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一而再談996,劉強東也談混日子的不是他兄弟,已經引起了巨大的爭論,這波爭論,對中國的發展,對員工,對企業,利弊如何?

人民日報一錘定音,可是這可能是最理想得狀態。現實經常不那麼理想,最終利弊如何,大家說說?


現在還遠未到一錘定音的時候,等五一勞動節到了再說吧。

另外,996的壓榨會帶來的可能是馬老闆劉老闆一時的利潤,但其長遠影響,歷史早已有先例。

已經有現成的論述了我就直接引用了,僅供參考。

射手座惡魔:1929年的大蕭條是如何發生的?是否會重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居民普遍超前消費,金融機構一直也在鼓勵人們辦多張信用卡,刷卡分期置辦各種消費品。上升周期的時候居民加了過多的槓桿買車買房買奢侈品,旅行和超前消費,當財政收緊,去槓桿的時候,失業再加上還款,全國哀嚎一片

而同時,由於在一戰中接到的大量訂單,各大公司一直致力於流水線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但一戰過後,外部需求有所減少,國內消費需求在城鎮化到達一定程度之時也接近於飽和,從而很多製造業的產能是嚴重過剩的。但國內最突出的矛盾還是工資遠遠落後於不斷上升的生產率。從1920年到1929年,整整9年時間,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而工廠中工人的生產率卻提升了55%。而農民的收入也由於農產品的收購價格不斷下跌,而租稅和生活費用卻在不斷上升,農民的收益也在大幅減少。所以就造成了農民因工業人口的貧因而變得貧困,工業人口也因農民的貧困而貧困。他們都買不起對方提供的產品。

而當時美國的銀行業也存在著致命的弱點,當時有很多獨立的銀行在經營,有不少銀行盲目樂觀,當國外的投資和借款,對方惡意拖欠,甚至不還之時,有些銀行缺乏足夠的財力去支撐。當一家銀行倒閉之時,恐慌蔓延開來,會發生擠兌。

正如2008年時伯南克所說:大蕭條始於股票市場崩盤,但拖垮經濟的是信用的崩潰,市民無法借款,買不到房,做不了生意,存不了款,信用一旦崩潰,一切都不存在。


劇場效應:每個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員的演出。忽然,有一個觀眾站起來看戲(可能是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為身高較矮),周圍的人勸他坐下,他置若罔聞,求助劇場管理員,管理員卻不在崗位。於是,周圍的人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來看戲。最後全場的觀眾都從坐著看戲變成了站著看戲。有什麼區別嗎?先站起來看戲的人在短時間內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來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來幾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著看戲,所有人都更累了。所有人,比原來付出了更多的體力成本,得到了和原來一樣的(甚至更差)觀劇效果。更悲劇的是,雖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會有任何人選擇坐下來看戲。因為,誰選擇坐下來,誰就啥也看不到。相反,還會有人開始站在椅子上看戲,引發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戲。於是,一種空前的奇觀出現了,某處的椅子不是用來坐的,而是用來站的。結果,破壞秩序的人沒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則是受害者。表面上,要怪那個破壞秩序,先站起來的觀眾,是他,首先破壞了秩序。實際上,真正的責任人,應該是劇場的管理員,畢竟,他是秩序維護者。


如果996,如果「不混日子」,就能越活越輕鬆,越工作越能實現共同富裕,消除貧富分化,打破階層固化,至少我,會自願加班。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自願加班。

問題是,這些鼓吹通過996來不混日子的大老闆們,自己996,007吃喝玩樂,卻又沒提出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方案,只會給員工洗腦996式奮鬥,這是對廣大網友智商的嚴重侮辱。

把宣揚違法行為說得如此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結果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徹底暴露了資本權貴們的無恥本性。

這對中國的發展十分有利。

這讓越來越多的程序員,越來越多的網友覺醒了!自覺主動加入到了淘汰奸商的行列中。

原來我們準備通過發展直選經濟來淘汰奸商,但一直以來沒法喚醒沉睡的網友們,這次我們終於等到了奸商們送來的契機,今年一定要大力加速發展直選經濟,創辦更多直選企業,希望不想當奴隸的人們跟我們一起,支持直選企業,發展直選經濟,實現共同富裕。

讓那些鼓吹996的奸商都見鬼去吧!

IDEEO:直選企業的基本規則?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動勞動法的修改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休閑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建議,2030年實行「做四休三」——在我國勞動生產率達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實行每天工作9小時,每周工作4天的4天36小時工作制。

嗯,對比下996這說得才是人話吧?

不過繼續看:普華永道的分析,人工智慧及相關技術在未來20年,將取代中國現有約26%的工作崗位,但與此同時也會通過提升生產率和實際收入水平,在中國創造出大量新工作機會。

和馬雲,或者劉強東不同,我認為未來的社會趨勢會是短時間工作,長時間思考和發展個人愛好(所謂無用技能)的時代。更多的重複生產會被取代,工作的效率會很高,大家操作個app就可以解決了問題。

說個例子,過去拍照,需要選膠片,有了數碼相機後,大家可以通過參數調整來輸出照片不需要擔心底片作廢。還有底片處理相當麻煩需要暗房。

再到後來,我們用電腦軟體處理圖像,各種曲線還有對比度等等,到了今天,手機app也可以完成裡面大部分的效果,在最新的比如天天p圖和美圖ai工具下,人物美容瘦臉等等已經可以通過掃描直接智能化識別和快速修圖了。

未來會否出現更高效的技術尚不可知,但視頻的ps已經出現了:使用「變臉」技術生成的圖像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人工智慧深度換臉」(deepfake),這是個由「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和「假」(fake)組成的混成詞。

事實上,ai如果繼續往前一步,很多修圖師,視頻剪輯特效的工作恐怕也會被取代。而需要的是天馬行空的想法,還有吸引人的獨特藝術。

這些大佬的加班論,實際上並不會成為未來趨勢,而只是大家的笑談罷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