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说到柬埔寨旅游,多数人会想到知名景点吴哥窟,不过其实除了古迹以外,在暹粒还有一些NGO非政府组织落地生根,帮助当地的农村青年或是聋哑人士学会一技之长,这几年也慢慢带动当地观光文化。


▼(图/东森新闻)

检视相片

法尔剧团2013年2月在柬埔寨暹粒正式登场,还曾经获得CNN赞誉,被评为是东南亚的太阳马戏团,法尔是由法国人成立的NGO非政府组织团体,1994年开始免费培养当地柬埔寨青年,还曾经到欧洲、澳洲巡演,累计观众超过几十万人。

▼(图/东森新闻)

检视相片

法尔剧团团员Sombath:「就读学校开始就想表演,也想把团队带出去,让各国知道。」

▼(图/东森新闻)

检视相片

法尔社会企业执行长Dara:「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付不出员工薪水,幸好我们也很幸运,我们周遭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咬牙撑过,打响了知名度,试图翻转大家对柬埔寨的刻板落后印象。暹粒当地居民其实都满希望,透过观光来发展他们的经济。暹粒的60号公路夜市在地已经有10多年历史,而且也是非常传统的夜市,现在虽然有一些中文字,甚至有一些华人摊位,希望可以吸引更多华人游客。

▼(图/东森新闻)

检视相片

再看到另一边,也有一些满传统的烧烤类的小吃,在这边一样存在,而且再往里面来看到,这里还保留非常传统的文化,提供了用餐区,让大家可以直接席地而坐。外地人走马看花,感兴趣的就是当地传统文化,只是柬埔寨内战后,大量文化流失,现在只能靠外界协助,一点一滴拚回来。农村青年要摆脱贫困 ,靠各式手工艺还原柬埔寨原始面貌,吴哥艺术学校,振兴高棉文化,石雕、木雕、镀金、彩绘都看得到。

▼(图/东森新闻)

检视相片

吴哥艺术学校执行长Pierre-Andre ROMANO:「员工有些是聋哑人士,有些不是,有些是贫困人家,也有些不是,不过我们希望帮助这个地方,所以不管他们是不是聋哑人士,我们都希望给他们一个工作机会。」聋哑人士也是团队伙伴,在这里不在乎身体缺陷,而是将才华放在第一位,吴哥艺术学校自负盈亏,逆境中求生存,没有人放弃梦想,未来要逆转,发展下一个观光奇迹。

(封面图/东森新闻)

往下看更多相关新闻!

柬埔寨因为受到内战影响,贫富差距大,以暹粒的大吴哥县来说,当地有些贫户家中没水没电,还必须接雨水煮饭,现在台湾有基金会透过认养当地贫户,伸出援手,每个月2包米,就能让当地孩童带回家,养活一家人。

▼(图/东森新闻)

检视相片

简易的空间,要说是厨房也不像,柬埔寨暹粒的大吴哥县,有6成的住家还是维持传统烧柴方式,家中没有冰箱、没有电,天黑后,靠的是租来的电池,点亮家中唯一的1颗灯泡。

▼(图/东森新闻)

检视相片

每年5到10月都是柬埔寨的雨季,坏处是排水系统差,一下大雨就淹水,但好处是,全家人喝水、洗碗、煮饭,都依赖这天降甘霖。

▼(图/东森新闻)

检视相片

东森新闻记者李桦仙:「大吴哥县在暹粒相对是比较贫困的区域,我们来到这个个案家里面,甚至连一扇门都没有,而他们的建筑主要都是以铁皮屋为主,一家四口就住在这样的空间里面,其实环境并不是太好,只是现在就算他们的父母亲都外出工作,一个月最多也只赚到100元美金,最多存下来也只有25元美金,有时候甚至连1块钱都存不到,因此现在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盖一扇门,但是这一扇门却要120美元。」

贫户个案家中母亲Chann:「希望可以买木板来当墙壁,希望周围有门可以上锁,如果要外出工作可以上锁,避免有小偷来偷东西。」

▼(图/东森新闻)

检视相片

一个月100美元大约台币3千元,要养活一家四口,还要存钱,真的好难,现在要支撑一个贫户家庭持续活下去,靠的是台湾人跨海的爱。

每个月台币7百元,每2星期1包米,靠著资助人养活每一个贫户,还要盯著孩子们亲口吃下每一颗蛋,不让他们带回家又转卖。

▼(图/东森新闻)

检视相片

兴奋的眼神,满足的表情,一饭一面已经是奢求,贫童的喜悦来自最初衷的填饱肚子。

当地国二女学生Dam Thida:「很开心可以获得1包白米,还有拿到鱼露跟酱油。」

第一次见到来自台湾的认养父母亲,语言不通,以微笑化解彼此尴尬,乐观、开朗的天性,让这些贫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准备发芽,把坚韧的生命力延续下去。

台湾希望之芽协会

更多东森新闻报导

国际美声男神钦点合唱 阿妹台上羞被告白:窝哀逆!

不开门死给你看!半路下车遭拒 老翁暴怒「连撞5次车门」

●​「我会站起来娶妳」求婚隔天瘫痪 女友不离不弃感动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