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世紀的歐洲,混戰比武已經逐漸從綜合性的模擬戰爭中分離出來。一如騎槍比武逐漸成爲決鬥比武競賽的重頭戲,混戰比武也逐漸分爲了兩類。一類是作爲比武競賽第一天的預賽和熱身,完全拋棄了集團衝鋒階段的騎馬混戰。這種比賽中,參賽的騎士們可以分爲不同的隊伍,也可以完全獨立地捉對廝殺,一方面展示自己的武藝,一方面尋找第二天作爲自己騎槍比武對手的對象。在這樣的比賽中,逐漸產生了如下圖所展示的特殊的胸甲和頭盔。

  減重開孔的混戰比武用胸甲

  和在騎槍比武中不同,早期的混戰比武並沒有明確的得分和勝負規則。在團體混戰中,只有投降,逃跑,被打下馬和被俘虜四種結束比賽的方式。因此,混戰比武一向相當暴力,在早期穿着普通鎖甲和頭盔時,甚至經常有選手被活活打殘打死的悲劇發生。所以,當騎士們發現和騎槍比武一樣,混戰比武也需要一套特殊的鎧甲時,他們同樣把重點放在了對抗衝擊力的方面。

  15世紀中期的籠型混戰用頭盔,和16世紀初期海姆斯密特家族製造的步戰鎧甲用的全封閉式臂甲

  由於在這樣的近代化混戰比武中,騎士們所使用的武器,已經從打磨掉了刀刃的實戰武器轉爲了經過加工的棍棒。而比賽往往要進行好幾個鐘頭,甚至遠遠超過一般的實戰,從午飯後的入場儀式之後,可能會激烈地一直打到晚宴開始。所以和騎槍比武競賽一樣,在這種比賽中使用的鎧甲比起戰鬥用的防具,更大地集中於輕便和吸收衝擊,就如同現代的摩托用防護甲一樣。因此,最早出現的,就是由沒有淬火的軟鋼製造的,帶有大小適中的孔洞的胸甲。這樣的鎧甲透氣又輕便,在罩袍下也不顯得奇怪。更好的是,它可以良好地分散被棍棒毆打的衝擊,雖然有着無法和其他比賽兼用以及需要專門定製一套的缺點,但是很快地還是普及開了。

  混戰比武用棍棒

  而頭盔方面,雖然同樣以保護頸椎爲要,但是騎槍比武和混戰比武之間依然有着決定性的差異。那就是衝擊力的方向和視野上的需求。在針對衝擊力對頸椎的傷害時,騎槍比武用盔和混戰比武用盔都採取了把盔體固定在胸甲上,讓頭胸一體化的做法。但是爲了更好的分流騎槍的衝擊路徑和減少碎片的危險,騎槍比武用的頭盔如蛙嘴盔一般都儘可能的縮小觀察孔和延伸盔喙部分。而相對的,混戰比武中,攻擊力往往都遠不如騎槍的衝擊,但是棍棒會從任何一個角度命中選手。同時,和騎槍比武只需要注視瞄準前方的對手不同,混戰比武中選手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而敵人也不會僅從正面襲來。因此,混戰用盔上,出現了非常鮮明的特點。

  混戰比武用小堡壘盔

  上圖顯示的就是一個15世紀中期的混戰比武用小堡壘盔。可以清晰的看到頸甲上用於與胸甲固定的帶鉤。雖然和騎槍比武用頭盔一樣侷限了頭部的運動,但是並沒有象蛙嘴盔那樣將頭部與盔體固定,同時,和現代的劍道護面類似,面甲部分完全被突出在外的籠型鋼條取代。一方面可以有效防護對面部的打擊,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保證了使用者的視野。下圖中的現代複製品上採用的柵欄型護面,也是同樣設計目的下的另外一種常見風格。

  而在這之上,更進一步的,就是如之前介紹過的,那樣宛如脖子上頂着一顆大洋蔥的巨大籠型頭盔。使用者的頭部可以在其中自由轉動,幾乎不受視野影響,更重要的是,龐大的盔體讓使用者的頭部不與盔體接觸,更好地緩解了搏鬥中帶來的衝擊。至於頂上那如同洋蔥芽的突起,雖然現在看起來有幾分可笑,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上面還會裝上皮革,木片和羊皮紙做成的華麗而輕便的盔飾,好讓觀衆們一眼就看出在場上英勇搏鬥的騎士到底是哪一位勇敢的貴族,就如同現代職業摔跤手使用的面具和華麗的出場儀式一般。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David Lee,任何媒體或者公衆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