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圣人的故事,一个男子的故事,一个女子的故事,一个小女孩的故事」---雨果

les-miserables  

《悲惨世界》音乐剧是改编自十九世纪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维克多. 雨果(Victor Hugo)的同名小说。深具洞察力的雨果用14年的生命完成这个上千页的的伟大作品。

本书的序言写著:「…..只要本世纪的三大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不能全部解决,……..只要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存在著愚昧和穷困,那么这样的书,就不会是无益的。…」这样的光景这也就是此故事的主轴。在义大利版出版时,雨果更对出版商说:「我不知道这本小说会不会有世界上每一个读者,但它是为了世界上每一个人而做的。」 (感人~)

爱饮喜欢的音乐剧有很多,但真心觉得,以通俗musical,先不论音乐性,《悲惨世界》的内涵、意境和格局是最伟大的。

而在原创音乐剧中,《悲惨世界》更是叫好又叫座,不但当年在美国勇夺戏剧界最高荣誉东尼奖(Tony Award)八项之多,还曾被英国BBC电台第二台的听众选为「全国第一不可或缺的音乐剧」。我想即使是完全不看音乐剧的人,也都听过《歌剧魅影》、《猫》和《悲惨世界》吧!

 作曲  

(哥俩好: Claude Michel-Schönberg作曲/ Alain Boublil填词)

救赎的故事,动人的音乐,感人的歌词,

搅拌一起的化学作用怎能不撼动人心?

得知《悲惨世界》将有电影版,还是休杰克曼担纲主角!从心花怒放到苦苦等候已经快一年!

身为侦探(?!)却那么喜欢音乐剧的原因,可以参考我的前文: http://aileenwawawu.pixnet.net/blog/category/368760

而第一次听到《悲惨世界》,是1997年飘流异乡的高中年代。一天放学后,看著电视发傻的小饮茶,无意间转到了悲惨世界十周年纪念演唱会,菲律宾天才少女歌手Lea Salonga 正悠扬地唱出On My Own这首歌,少女情怀的我整个大起鸡皮疙瘩,忘我地被吸引。即便那时并不知道故事内容,加上当年根本没有网路可以搜寻,我还是默默地放在心中。隔年暑假回台湾时,用当初抄下的歌名找到了《悲惨世界》的DVD,并立刻买了两片(见注1)。常常一个人品尝孤独的时候,看一遍中文字幕,思考英文歌词,再看一次英文字幕,想著中文涵意,一年看上好几回。

   IMAG0675-1-1    (我历史悠久的DVD)

aileen pic 2  (还很三八的买了乐谱和伴唱CD自己在家偷练歌)

《悲惨世界》电影版即便没有音乐剧唱功强大,但整个故事却更加明朗,演员诠释的方式让内心刻划层次更丰富,不刻意煽情却拳拳到肉。

亲情的、友情的、爱情的、 什么是正义、甚么是饶恕、人性的高尚与卑劣、各种绝望、希望、盼望、各种人性试炼、各种苦难的挣扎,不论你再寻找哪一种感动,都不会失望。

即使曲目都听得滚瓜烂熟,但是电影开始才不到五分钟,我就感动的泪眼花花、接著不舍的大哭、再来心痛的频频拭泪、最后还激动的啜泣…断断续续哭了两个多小时,卫生纸团满坑满谷。隔天早上眼睛又肿又痛,没想到,一想到安海瑟威的表情,眼泪又“啪~”掉下来..

相较于点唱机式音乐剧(见注2)我一直都更喜欢原创音乐剧,而《悲惨世界》就是其中之一,同样的曲调,会在剧中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表达方式呈现,或是变奏或是重唱,串连整出戏的一致的感动。

再加上电影版几乎是从头唱到尾都在唱,没有硬加一些串场的台词,曲目与曲目之间的连结也很顺畅,所以没有其他改编成电影的音乐剧常有的尴尬感(澎湃大和唱最高潮的 "阿阿阿阿~~~"+华丽ending pose一结束,大家得立刻故作正常开始攀谈....总觉得很awkward  ),在《悲惨世界》就是觉得用唱歌表达是非常自然的~

好了,渣八渣八碎念完了,总算要开始进入正题,下一篇有《悲惨世界》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的详细介绍。

(注1) 而为什么买两片呢?因为太多悲惨的经验告诉我,一定会有人跟我借,然后借了一定会忘记还,而且我一定会稿不清楚是谁借的… (而且这事果真发生了…)(我根本就是How I Met Your Mother里面的Teb Mosby 呜呜..)

(注2)唱机式音乐剧(Jukebox Musical)没有或是很少原创曲目,而是集合一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拼凑起 “歌词能呼应剧本”的故事,像是很有名的《妈妈咪阿Mamma Mia》、《周末夜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还有最近阿汤哥演的《摇滚时代Rock of Ages》等等。 

les-miserables-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