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出个新的栏目,就叫「经典系列」吧,主要盘点那些系列电影。

我不知道大家看系列电影是一种怎样体验?你可能说他为了赚钱,但我们撇开商业,单独聊电影。每个人对系列电影的解读和喜好有各自不同的理由和逻辑。

系列电影与我而言,算是一种情怀吧,虽然我很讨厌情怀这个词。

这种情怀也许是对导演,演员的喜爱和赞赏。

这种情怀也许是因为爱慕之人的喜欢而追随。

这种情怀可能是主角渐老、英雄迟暮的悲哀。

这种情怀还可能是故事本身吸引著你看下去。

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一篇,我打算推荐《教父》三部曲。被奉为「最经典的黑帮片」、「男人的圣经」的系列电影。

首先,介绍一下这系列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1939年4月7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家族为义大利移民,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前面在《好莱坞十大导演》中介绍过他,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科波拉在接手《教父》之前还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导演,之前拍摄的电影都没有很好的反响,人们开始记住科波拉的确是源于《教父》。科波拉自身的编剧功力很强,他为《巴顿将军》写的剧本赢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他和马里奥·普佐(原著小说的作者)一起改编《教父》,简直是强强联手,所以《教父》系列的剧本一直维持在一种比较稳定的风格上。三部曲中,第三部的剧本相对较弱,但由于拍摄中间有很大的跨度,所以这种小失水准还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说无法用言语去赞美这部史诗,感觉写的东西都太过空洞与乏味。这系列影片带领人们见证了科里昂家族的兴衰,黑帮江湖的生存法则与道义,赤裸裸的利益争夺,亲情与爱情在"大秩序"之下的脆弱,见识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尊重,并经历了一个人自我内心的背叛及救赎。

(初代教父)

世上歌颂《教父》的文章何其之多,它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也让大部分人对其敬而远之。作为涉世未深的我,也写不出什么特别深刻的东西,就不多妄自评论了,在这里分享一篇豆瓣@Gilgamesh的影评,感觉写的不错,没有什么电影是非看不可的,即使是《教父》。

《教父》, 没有什么电影是非看不可的

年少时初次观看,既不懂英语,也不通人情,更不知事理,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久了便记忆淡薄。

数年之后,阅历颇增,重拾一气看来,时而情动唏嘘,时而慨然长喟,完结之时已是从天亮到天黑,又天黑到天亮,望望窗外,雀鸟啁啾,松鼠嬉戏,当真是人生如梦。

倒头酣然睡去,纷扰情节一齐拥进梦来,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纠缠在一起,沉重如山,蓦然惊起,恍然如隔世。

整个电影史上,能给你这样观影体验的作品,独一无二。而一生里你能这样忘我入戏地享受电影的时光,同样难能可贵。

下一次重拾,又不知会是多少年后,更不知那时的我,会是何等模样,以何等心境观看?

这就是《教父》,「经典」不是他的标签,是他定义了「经典」这个词。

如同一滴水在海洋里,永不会干涸,只要有心,总有新的内涵可供挖掘,总有新的角度有待解读。

如同一滴水来自海洋,它极其有限,却折射出无限,只要有心,可以从这一滴水里看到整个大洋。

===============

但是我不会说,《教父》是你必看的电影。

因为这世上没有什么电影是非看不可的。

我曾十分热心地要给我的父亲看《教父》,但被他干脆地拒绝了。

他说:看什么黑帮片,打打杀杀怪吓人的。

啊,怪吓人的。

父亲在十七岁的时候被治罪,在劳改农场度过了二十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他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把医院里的死人推到山里的停尸处再集中烧掉。

这项工作有时不得不在夜里进行。那时候的安徽山区环境很好,还有狼和豹子出没。

和父亲搭档运尸的人常有吓尿裤子,甚至瘫在地上走不动的,这时候他就只好一个人运到终点,那些棚子里死人堆得满满当当,他往往需要挤挤挨挨地拨开一个空档,把新的死人插进去。

这样一个男人,说他不敢看黑帮片,因为怪吓人的。

父亲说:人老了,胆子会变小,很多东西都不敢看了。

......

