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92766_1677419532315029_9076196939895402656_n.jpg
照片来源: 台湾古琴协会

 

  我对古琴产生兴趣,是从张纪中《笑傲江湖》电视剧开始,里头寥寥几个琴音,质朴深邃、空灵悠远,跟听古筝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从此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但一直未能实际接触、深入了解。这几年忘记是何机缘,在脸书上成为黄鸿文老师脸友,持续追踪至今。

  黄鸿文老师为推广古琴,2010年于台中创立「弦耕琴社」开班授课,并在各地演出、举办讲座,不过大部分在中南部(注:台北将于今年开课!),我也一直无缘聆听,直到今年发布台北场讲座讯息,我立马笔记,其间历经讲座场地更换,最后终于成功在平时要预约才能进入的「无二」参加这场「古琴音乐的人文世界」讲座。

 

  IMG_4225.JPGIMG_4229.JPGIMG_4231.JPG

  当天我搭客运从捷运科技大楼站下车,冒著细雨一路步行、数度迷路,幸好仍准时在开场前入席。「无二」隐藏在巷弄间,古朴的庭院和建物,一踏入就觉得自己也有气质起来。在廊簷轻轻摆放好鞋子,工作人员亲切地招呼我进入会场,丝毫未因我的生面孔或穷酸样(?)而有所怠慢,开玩笑这里可是平常没预约不能进入,随便一客饭就要价上千的高雅之所啊!入室就闻到榻榻米的香味,还有厕所里面--等等,再写下去就变成刘姥姥进大观园了,这不是本文重点啊!总之,能借由参加这次的讲座,一窥上流社会的饮茶聚餐之所,也算是额外的收获。XD

  老师一开始就开玩笑地说:古琴讲座有两种,一种是比较难的,一种是比较轻松的,今天是后者。(大意)并说到他曾经人推荐到科技大学开课,原本他订的课名是「古琴美学与文化」,硬生生被改成「中国音乐美学与文化」,但他还是照上整学期的古琴,还说十八周尚不够讲。此外老师还提醒大家坊间许多古琴书籍是胡说八道,不可尽信。(笑)

20953770_1675425899181059_1176479953529274652_n.jpg
照片来源: 台湾古琴协会

  进入正题,开始讲古琴的重要性:古琴是文化载体,在古代是文人亦即社会顶端份子在操持的,而古琴的构造「天圆地方」能「余音绕梁」,长度三尺六寸六分,暗合空间与时间;五弦代表五行,加上文王武王为七弦,弹古琴就是在跟宇宙对话,看似简单却最能表现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再来是我觉得当天最重要的部分:音乐有两种,一种是听旋律的,一种是听音色的;前者比如钢琴曲,后者比如古琴曲。古琴曲旋律简单,但音色非常丰富:一是右手弹拨的「散音」,代表厚实的大地;二是以点为主,空灵的「泛音」,代表天;三是左手滑动游移的「按音」,代表人。而且老师再三强调「听古琴没有程度之分」,好听就是好、不好听就是不好。以上让外行如我,不但进入欣赏古琴的另一种层次,也对聆赏古琴更有信心!

  讲座期间,老师一则接一则地讲述许多古琴的故事,从「连两个老婆都搞得定还有什么搞不定」(?)的〈湘妃怨〉,到孔子学琴三阶段(先求基本技术再到思想情感最后才是个人风格),竹林七贤和〈广陵散〉,以及白居易七弦琴、王维指正〈霓裳羽衣曲〉壁画夺得太平公主芳心等等,最后谈到唐代外族音乐兴起(琵琶较热闹)、古琴学衰退,以及现今的琴人轶事和琴学发展。我听得太入迷,很多都忘了笔记,而且有些故事虽然已经听过,但到老师嘴里,更形生动有趣,我光用文字无法表述,欢迎大家有机会亲身临赏。

  另外老师还提到「声无哀乐论」,不是古乐曲都那么哀伤,而是初学者适合慢曲,毕竟太快弹不不来。同一首听似哀伤的慢曲,一个加速就会像小星星一样可爱欢乐。(笑)

 

20882308_1670979266292389_5285774069503470366_n.jpg
照片来源: 台湾古琴协会

  老师细述自己学琴已有二十年(完全看不出老师已经四十,莫非是学古琴的另一妙处?),认为古琴应是俚俗共赏,而非孤芳自赏,他期许在他六十岁退休时,台湾已有更多人进入古琴的世界,这也是他到处演讲、开班授课的目的:推广古琴文化。

IMG_4240.JPG

  这是我第一次听古琴讲座,没想到会如此生动有趣,老师的妙语如珠、学识渊博是其一,现场有林明宜老师示范和黄鸿文老师以箫合奏是其二,加上古色古香的环境,感觉整个身心都受到洗礼,收获相当丰富。

  讲座结束,踏出「无二」,庭院辉映夕阳,犹如我的心情。

  往来时路上寻到先前路过的古味碗糕,搭配花枝羹享用,心暖暖肚也暖暖,结束古意满足的一天。

 

