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議上,美國宇航局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旅行者2」號已經逃離太陽風層,成為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現在,這艘飛船距地球180億公里。6年前,它的雙胞胎兄弟「旅行者1」號便取得這項成就。不過,逃離太陽風層並不意味著兩艘飛船已經飛出太陽系。

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2」號逃離太陽風層,成為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

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2」號飛船創造歷史,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6年前,它的雙胞胎兄弟「旅行者1」號逃離太陽周圍的防護泡——太陽風層,也被稱之為「日球層」。太陽風層是炙熱的太陽風與冰冷緻密的星際介質交匯的區域。11月5日,「旅行者2」號就已經突破日球層的最外層——日球層頂,當前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超過180億公里。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議上,宇航局宣布了這個消息。

「旅行者2」號飛離太陽風層,進入星際空間

通過比較「旅行者2」號所攜裝置的觀測數據,科學家認為這艘飛船已經突破日球層的外緣。宇航局太陽物理學部門負責人尼基·福克斯表示:「這個時間早於我們的預計。」他指出「旅行者2」號的等離子體科學實驗裝置(PLS)仍在正常運轉。「獲取『旅行者』號傳回的有關太陽影響力邊緣的數據,將讓我們一瞥這個真正意義上的未知領域並獲得前所未有的細節。」

旅行者2」號飛離太陽風層的最有利證據來自於等離子體科學實驗裝置(右側)。1980年,「旅行者1」號的等離子體科學實驗裝置便停止工作

「旅行者1」號2012年穿過太陽風層。1980年,這艘飛船的等離子體科學實驗裝置便停止工作。在這台儀器的幫助下,科學家將首次對這個星際空間入口的特性進行細緻觀測。「旅行者」號的外形就像衛星蝶形天線和老式電視機的結合體,外加好似兔子耳朵的天線。兩艘飛船於1977年發射,負責對太陽系的行星進行勘測。

等離子體科學實驗裝置利用等離子體的電流監測太陽風的速度、密度、溫度、壓力和通量。11月5日,「旅行者2」號的等離子體科學實驗裝置監測到太陽風粒子的速度急劇下降,說明這艘飛船已飛離太陽風層

宇航局表示兩艘飛船雖然已經離開太陽風層,但尚未飛出太陽系,短期內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只有飛出奧爾特星雲,「旅行者」號才算真正告別太陽系。奧爾特星雲存在一系列小型天體,仍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這個星雲的具體寬度仍是一個未知數,估計距太陽1000個天文單位,範圍在10萬個天文單位左右。日地距離是一個天文單位。「旅行者2」號需要大約300年才能抵達奧爾特星雲內緣,3萬年後才能飛離這個星雲。「旅行者」號項目負責人、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蘇珊娜?多德表示:「我們一直期待著兩艘『旅行者』號雙雙飛離太陽風層,更期待它們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發現。」

每艘「旅行者」號飛船攜帶一個黃金唱片,裡面收錄地球的聲音、圖片和其它信息

「旅行者2」號是宇航局持續時間最長的任務。按照最初計劃,兩艘「旅行者」號飛船隻執行為期5年的任務,對木星和土星進行勘測。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度會議上,科學家公布了「旅行者」號的研究發現。行星際網路理事會負責人多德表示:「兩艘飛船雖然已經步入老年,但身體仍非常健康。」

項目組希望繼續對「旅行者2」號所攜儀器的觀測數據進行研究,進一步了解這艘飛船所處的環境

直到最近,「旅行者2」周圍的空間仍充斥著大量來自太陽的等離子體。這些等離子體流被稱之為太陽風,形成太陽風層,包裹太陽系內的行星。等離子體科學實驗裝置利用等離子體的電流監測太陽風的速度、密度、溫度、壓力和通量。11月5日,「旅行者2」號的等離子體科學實驗裝置監測到太陽風粒子的速度急劇下降,說明這艘飛船已飛離太陽風層。

天王星的多冰衛星——天衛五「米蘭達」,由「旅行者2」號1986年1月24日拍攝。「旅行者2」號需要大約300年才能抵達奧爾特星雲內緣,3萬年後才能飛離這個星雲

項目組希望繼續對「旅行者2」號所攜儀器的觀測數據進行研究,進一步了解這艘飛船所處的環境。宇航局現在最擔心的莫過於電量。為了省電,他們必須關閉「旅行者」號的一些儀器。多德表示兩艘「旅行者」號飛船的壽命可能只剩下5到10年。每艘「旅行者」號飛船攜帶一個黃金唱片,裡面收錄地球的聲音、圖片和其它信息。這張唱片是地球文明存在的一個證據。宇航局希望在2024年發射星際測繪與加速度探測器(IMAP),善加利用「旅行者」號的觀測數據。

「旅行者2」號拍攝的海王星照片,擁有前所未有的細節。「旅行者」號的能量來自於放射性物質衰變

福克斯指出:「在太陽物理學研究領域,『旅行者』號能夠起到非常特殊的作用。我們的研究從太陽開始,延伸到太陽風觸及的所有事物。」「旅行者」號的電量來自於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利用放射性物質衰變發電。在美國地球物理學會舉行的一場記者招待會上,「旅行者」號項目組成員將討論兩艘飛船取得的發現。宇航局網站將直播記者招待會。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菲比·韋斯頓/漫步宇宙/qqtaikong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