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在当今过度包装的社会里,塑胶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心课题。「裸买」是一种想反璞归真的精神,香港、台湾都在进行这项运动。(摄影/赖怡君)

当资本主义社会正蓬勃发展时,地球负担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开始用政府力量推行环保政策,小至垃圾分类、禁用塑胶袋制品等,大至联合签署减碳公约。各地政府能立法推行这些环保政策,背后民间力量、社会团体的鼓吹功不可没,民众具有前瞻性的环保尝试都是政府的能量来源。

不过想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社会中推行环保运动,其实不容易。现在香港有一群人正在推行「裸买运动」(Shop Naked),在台湾其实就是「减塑运动」,鼓励民众购买各式商品时能自备容器,避免过度包装所产生的垃圾,但是商店大量提供的便利、便宜包装、塑胶提袋成为最大的阻碍。

郑敏华女士正是香港「裸买运动」的号召者,从自身做起,透过发行指导小册子、与店家沟通等,希望能让「裸买」在香港遍地开花。

像苏丽珍一样优雅地买面!

还记得电影《花样年华》中最经典的一幕,便是女演员张曼玉饰演的女主角苏丽珍婀娜多姿地轻踩步伐,手拎著提壶一边轻摆,一边优雅地走路去买面,此幕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惊叹:「连买面也可以这么优雅!」看来说苏丽珍是裸买运动最佳代言人也不为过,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苏丽珍。

「大家只要肯逐一去检视自己生活的细节,每天减少即弃的用品,要过相对地环保的生活其实算不上很困难。」现在身为顾问公司总监的郑敏华写下这段文字,坚持环保是她的精神。「当初会想来做这件事,其实是刚好手边没有其他接案啦。」个性给人爽朗大方感觉的郑敏华,受访时谦虚地笑著解释发行契机,对话一边用广东话夹杂普通话进行,这次她受邀来台分享香港裸买运动的成果。

裸买运动在香港

「创意思考,我相信大多时都不是天马行空,天降灵感,而是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不习以为常。」郑敏华认为「裸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新想像。

近年来,世界各地其实开始有许多消费者早已会自备购物袋、水壶或咖啡杯、餐具、吸管等出门购物,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环保商品的贩售与使用。这次「裸买运动」其实也是发现这股向往环保生活的力量,消费者想在有限的购物环境下让生活反璞归真。

这次郑敏华团队在香港发起的「裸买运动」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透过团队联系,最后约有100多家小店承诺贴上他们设计的「裸买」贴纸,提醒大众可以自备餐盒来购买外食;第二,制作裸买地图,消费者可以按图索骥到店内「裸买」消费;第三,也有找到一些热心店家,愿意免费出借商店内的其他空间,让小摊贩摆售手工肥皂、有机零食、无化学成分的清洁液等,且全部都需要消费者自备容器购买。

「裸买」、「减塑」的限制与延伸

会强调发掘能接受「裸买」的商店,其实是因为若想「裸买」也得看购物场所而定。大型连锁商店受限于法律标签限制与品质管理,将物品包装以避免运送过程中造成损坏而卖相不好,想要在这里裸买不简单。所以有外国民众发起在结帐处直接拆除包装,借以向大企业表达不满。

另外,其实线上购物也是耗费最多包装的购物方式,目前全球大型电商亚马逊(Amazon 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开发一种能够挑选更贴近货品大小的纸箱系统,以省去过多的包装。

其实,在推行裸买运动最容易的地方便是小吃、摊贩类型,香港称为「街市」,在台湾指的则是「菜市场」、「路边摊」等,这些商店对自备容器购物的接受度最高。台湾也有许多youtuber示范如何自备容器去饮料店、大型连锁食品店外带用餐,发现自备容器去这些地方是能被接受的,尤其是食物类最容易。

只是,想像若未来自备容器「买面食」越普及,生意好的时候,老板可能也会被各式容器搞混,可能得做好标记才行。所以要推行「裸买运动」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思考的细节与落实方式。另外也建议,若去菜市场买鱼、蔬果类,可能会有土、鲜血等,若怕弄脏袋子,就得要多备几种容器去装载。

「街坊集体订购」则是另一种裸买生活的想像。社区共同订购鸡蛋、蔬果、各式生活用品其实也是一种「裸买」的精神,只是若要维系社区共同事务得需要有行政支援,积极投入者若很少,参与人不稳定,则容易失败。

担任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桥梁

检视相片

香港裸买运动发起人郑敏华(左)与台湾响应裸买运动的支持者、好人会馆发起人黄荣墩(右)。(摄影/赖怡君)

郑敏华其实曾经做过十年多的记者,「我大学时是学公共行政的,后来当记者时非常喜欢城市规划、古迹保存的相关题目。」为了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因缘际会下发现政府有补助机会,所以发行了一本关于谈各种「永续发展城市」概念的杂志,包括居住的想像、有机城市、环保城市等,背景就是香港。

「但是办杂志都是赔钱的。」郑敏华另一方面也会接政府案子维生,做城市规划相关的顾问报告,在许多都更、社区营照等的案子中,担任地方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

「站在中间去改变,找一个比较舒服的方法,然后把事情完成。」郑敏华与台湾响应裸买运动的支持者、好人会馆发起人黄荣墩交流时,她坦言,要站在政府与人民的中间确实有许多话是需要保留的,有些事不能不骂,但也不能骂,可是想把事情做好得靠政府与人民一起改变才行。

非常喜欢且关注香港古迹、老屋的她,利用自己担任记者习得的文字能力,透过书写让民众了解、对这些议题感兴趣,也会自行出版杂志、小册子等做市场推广工作,像「裸买运动」就是一个例子。

透过出版小册子、网路传播让更多民众知道「裸买的方法」,也努力联系各地商家,发行「裸买」贴纸来让消费者能辨识,也让供应者能响应。郑敏华团队认为,其实鼓励社会裸买,能减少垃圾的产量,也能减轻政府处理垃圾的负担。

裸买运动在台湾

台湾继限用塑胶袋之后,环保署公告明年 7 月将会有新一波限塑政策,百货公司、购物中心、速食店等处,将限制店家提供内用顾客一次性塑胶吸管,只是没想到对应的方法,环保署官员却说出希望大家「用汤匙喝珍奶」的建议,造成社会舆论纷纷。

国民党立委张丽善甚至亲自示范,结果泼得一身湿,认为政府「找人民麻烦」,但底下网友留言辩论,有些人支持委员观点,但有些人则举出国外限塑实例、环保吸管使用等方法。

其实,全球塑胶废弃物造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估计每年至少有800万吨的塑胶进入海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部垃圾车的塑胶废弃物倒入海洋,再不减量,至2050年海中的塑胶垃圾重量将比鱼还多。

限塑政策是台湾近几年政府积极在推动的目标,垃圾袋随袋征收、垃圾袋结合购物袋使用、鼓励自备容器购物等,而现在也开始出现一些强调无包装商店,如面包店、谷物商店、水果店等。停下繁忙的生活脚步仔细思考,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东西购物时都可以省去包装,虽然自备容器出门的便利性较低,但是更可以享用到更安全无毒的食物,也省下家里垃圾量所造成的开销,长期下来,有利无害,大家也能试试看自信优雅地自备容器走上街。

延伸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