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室與用電用戶直接相連,具有設備數量大、分布廣泛和影響直接的特點,如果維護不到位發生故障,直接影響用戶的用電,因此在有限的人力下高效維護好配電室顯得十分重要。而隨著e運維配電室代維(e運維配電室外包)模式的出現,逐步構建出了配電行業新型的現代服務生產體系,實現傳統產業的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與服務化。國內配電室外包服務領軍品牌e運維,近年來專註於智慧配電運維服務。通過「線上監管+線下維護」的手段,創新地實現了對配電室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線上監管實現了對電力運行狀態、設備狀態、環境狀態等數據的24小時遠程監管,並利用雲平台軟體對數據進行分析、存儲、處理,從而實現事故報警、系統評分等功能。線下維護是利用「互聯網+」的服務模式,通過「技術+經驗」的手段,使配電室運維從「被動搶修」變為「主動運維」。是電力服務領域一種集約化管理和規模化效應的應用典範。

  1 配電室運維現狀

  配電室值班現狀:目前我國配電室除了大型商業樓宇及較有規模的企業會配備專人進行24小時值班外,絕大多數地產項目及小規模企業做不到24小時值班,甚至根本沒人值班。

  運維人員現狀:配電室值班人員實際專業水平有限,多只能處理低壓端故障。而高壓端出現的故障,並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來及時處理,這無疑使配電室的安全運行得不到全面保障。

  運維現狀:傳統人工巡檢下的配電室運行數據記錄的多不完整,一般只有最基本數據可以通過值班人員的抄表來實現。存在數據種類不全面,覆蓋面不夠,離散性較大,無法預先發現配電室內設備的潛在故障,也無法第一時間在故障發生時上報,最終使用電可靠性大幅降低。

  2 配電運維管理

  2.1 組織架構

  成立由配電運維經理、運維高級工程師和各轄區的運維保障部組成的運維小組。配電運維經理定思路和方向,由運維高級工程師制定巡維細則、巡維策略和考核制定等,並在運維經理的監督下,各班運維保障組進行配電室巡維工作的開展。

  2.2 制度保障

  為保障配電室巡維工作的持續開展,e運維制定了符合實際的巡視消缺管理工作細則,進一步細化了工作職責、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內容。

  2.3 執行方式

  2.3.1 明確巡檢標準與方法

  針對現狀中存在的無巡檢標準的問題,e運維制定了適合配電室實際的巡檢表單,通過表單來規範巡檢內容、巡檢標準。表單按照打鉤原則設計,巡視所需要關注的全部內容全部列在表單中,提醒巡檢人員逐項檢查,並且這項項目遵循「由遠至近、由上到下和有內而外的順序,方便巡檢人員只需沿一個方向進行即可。

  2.3.2明確巡視對象

  在明白巡檢標準和方法後,e運維會針對不同配電室的實際情況標識出巡檢的對象有哪些。按設備台賬導出清單:①對象有哪些,在哪裡;②如何巡視檢查。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更加方便巡檢人員對各個設備的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評價,便於下一階段巡視計劃的科學制定。

  2.3.3 按策略巡檢

  ⑴按評價結果安排巡檢計劃

  在了解各配電室情況的過程中,運維高級工程師對轄區內的各配電設備狀況進行了評價,評價共分三個等級,分別為日常每月一巡,惡劣天氣、重大活動、用電高峰期每月兩巡」,設備狀況越差,巡檢頻率越高。按照這個評價結果進行巡視計劃的安排,保證將注意力集中在狀況較差的設備上,保證巡視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及時性。

  ⑵按比例進行巡視抽查

  在巡檢人員巡視後兩周內,由運維經理按照50%的比例安排抽查計劃,並結合巡檢人員反饋的巡視結果對上周巡視對象進行複查,重點檢查兩點:①是否到位(通過巡視編號檢查);②是否全部發現缺陷隱患。如果以上兩項中有一項為「否」,則本單巡視視為不合格。

  2.4 考核制度

  完善考核制度,包括制定考核指標及其計算方法、將客戶服務滿意度納入到考核指標中。考核的指標主要從供電可靠性出發制定,包括中壓故障引起的停電時戶數、低壓故障引起的停電時戶數等,按照影響程度大小進行扣分,按找客戶服務滿意度評分,直接驅動巡檢人員提高巡檢、消缺的質量。

  在客戶接入e運維配電室代維(e運維配電室外包)模式之後,我們分別從發現缺陷數量、供電可靠性和中壓設備故障情況進行比較,搶修費用明顯降幅達35%以上,公用線路的跳閘率也有了顯著的下降。由此可看出,只要繼續堅持和完善這個模式,配電室運維工作將越來越經濟、高效和安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