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慧東

  白天才接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調查通知書,晚上又宣佈變更實控人,卻都未能影響*ST皇臺(000995.SZ)股價上演“地天板”行情。

  盛達集團“舉牌”*ST皇臺

  4月12日晚,*ST皇臺披露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稱,公司股東北京皇臺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與盛達集團簽署了《表決權委託協議》,盛達集團在上市公司中擁有受委託的表決權佔公司總股本的13.90%。此外,11日到12日期間,盛達集團再增持*ST皇臺0.99%股份。

  根據上述《表決權委託協議》,盛達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西部資產合計控制上市公司3529.6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9.9%。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爲盛達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爲趙滿堂。

  公開資料顯示,盛達集團成立於1998年,業務涵蓋金融投資、資產管理、保健醫療、礦業開發、建築地產、文化旅遊、貴金屬加工,擁有甘肅、北京兩個集團總部。其旗下盛達礦業(000603.SZ)於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盛達集團持有其2.16億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的31.3%。盛達集團在官網中曾提到,目前,集團正在向酒類文化、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拓展。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髮現,盛達集團董事長爲趙滿堂,在2018年10月發佈的《2018胡潤百富榜》中,趙滿堂、趙慶父子的財富值保持穩定,以45億元排名902位。此外,趙滿堂曾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政協常委、甘肅省中小企業聯合會會長、甘肅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等職。

  事實上,*ST皇臺實控人的變更事宜在幾日前便露端倪。

  據*ST皇臺4月8日晚間公告,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及投資價值的認可,盛達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西部資產於今年3月14日至4月8日期間通過競價交易買入公司股票比例達到5%。

  令人訝異的是,從新晉股東到*ST皇臺實控人之路,盛達集團僅僅走了四天。

  *ST皇臺多年以來在退市邊緣艱難維繫,盛達集團又爲何選擇此時入主?就上述疑問,界面新聞記者致電盛達集團甘肅公司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未進行迴應。

  從“天地板”到“地天板”

  作爲西北地區最大的白酒、葡萄酒製造企業之一,皇臺酒也曾享譽省內外,甚至有過“南有茅臺、北有皇臺”之稱。然而,行至今日,曾經輝煌過的*ST皇臺早已“千瘡百孔”。

  據*ST皇臺4月11日發佈的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收2548.34萬元,同比下降46.47%;淨利潤同比增長53.76%,但仍爲-8675.28萬元。連續三年淨利爲負,意味着*ST皇臺這隻股票面臨暫停上市交易風險。

  *ST皇臺表示,2018年,公司的經營狀況並沒有實質性改善,仍在進一步惡化中。

  雪上加霜,“摘帽”無望的*ST皇臺,又於昨日收到了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

  據*ST皇臺4月12日公告,公司收到了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通知書告知: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上述公告未對信披違規的具體事項進行陳述。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ST皇臺內部人士接受記者採訪表示,*ST皇臺前董事長盧鴻毅在職期間,以多種方式大肆“掏空”和“侵佔”上市公司財產,涉案數額或超3.6億元;此外,在盧鴻毅任職期間,*ST皇臺所涉的多樁民事糾紛及債務,在賬目上存在瑕疵。

  針對此種說法,*ST皇臺董祕謝維宏1月21日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表示, 2018年10月前後,甘肅省武威市公安局已成立“4.19”專案組對*ST皇臺“庫虧”及相關案件進行調查,繳獲了犯罪嫌疑人藏匿的賬本、會計憑證等,初步查清了武威、蘭州兩地的涉案金額,掌握了盧鴻毅等人侵佔和掏空上市公司的大量證據。但鑑於主要犯罪嫌疑人還未抓捕歸案,案件具體情況尚未對外公佈。

  4月12日晚間,*ST皇臺再次發佈關於董事、高管辭職的公告稱,公司收到董事長等8名董事、高管及1名內部審計部部長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

  重大利空消息之下,*ST皇臺股價的走勢也十分跌宕。

  4月12日,已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的*ST皇臺在震盪中持續走高,一紙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公告,又讓公司股價在午間開盤後直線下跌5.04%,上演“天地板”行情。

  然而,13時10分許,一波大單又將*ST皇臺迅速推至6.55元/股,漲3.15%,13時31分許,*ST皇臺股價重回漲停。因此,*ST皇臺在一日內上演了“天地板”至“地天板”的“重頭戲”,最終獲得了6連板,讓衆多投資者爲之驚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