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條惠臺政策。(圖/CFP)

▲上海。(圖/CFP,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31條惠及臺胞措施」各地區、各部門已陸續推出具體措施,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8日表示,11月下旬以來,又有內蒙古自治區、湖北省武漢市、廣東省東莞市、江蘇省無錫市、揚州市推出了31條具體落地措施,迄今為止已有20個省區市的49個地方結合當地實際推出落實的辦法,並受到關注和好評。目前,在文教科技領域、兩岸影視合作、資金支持、參與公共工程建設、農業領域等6個面向皆可看到成果。

馬曉光說,北京市明確規定,鼓勵中關村示範區的臺企以知識產權質押的方式向銀行貸款,通過評審的項目能獲相應的補貼;上海市規定,支持臺企參加中國進博會的展示、銷售和採購;江蘇省規定,定期舉辦針對臺企的「紫峯獎」評選活動,獲獎企業可享相關產業的政策支持。

▲▼31條惠臺政策。(圖/CFP)

▲東莞CBD城市風光夜景。

他還說,福建省規定,實施「源頭管理、口岸驗放」的閩臺商品快速驗放的模式,擴大臺灣進口商品等第三方檢測結果的採信範圍;貴州省規定,支持臺企參與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參與「健康貴州」的戰略行動;內蒙古自治區規定,支持臺企參加「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並參加中蒙博覽會等自治區的會展。

馬曉光對31條措施的顯著效果歸類舉例表示,在文教科技領域,福建省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設立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批准立項107項,資助經費2.73億元,並有130多位臺灣科學家參與項目研究;而臺灣同胞參評各類榮譽獎項方面,湖北省、江蘇省、江西省已有數十位臺胞獲評當地「三八紅旗手」、「五一勞動榮譽獎章」、「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

▲▼31條惠臺政策。(圖/CFP)

▲江蘇省無錫市。

他說,在兩岸影視合作方面,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電視劇製作聘用臺灣人數量的限制已經放開,雙方合拍電視劇在主創人員比例、大陸元素、投資比例均已取消限制。臺灣人踴躍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其中北京、上海、新疆等地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已收到多家兩岸製作公司合拍的意向,也有多家臺灣製作公司正積極籌備合作。

另外,在資金支持方面,福建已有華佳彩等5個臺資項目獲專項補助1830萬元、技改基金投資4.6億元;兩岸合作設立的光電集成一體化技術兩岸聯合研發中心和東南汽車研究院共獲得資助1630萬元;江蘇海門慧聚藥業等三家臺企獲得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共計1750萬元。

最後,在參與公共工程建設方面,臺企研華科技公司與崑山交發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將為崑山的智能交通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目前,已有6個項目正在進行設計,將通過優化政府採購流程、促進臺資企業產品來實現本地化應用;在農業領域,鮮活果汁、波力食品等臺企入選江蘇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而福建集辰農林科技等3家臺資農業企業享受農機購置補貼,並有13款臺企農機產品列入農機購置補貼產品目錄。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圖/翻攝人民網)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圖/翻攝人民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