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雄風吹拂着西域,絲路駝鈴吟詠着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比之於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羅馬的鬥獸場遺蹟,中國的許多文件遺蹟常常帶有歷史的層累性。別國的遺蹟一般修建於一時,興盛於一時,以後就以純粹遺蹟的方式保存着,讓人瞻仰。

  踏入敦煌,一千六百多年前的窟龕徒地向我揭開了她神祕的面紗。歷史告訴我們:“敦,大也,煌,盛也。”但是,對於敦煌,我們卻顯得異常陌生。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座要塞,它南枕祁連,西接塔克拉瑪幹,北靠北塞山,東峙三危山。從地理環境看,敦煌無異於漫漫沙漠戈壁中的一片綠洲。

  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古蹟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工匠中隱潛着許多真正的藝術家。前代藝術家的遺留,又給後代藝術家以默默的滋養。於是,這個沙漠深處的陡坡,濃濃地吸納了無量度的才情,空靈靈又脹鼓鼓地站着,變得神祕而又安詳。

  莫高窟背靠鳴沙山,面對三危峯,上下五層,窟區南北全長3華裏之多。現存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錯落,密佈崖面,洞窟裏有雍容大度的佛像、精美絕倫的壁畫,彩塑栩栩如生、飛天婀娜多姿,精巧的構圖,豔麗的色澤……宛如朝夕成就。烘托出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世界。

  敦煌,千百年來都在被世界聚焦和眺望,無論興盛還是沉寂。莫高窟的幸與不幸鑄就了敦煌的幸與不幸。

  無論是再現經歷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由西北少數民族貴族建立的封建政權時期遊牧民族狩獵生動場景;還是反映北周貴族楊堅建立了“漢人”大一統隋朝時期人馬與戈壁、草原“交互”的生活場景;不論是石胎泥塑還是飛天壁畫,無不堪稱一時一地的代表作之作,也是一時一地的歷史社會生活的藝術反映。

  工匠中隱潛着許多真正的藝術家。前代藝術家的遺留,又給後代藝術家以默默的滋養。於是,這個沙漠深處的陡坡,濃濃地吸納了無量度的才情,空靈靈又脹鼓鼓地站着,變得神祕而又安詳。

  在別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來細細玩索一塊碎石、一條土埂,在這兒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蹌蹌,直到被歷史的洪流消融。在這兒,一個人的感官很不夠用,那乾脆就丟棄自己,讓無數雙藝術巨手把你碎成輕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