在我还不存在的遥远时空里,父亲从一个囚徒开始,成了外科大夫,成了中学教师,成了律师,最后成了法官。更重要的是,成了一个丈夫,一个父亲。

人们都说《教父》是男人必看的「男人圣经」,但这种评价我是没法跟父亲说的,那说出来得显得多么幼稚可笑啊。

把《教父》当成男人的必需品或成为男人的捷径,那其实不是赞美这套电影,而是在贬低它,因为把他降到了和伟哥一样的地位。

而真男人是不需要伟哥的。

===============

成为合格的导演,至少要研习二千五百部电影,那是一件很难的事;成为合格的电影评论者,至少得看完imdb top二百五十部电影,那仍然很难。

成为一个男人,一部也不需要。

不用看《教父》,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怎么成为一个男人:

·对家庭和事业的责任感;

·遇事三思,谨言慎行;

·言而有信,知恩图报;

·坚毅刚强,杀伐果断;

·懂得妥协,同时又能坚持底线。

·宽以待人,但有仇必报。

教父三部曲,洋洋数十年兴衰浮沉,总结起来也无非就是那么干巴巴的几条。更何况,那些魅力四射被奉为男人中的男人的人物,也并没能达到全部标准。

谁能说Michael不是人中龙凤?为了家族的未来东奔西走,纽约、迈阿密、维加斯、哈瓦那、梵蒂冈。结果是妻离子散,众叛亲离,到头来一无所有。又如何能责怪他不能多陪家人,不能时时关注亲人的心理状态呢?

谁能说Sonny不是一个好家长,好大哥,好儿子?为报父仇,为维护兄弟姐妹,他可谓不遗余力,最后落得个惨死于道路,又如何能埋怨他能力不足?

谁能说老Vito不是成功男人的典范?既全朋友之义,又尽人子之孝;混迹于不法世界却能守住原则底线,事业家庭两不误,可谓荣华集于一身。可老头儿最大的愿望却仍然落空了——他尽全力让小儿子脱离家族过上自己的生活,希冀著将来的州长柯里昂尼,总统柯里昂尼。

而那些个被Michael一一踩在脚底下的杂鱼boss们,他们又何尝不是一个个出类拔萃?那个瞎眼而死很悲催的Moe Greene,年轻时只手建立起了拉斯维加斯,那个被一手枪干死的Barzini,多么的老谋深算冷静自制。但他们都死了,死得毫无意外,就像另一个死得很窝囊的腹黑老头儿Hyman Roth说的那样:This is the business weve chosen.

于是你就能看到,那些个所谓的男人准则你是无法达到的,有时候是你禀赋不足,有时候根本就是你遵从了一条,必然要违反那一条。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你为了家庭坚强奋斗,最后会失掉家庭,为了理想不屈不挠,最后还是一无所得。

但是,放轻松,这不代表你成不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因为成为一个男人真的一点也不难:你只需要在不断的必然的失败和挫折里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直到你慢慢变老。

然后渐渐地,突然有一天,你不再需要模仿白兰度的语调来增强自信,不再艳羡仰慕阿尔帕西诺的绝代风姿,不再需要从电影里汲取活下去的勇气,这时候你就知道,你已经是一个真男人了。

===============

没有什么电影是非看不可的,即便是《教父》也一样。

但是,当你不得不闭上嘴巴,因为没人想听,不得不擦干血泪,因为没人在乎,这个时侯,去看看《教父》吧,因为他值得。

如果你想找一部电影来见证你的人生,消解你的虚无,那么选择《教父》吧,因为他值得。

不知道有多少人把《教父》的阴影藏在心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教父》爱上电影,而《教父》或许真会成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那一个个经典鲜活的人物将永远活跃,在那个在阴暗处把玩猫的教父、在落地窗前一语不发的教父、在剧院前恸哭无声的教父,当这一代的电影工作者逐渐退出电影舞台,回望他们留下的一路辉煌,内心不禁情绪激荡,我们必须饱含深情的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每一个永恒瞬间,感谢他们给电影史铸造的神话。时过境迁,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被尘封,面对伟大的传世之作,我们需要思考,也需要缅怀。

最后,用几句电影里经典的话结束吧。

不要说不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

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离你的朋友近些,但离你的敌人要更近,这样你才能更了解他。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

我花了一辈子 ,就学会了小心,女人和小孩能够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友谊就是一切。友谊比才能更重要,比政府更重要,它和家庭几乎是可划等号的。千万别忘记这一点。

好的,本期到此结束。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教父」即可获取《教父》三部曲。喜欢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我们下期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