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文╱程鏡明】

全球水資源匱乏的危機,已是刻不容緩的全民議題。根據聯合國2018年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估計,全球有近半人口住在每年會缺水一個月的地區,而臺灣亦不能置身事外,雖然其年均降雨量是全球的2倍,卻因陡峭地型與降雨不均等因素,名列世界上第19名的缺水警戒國,限水新聞時有所聞。

長期關注水資源議題的3M臺灣為喚起全民落實「愛水、惜水、護水」的理念與行動,去年在網路發起半桶水省水大募集活動,蒐集網友的生活省水妙招,最後網友妙招所省下的4噸水,直接捐給桃園復興鄉、取水不易的長興國小,將網友的愛心化為實際的回饋。

今年則呼應世界地球日發起的終結塑膠污染主題,於網站和官方粉絲團設置「3M帶水壺趴趴照」系列活動,鼓勵民眾與攜帶的水壺拍照上傳,並貢獻自己所知的供水站資訊,動員全民力量建置「3M樂活供水地圖」,讓未來外出的民眾只要自備水壺即能靠著地圖就近找到裝水解渴的地點,小動作即能減塑省水愛地球。

民眾可能有所不知,製作1支0.6公升容量的寶特瓶,竟需耗費10.5公升的水資源,等於使用1支寶特瓶會浪費18支寶特瓶的水量。若全民能養成自備水壺的好習慣,無形中就能節省許多製作寶特瓶的水資源,減塑省水其實簡單又可立刻執行。

環顧周遭環境,其實有許多免費的供水站資源,需要被大家發掘並分享出來。有鑑於此,3M臺灣建置「帶水壺趴趴照」活動網站,邀請大家帶著水壺趴趴「照」出更多生活周遭的供水站,分享於網站上。未來外出只需帶著水壺,打開「3M樂活供水地圖」就能找到即時解渴的供水站,減塑省水,一個水壺,一指搞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