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匯佔款連升三月美元貶值是主因)

■本報記者 傅蘇穎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18日,央行公佈數據顯示,中國3月末央行口徑外匯佔款21.5萬億元人民幣,當月增加78.38億元。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錶示,3月份央行外匯佔款增幅環比有所擴大。3月份人民幣匯率震蕩波動,下旬對美元有階段性明顯升值,或對跨境資金流入有一定促進作用。近一段時間債券市場嚮好,債市利率下行,或導緻境外資金流入增多以配置債券。

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錶示,3月份央行口徑外匯佔款增加78.38億元,連續第三個月上升,而且增幅略大於前兩個月。考慮到3月份經常賬戶齣現逆差,外儲規模上升更多是由美元貶值和美、日、歐、英等主要經濟體國債收益率下行所産生的估值推動。在這種情況下,預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的上升,主要驅動因素是美元貶值下的結匯意願增強。可以看到美元兌人民幣的中間價,從2月末的6.33降至6.29。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錶示,外匯佔款變動趨勢與外匯儲備走勢一緻,符閤預期。不過,外匯佔款增加規模少於外儲增幅,二者差額體現的是外儲估值效應的變動,也就是持有非美貨幣升值和投資資産價格上升的影響。

王有鑫認為,當前外匯市場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外匯佔款僅增加十幾億美元。主要是由於3月份人民幣匯率升值1%左右,市場結匯意願上升導緻的,後續包括外匯儲備和外匯佔款在內都將繼續呈現低波動特點,個彆月份的升降是正常行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