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3日電(記者 李金磊)不顧一片反對之聲,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稱將對約6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對此,中國迅速反應,宣佈擬對3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徵關稅。中方表示,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害怕貿易戰。

專家分析,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將造成雙輸的結果,但長期來看,中國應對的底牌足夠多,美國承受的損失將會更大,美國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將對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

特朗普在簽署備忘錄前強調,美國存在"失控的"對華貿易赤字,他還批評中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政策和做法。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對約6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等,他稱這些做法將會使美國更加強大和富有。

當地時間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特朗普簽字前對媒體說,涉及徵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未來15天公佈商品清單,涵蓋1300種產品,金額約600億美元,同時美國財政部也將在60天內拿出對中資投資美國科技領域設限的方案。

在特朗普宣佈對華貿易限制措施之後,資本市場出現恐慌,美國股市暴跌。當天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724.42點,報23957.89點,創2月8日以來收盤新低。標普500指數收跌68.24點,跌幅2.52%,創2月8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報2643.69點,創2月9日以來收盤新低。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創2月8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報7166.68點。

中方發聲:不希望打但絕不害怕貿易戰

針對美301調查決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發表談話稱,美方無視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事實、無視世貿組織規則、無視廣大業界的呼聲,一意孤行,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中方堅決反對。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稱,美方此舉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任何情況下,中方都不會坐視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關於301調查,中方已經多次明確表明立場。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害怕貿易戰,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希望美方懸崖勒馬,慎重決策,不要把雙邊經貿關係拖入險境。

中國商務部。(資料圖) 金碩 攝

中方出手:擬對3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徵關稅

除了表態之外,中國也拿出了應對措施。3月23日,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衆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徵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

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計120個稅項,涉及美對華9.77億美元出口,包括鮮水果、乾果及堅果製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徵15%的關稅。第二部分共計8個稅項,涉及美對華19.92億美元出口,包括豬肉及製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徵25%的關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纔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約30億美元的規模相對比較小,可見中國保持了比較剋制和理性的姿態,這也是希望美國迷途知返,能夠回到對話和談判的軌道上來。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中國進行貿易反制還有啥底牌?

面對美國揮舞的貿易保護大棒,中國還有什麼底牌可以出?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反制的領域比較有講究,要算細賬,不僅要看依存度,而且要在維護國內企業合法權益的基礎上適當應對,增加對方貿易保護的成本,給對方一個教訓。

" 貿易反制爲國際慣例,多領域可供中國選擇。"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認爲,中國在農產品與飛機等領域進行貿易反制能夠顯著增加美國進行貿易戰的成本,另外中國還可以選擇在汽車、廢舊材料、石油、天然氣、礦產品、林木產品、塑料、皮革及冷凍肉等領域進行貿易反制。除製造業外,旅遊等服務貿易也可以作爲備選的貿易反制領域。

據中方統計,最近10年間美國對中國出口年均增長11%,幾乎是同期中國對美國出口年均增速的兩倍。美國62%的大豆、14%的棉花、25%的波音飛機、17%的汽車、15%的集成電路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國。另據美國官方數據,2016年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佔美國農產品出口的15%;每個美國農民平均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約1.2萬美元。

徐洪才認爲,大豆和汽車,是中國反制貿易保護的兩大底牌,但現在中國暫時不出這個牌,就是希望美國能回到談判桌上來,避免對中美合作大局造成損害。

資料圖:人民幣和美元。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貿易戰升級將雙輸 美國或損失更大

特朗普此前曾表示,如果開打貿易戰,美國將"輕鬆取勝"。不過,白明認爲,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將造成雙輸結果,特朗普顯然過於樂觀,盲目自信,面對貿易戰,中國不會無原則的退讓,也有足夠底氣來應對。

白明表示,考慮到中國產業體系完整,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不像部分發達國家存在明顯短板。一旦雙方在貿易問題上交惡,"美國遭受的損失未必比中國小。"

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看來,從長遠看,由於中國經濟的彈性以及增長與發展的巨大潛力,"美國終將承受更壞的結果"。

徐洪才表示,中美經濟之間相互依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歷史形成的格局難以改變,美國開打貿易戰,負面效應馬上顯現,美國股市大跌,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受到影響,同時,中國賣到美國的產品價格也會上升,美國消費者利益也會受損,還可能推動美國的通貨膨脹。

美國信息技術創新基金會日前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徵收25%的關稅,這將導致美國經濟未來10年損失約3320億美元。

資料圖:民衆在超市選購進口商品。 中新社記者 張雲 攝

中國企業和老百姓該如何應對?

張明認爲,中美貿易戰升級將對中國的電氣設備、機械、鋼鐵、有色金屬加工、塑料橡膠、化工等行業影響最大,家電、紡服、傢俱、鞋類、皮革製品、非金屬礦製品等行業也將受到較大影響。另外,不能忽視貿易戰在"301"調查結果公佈後或蔓延至電子、通信設備、IT及其他技術密集型領域。

徐洪才建議,從國內企業和老百姓來說,要對中國經濟保持平常心和足夠信心,中國經濟體量大,迴旋餘地大,不忽視但不要誇大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對於外貿企業來說,則儘可能尋求多元化,多管齊下,轉型升級,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徐洪才認爲,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是多因素形成的,這種分工體系,有客觀歷史背景,不可能馬上解決,應該通過做大合作蛋糕,通過做"加法",擴大對彼此市場的開放來解決。(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