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福布斯發佈全球企業2000強排行榜,恆大位列榜單第94位,這也是其首次進入福布斯全球100強企業名單。


2017年,恆大在這一榜單中僅排名第347位,2018年爬至了第127名。也就是說,恆大短短三年內排名就上升了253位,成爲榜單上排名攀升速度最快的中國民營企業。

 

目前,恆大已發展成爲以民生地產爲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爲兩翼,新能源汽車爲龍頭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在過去一年,恆大不僅在多元化,綜合化運營模式中探索出一條長期發展的道路,更在集團性企業從大到強,從量到質上完成企業綜合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顯著提升。

 

//
從大變強,真正的利潤王
//


從近三年看,恆大有了很大的改變,即從大到強。前二十年恆大采取規模製勝的打法,喫足了風口紅利,2016年一舉成爲全國銷冠。不過登頂之後的恆大,開始實施“規模+效益”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從規模王到利潤王的切換。

 

年報顯示,恆大2018年毛利潤率36.2%,核心利潤率16.8%,同比增長3.8%;淨利潤率15.5%,同比增長4.2%。在房企淨利潤率普遍被壓縮的背景下,恆大的淨利潤率卻大幅領先於行業。

 

《福布斯》雜誌每年評選出“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該榜單被視爲全球最權威、最受關注的商業企業排行榜之一,排名以營業收入、利潤、資產和市值的綜合評分爲依據,而這恰恰力證了恆大從大到強的事實。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認爲,在市場經濟中,爲業主和股東們源源不斷地、最大化地創造價值和利潤是公司的責任和存在的目的。恆大“規模+效益”的轉型在戰略上頗有遠見,同樣也符合亞當斯密的市場經濟理論。

 

2017年初,恆大開始向“規模+效益”發展模式轉變,着眼點是保持規模適度增長,重點注重增長質量,這也爲其近幾年的發展定下了主基調。恆大去年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實現高質量增長,再次印證了戰略轉型的正確性。


分析人士指出,恆大在產品打造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深厚“功底”也是其利潤大幅提升的關鍵。在產品打造方面,恆大通過打造環節精品提升產品品質,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爲老百姓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精品住宅獲得市場高度認可,推動銷售穩健增長,實現了利潤大幅提升。成本控制上,恆大采用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成本控制能力不斷提升,銷售、管理費用率持續降低,利潤率穩步提升。    

 

而數據顯示,恆大3.03億平方米的土地儲備成本價僅1635元/平方米,土儲成本優勢可以讓恆大在未來釋放出鉅額的利潤。

 

//
多元佈局落成,打造業績增長新引擎
//


歐洲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漢迪在經典著作《第二曲線》中稱,企業保持增長的祕訣在於要在第一條曲線歸於平緩之前,開始一條可以實現二次騰飛的新增長曲線。Google、三星等巨頭採用的也是這一發展模式。

 

在前20年,恆大的壯大離不開房地產紅利,如今房地產已經進入下半場。前30強中有70%的房企發佈了多元化戰略,百強有97%佈局了多元化業務,而到2018年房企的多元化投資已經近千億,比2014年翻了7倍。

 

2018年恆大在蟬聯利潤王的同時,多元化產業佈局也塵埃落定,摒棄了多年前佈局的糧油、乳業、礦泉水等業務,確定了以民生地產爲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爲兩翼,新能源汽車爲龍頭的產業格局。

 

恆大對多元化的佈局下了很大的決心,在備受矚目的新能源汽車板塊,通過整合行業頂尖資源迅速完成了全產業鏈的佈局,先後將瑞典NEVS、卡耐新能源、科尼塞克、荷蘭e-Traction等世界頂級汽車企業收入麾下,併力爭在3-5年成爲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在文旅板塊,恆大瞄準行業痛點,打造了全球唯一的大型童話神話樂園“恆大童世界”和全球最大的大型溫泉水樂園“恆大水世界”,都是填補世界空白的拳頭產品。據瞭解,恆大目前已佈局15個恆大童世界,預計2021年起陸續實現開業。恆大水世界也預計未來2-3年在全國佈局20-30個。

 

此外,在大健康板塊,恆大着重打造的拳頭產品“恆大養生谷”,目前已佈局14個,今年計劃再新增15個,預計會員消費額將突破100億元,未來三年佈局超50個並陸續開業。博鰲恆大國際醫院是哈佛大學附屬教學醫院布萊根醫院境外唯一附屬醫院,提供頂級腫瘤專科醫療服務。


正如許家印所說,恆大的多元產業佈局瞄準的無一不是擁有萬億市場的行業。據權威組織測算,未來十年我國文旅市場規模最高將達50萬億。而到203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16萬億。同樣到了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達到1750萬輛,市場空間巨大。

 

隨着多元產業佈局全面完成,新產業的發展也將爲恆大打開巨量增長空間。由此可見,恆大進入福布斯世界百強,是一個里程碑,也是另一個開始。


(本文觀點不代表環球老虎財經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