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故宮最大的「流量擔當」,他是「網紅院長」,他是「抖機靈的段子手」,他是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他就是單霽翔。

「我是這個月正式從故宮博物院退休了,在故宮博物院七年零三個月,超期服役了五年。應該是60歲退休,今年我65歲了。」穿着一身黑色的布衣布鞋,手握話筒的單霽翔站在舞臺中間,開始娓娓道來他「執掌故宮」的這7年。

昨天(4月30日),故宮網紅前院長單霽翔現身上經貿大附校,在松江的雲間教育講壇上,爲600多名師生帶來一場精彩的文化講座。

爲001號藏品,來到松江

你知道在故宮博物院藏品中被列爲001號的藏品,由何而來嗎?

你知道故宮博物院有多少件藏品嗎?

你知道故宮有多少隻流浪貓嗎?

你知道誰讓故宮變成了網紅博物館嗎?

你知道第一個走遍故宮9371座房屋的人是誰嗎?

……

要回答這些問題,不得不提到單霽翔。

然而,聽到單霽翔的名字,大家聯想到的是故宮,這兩者和松江又有什麼關聯?爲何單霽翔會現身松江?

松江有「上海之根」的美譽,這裏是陸機和陸雲的故鄉。距今1744年前,晉武帝鹹寧初年,被譽爲「太康之英」的陸機寫給朋友了一封問候信,全文只有9行84個字。因第二句爲「恐難平復」,故被宋徽宗稱爲《平復帖》。這張小小的紙片,因其爲目前傳世最早的用毛筆寫在麻紙上的書法作品,被尊爲「中華第一帖」「墨皇」或「書法祖帖」。

■平復帖

《平復帖》幾經周折,穿越千年,最終收藏在故宮博物院,成爲鎮館之寶,在故宮博物院1862690件藏品中被列爲001號。

單霽翔,就是守護這件珍品長達7年之久的故宮博物院前掌門人。因着001號藏品的淵源,單霽翔昨天(4月30日)來到松江。

最重要的事:觀衆走出故宮有收穫

2012年1月,單霽翔來到故宮博物院工作。上任之前,他做了許多功課,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

1925年10月10日在末代皇帝走出故宮以後不到一年的時間,故宮變成了一座博物館,也是全世界來訪者最多的一座博物館。單霽翔看到資料上寫的這麼多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規模」、「世界最多的藏品」、「世界最多的觀衆」……頓時,他感到責任重大。

上崗以後的第二天,單霽翔發現這些「世界之最」,他都沒有感受到。

雖然館舍宏大,但單霽翔看到70%的位置都立着牌子「非開放區,觀衆止步」,人們是進不去的。藏品多,但是單霽翔看到99%的藏品都是沉睡在庫房,拿出來展示的不到1%。觀衆多,確實每天觀衆大量地走進故宮博物院,故宮也從來不缺觀衆,但是人們的感受並不好,80%以上的觀衆都是跟着導遊盲目往前走,聽着不太專業的講解,看看皇帝坐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結婚,在御花園坐一坐,然後就走出去,實際上人們並沒有感受到這座博物館應有的溫度和熱情。

「我們在思考,這些‘世界之最’真是最重要的嗎?它們很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什麼纔是最重要的呢?我理解就是這麼多的文化遺產資源,究竟在什麼地方對人們的現實生活做出貢獻,可能這最重要。具體到每一位觀衆,難得的文化之旅,走出紫禁城、走出故宮博物院的時候,能夠獲得什麼,纔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要思考,要改變。」 單院長堅定地說。

過去:人還沒進故宮孩子就丟了,心情能好嗎?

單霽翔開始思考,每一位觀衆走出故宮博物院的時可以收穫什麼,思考對待觀衆的態度,對待文物的態度。要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土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過去,人們到故宮博物院排隊買票、進入很困難。特別是旺季,排隊一個小時、一個半小時,買完票還進不去,驗票、安檢、存包,爲此,故宮增加了售票窗口,一下開了30個窗口,承諾觀衆3分鐘之內就能買到票。2017年10月10日起,觀衆可以在網上購票。

排隊買票時間大大減少,但是驗票安檢還是需要。安檢口設在兩邊,不是兩個口,而是24個口,12倍!來多少觀衆都不需要排長隊了。

這些措施,改變了廣場的生態環境。

五年前,每天大喇叭在廣播:「您的孩子丟了,在哪兒可領取。還沒進故宮博物院,孩子就丟了,心情能好嗎?今天人們八分鐘、十分鐘就可以走進故宮博物院了,廣場的環境好了,人們可以照相了。」

故宮博物院要擴大開放,前提把古建築修好。「幾年來,故宮開放面積從2014年的52%,達到2018年的80%以上;從99%的文物藏品沉睡在庫房,到8%的文物向公衆展出,包括所有的花園、城墻、城門、角樓。故宮人要爭取讓文物有燦爛的過去,有尊嚴的現在,並能夠健康地走向未來。」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通過現代的科學技術的方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通過互動的方式,將傳統文化融入廣大民衆的現實生活中。