IMG_4243.JPG

IMG_4247.JPG

(本文完)

 

 

【讲座资讯】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671809789542670
古琴文化推广讲座「台北场」,免费入场,欢迎北部喜爱古琴的朋友参加。
演讲题目:古琴音乐的人文世界
讲师:黄鸿文教授
时间:2017/8/19(六),14:00~16:00
地点:「无二」
地址:台北巿大安区杭州南路二段61巷12号
交通方式:捷运「中正纪念堂站」OR「古亭站」步行约十分钟
活动简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古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并现场示范演奏,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让听众对古琴有耳目一新的体悟。
 

讲者简介:
黄鸿文
1、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博士;
2、台湾古琴协会会长;
3、弦耕琴社社长;
4、南华大学民族音乐学系兼任助理教授;
5、弦耕琴社琴箫班指导教师;
6、2015年,在台湾北、中、南连办六场大型古琴音乐会,写下台湾琴史的新纪录;
7、2016年7月带领学生参加「第一届敦煌杯中国古琴艺术展演赛」,取得一银二铜的佳绩,并获颁「优秀辅导教师奖」;
8、2016年8月率三十名学员赴南京参加古琴考级检定,并与「江苏古琴学会」共同举办演奏会,促进两岸古琴交流;
9、2016年11月受「福建省闽台交流中心」邀请,赴福建福州参演「和韵2016海峡两岸古琴音乐会」,并于福州「名师楼」举办琴学讲座;
10、2017年8月带领学生参加「中国琴会」主办「弘琴杯古琴展演赛」,取得一金一银的佳绩,并获颁「优秀辅导教师奖」
11、参演古琴演奏活动逾百场;
12、出版古琴个人专辑CD《秋鸿》、《乌夜啼》;
13、发表〈礼与违礼之间──从琴的「十四不弹」探讨其礼的性格〉、〈「阮籍作《酒狂》」真伪之探析〉、〈朱权与琴曲《秋鸿》的关系研究〉、〈古琴的物理结构与谱式改革〉、〈古琴指法「擘」之研究〉……等论文十数篇。

 

20953099_1675426182514364_1887039469771338443_n (1).jpg
照片来源: 台湾古琴协会

 

【工商服务】

https://www.facebook.com/guqinwen/posts/1681650615225254
黄鸿文老师讲座课程开放直播

缘由:
1节能减碳;
2 让更多人能听到琴学与传统文化课程;
3老师终于想通了。

时间: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晚上7:30~9:00
费用:台湾古琴协会会员免费,非会员300元/1场。
优待:非会员可免费试听一场。(入会资讯

讲座内容:
1琴学;
2中华传统文化;
两个主题,轮流开讲。

方式:
1请留言或私讯提出申请,加入「台湾古琴协会直播室」社团,等时间一到,就可以透过手机看直播讲座。
2如果直播当时无暇观看,录影会保留一周,以便补课。
 

下次直播
时间:2017/9/2周六晚上7:30~9:00
讲题:《酒狂》、阮籍与《神奇秘谱》(上)

 

弦耕琴社,在台北开课了!

授课时间:周日、周一
地点:台北巿士林区至善路二段90号之3五楼(故宫至德园对面)
授课师资:林明宜老师

20621832_1662382917152024_6502488946973378113_n.jpg

(照片来源:https://www.facebook.com/katherine.lin.923)
钟点:一对一,1200元/小时
报名电话:0919-445088徐老师

提供古琴上课使用,并另有租琴服务。

教学特色:
1、强调规范指法,打好扎实的基本功,避免土法练钢。
2、要求节奏、音准等音乐共性,以达雅俗同赏。
3、自编教材,按曲目难度,分级教学,循序渐进。
4、弦耕琴社专注于古琴推广十数年,经验丰富,成效斐然,已培养大量古琴弹奏人才。

古琴演奏者林明宜老师简介:
一、古琴师从黄鸿文老师,古筝师从施清介老师,二胡师从黄逸樵老师。
二、现为「弦耕琴社」古琴指导教师、「台湾古琴协会」秘书长。
三、2014年,古琴考级十级通过,并获颁优秀证书。
四、2015年,荣获「首届平湖杯古琴邀请赛」银奖。
五、2015年,襄赞黄鸿文老师,在台湾北、中、南连办六场大型古琴音乐会,写下台湾琴史的新纪录。
六、2016年,荣获「第一届敦煌杯中国古琴艺术展演赛」银奖。
七、2016年,在台中巿文化中心举办「文明古琴音乐会」,担任主奏。
八、2016年,荣获「第二届元白杯古琴邀请赛」银奖。
九、2017年,荣获中国琴会主办「弘琴杯古琴艺术展演赛」金奖第一名。
十、编配有古琴合奏曲《关山月》、《春景》、《卧龙吟》、《九华苍松》、《寒山僧踪》、《四大景》……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