幸福是欢喜领受人生路上的一切起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