現在:200多隻野貓,每隻都有名字

五年前,單霽翔向社會宣佈:「我們要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給下一個600年。」「1420年永樂皇帝建出了紫禁城。2020年,希望人們再走進故宮博物院,看到的都是古代建築,沒有任何一棟影響安全、影響環境的現代建築。」

但是,環境整治不像單霽翔說得這麼簡單,要做大量細緻的工作。

五年前,故宮的道路,是1971年重新開放時鋪的柏油、瀝青。泰合廣場、小廣場鋪的是水泥做的磚。管道通過去以後,水泥沒了,時間長了就坑坑窪窪。那些綠地,被綠籬用鐵欄杆圍住,養護得不好。還有,高高的井蓋、燈杆,跟環境都不協調,都要改變。

「我們一邊拆那些違章建築,一邊開始整治環境。經過兩年半努力,環境恢復了,今天大家到故宮博物院看,所有的,都是傳統的建材,磚的地面、石材的地面,上千年的鐵欄杆都去掉了,綠地反而都養護更好了,偶爾有人踩一下也沒什麼了不起,很快就恢復了。

爲什麼做了兩年半?因爲我們要把井蓋做平,這些井蓋坑坑窪窪,嬰兒走上去非常危險,要做平。故宮博物院一共有1750個井蓋,我們兩年半才把它們全部做平。

地上乾淨了,屋頂上也要乾淨,過去屋頂上長了很多草,生態環境很好,但是這些草,它們要生存,就把根紮在瓦里面,瓦被土鬆動了,雨水灌進去,樑架就遭襲了,所以古建築經常要修。所以,我們認識到這些草長在綠地裏面比長在瓦里面好,我們開始清除這些雜草。今天大家都有手機,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對社會宣佈,故宮博物院1200棟古建築上,沒有一根草,有一根草都可以投訴。地上沒有垃圾,屋頂上沒有草,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壯美的漂亮的紫禁城。」

在故宮有200多隻野貓。這些野貓很有身份,他們可能是明代的後代、清代的後代。今天,每隻貓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天都有人給他們送貓糧。特別是這兩年很多外地的觀衆,都來寄貓糧,還有說,「我這個貓糧是給*貓」,還要求把餵貓糧的照片寄給他們。

他們爲什麼這麼喜歡貓?因爲他們知道貓很幸福。「每天五點半故宮員工下班,和自己院裏的貓打完招呼以後,我們的貓就開始站崗了,還巡邏、放哨、臥底,所以我們的故宮沒有一隻老鼠,故宮的貓還交接班,如果故宮有鼠害的話,古文物都被咬了,一隻老鼠沒有,所以故宮的貓,功不可沒。」

單霽翔希望人們在故宮看到的是美景,因爲故宮做博物館跟別的博物館不一樣,別的博物館進了館展示的是室內環境,故宮展示出來的是自然的環境。

要把故宮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什麼是好的文物保護?

七年多的故宮博物院院長職業生涯,讓單霽翔領悟到:不是把文物鎖起來放在庫房,就是好的文物保護,它一定要重回人們的社會生活,它要經過保護以後充滿魅力、尊嚴。這樣的有魅力、尊嚴的文物,才能融入到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只有文物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才能彙集更多的民衆,當民衆更喜歡文化遺產的時候,會共同呵護文物、保護文物,文物才更有魅力、更有尊嚴。這才叫良性循環。

什麼叫好的博物館?

不是開了門等了觀衆來就是好的博物館,而是你一定要通過你的資源,把它通過展覽和各種活動,奉獻給人們現實生活,使人們在生活裏感受到這座博物館的溫度,成爲他生活的一部分。人們休閒的時候願意走進博物館,走進博物館流連忘返不願意回家,回家以後還要再來博物館。這纔是好的博物館。

單霽翔在退休前,與故宮博物院第五任院長鄭欣淼、第七任院長王旭東共同宣誓:「我們要把一座完美壯麗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一個人要多做好事,因爲隨時都會有福報到自己身上。我們認真做好每一天,前僕後繼,一代一代要把我們的故宮保護好。如果200年以後、300年以後,我們的後人再修這個房子、這個畫,他們就知道乾隆時期使用什麼材料、什麼技術,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工匠精神。」

他說故宮是「教育機構」

單霽翔退休後擔任故宮學院院長,他說故宮是「教育機構」。在培養故宮學者的同時,故宮也要成爲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的培訓基地。所以在北京故宮學院的基礎上,建立了十所包括上海內的故宮學院分院,讓故宮的文化傳播力量更強大。而不少教育活動,深入社區、深入學生。

昨天整整兩個小時的講座,單霽翔沒喝過一口水,手中沒有演講稿。面對695張PPT,他開口成章,金句不斷,現場600多位師生認真聆聽、記錄筆記,笑聲不停、掌聲不斷。

據悉,雲間教育講壇由松江區教育局主辦,通過邀請知名專家到松江講學,以教育與社會發展的「大教育」視角,審視、探討、建言當前和未來的中國教育,引領松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佈局。講壇從去年開始至今,先後邀請了全國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京劇表演藝術家王珮瑜、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於漪老師等7人開講。

編輯 | 沙情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