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4月13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崔楨楨 丁子琪 陳旭彬 趙雪純)“在高校工作30多年來,我始終把自己定位爲一名老師。希望大家都叫我欒老師,而不是欒書記。一聲老師,無尚光榮!”4月1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欒永玉走進星火訓練營的學生們中間,與學生交流思想,爲他們答疑解惑、面對面幫學生解決問題。星火訓練營是該校打造的領導型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平臺,每期對入選本科生跟蹤培養3年。

  “一定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同學們好,今天大家暢所欲言,想到什麼說什麼就好,不要拘束”, 中午時分,在該校首義校區二食堂,欒書記一句接地氣的話語拉進了與同學們的距離。大家紛紛打開了話匣子。

  “學校可不可以對少數民族新生加大學習幫扶力度?”

  “希望食堂的菜品更豐富些!”

  “希望學校多在首義校區舉行學科活動和學術講座!”

  “寢室熱水能不能能分時段供應?”

  ……同學們的意見建議涵蓋了學習生活方方面面,欒書記一邊耐心地傾聽,一邊微笑着點頭。

  “大家意見都提的很好”,欒書記解答道,“有些問題學校已多次進行專題研究,今天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也來了,他們都認真做了記錄,一定會拿出解決方案。在大家搬去南湖校區前,咱們再一起喫飯,同學們再來評評問題解決了沒有,好不好?”

  “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爲學生們答疑解惑、解決問題,是學校進一步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層單位的重要環節。午餐會我們要長期堅持下去,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地建立健全與學生的常態化聯繫機制,拓展溝通交流的渠道和平臺,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學生的心坎上。”欒永玉書記表示。

  “沒想到能和欒書記共進午餐”,經濟學院一名同學說:“看到學校真正地把學生放在心上,爲同學們解決實際問題,我對學校的發展充滿信心。”

  “希望大家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在星火訓練營的課堂上,學員代表高希瑩朗讀書信《寫給中南大》,表達了在營中的學習體悟、思考和對中南大的期待:“作爲星火,我們仰望未來,追尋夢想,也願體會世間冷暖,關照社會需求。我們堅信,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拼搏進取的小火星。未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營員朱儁丞提出“什麼樣的人生才能稱得上是成功的人生”,欒永玉書記回答道:“完成好組織交代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做好每一件事,對得起黨和國家的培養,盡力而爲,不虛度此生,這就是成功的人生。”

  來自四川涼山的學員蘇正民十分敬佩該校傑出校友蔣富安,他表示想和蔣富安一樣,畢業後回到家鄉、建設家鄉。欒永玉書記聽到後,建議大家爲蘇正民回報家鄉、奉獻家鄉的精神鼓掌點贊。欒書記說:“你願意爲建設家鄉而努力,這是學校的光榮,學校一定會支持你。同時,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十分關心貧困地區的發展建設,一定可以幫助你一起建設家鄉。希望你能將新的發展理念帶回家鄉,爲家鄉做貢獻。”

  圍繞學員們的學習成長,欒永玉書記提出了“三多”的建議:一是要“多讀書”,希望同學們不侷限於自身的專業,廣泛閱讀,在豐富課餘文化生活的同時開拓眼界;二是要“多聽話”,要以誠相待,多聽他人對自己的批評,從而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斷提升自己,獲得成長;三是要“多奮鬥”,前路雖有艱辛,但一定要邁着堅定的步伐,從一個個小目標做起,逐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是農民的孩子,八十年代考取大學。當時的國家助學金是18塊,當時的理想是當工程師,也曾去過十堰二汽進行生產實習。”“無奮鬥,不青春,希望大家都能成長成才,實現人生理想!”作爲一名師者、學者和長者,欒書記反覆向同學們強調閱讀的重要性,“要多讀書、讀好書、讀經典著作。我們既要積累知識,也要拓展見識,要培養寬闊的視野和科學的思維。”欒書記現場向學員們贈送了《毛澤東選集 》《習近平講故事》《平凡的世界》等經典著作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