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自ml862159 - 催眠之旅緣起

 

從圖書館借來有關催眠治療書籍,已全數閱畢,還書時,圖書館員告知特地為我購買,依據【催眠師】小說改編的影片,下週將可收到。哪來如此貼心的圖書館員,我的福氣真大!

算一算,日積月累,此類催眠治療專書已閱讀過十多冊,加上兩片佛洛伊德在美國講授的CD課程,及網上形形色色的資料,也該整理一下,作個摘要。佛洛伊德的CD課程共分五堂課,前兩堂課用以研討「催眠」,第三堂課探討「夢的解析」,第四、五堂課則進行有關「性」的詮釋。將催眠列入前兩堂課,可見佛洛伊德對催眠治療的重視。

和一般人一樣,從前認為催眠術是一種很神祕離奇,心而產生畏懼或推拒的情感。其實,當我深入探討之後,瞭解催眠治療是再自然不過且合乎邏輯之科學了,它對人體心靈的治療甚至比外科醫生之手術刀更精準、銳利多了。催眠,之所以讓人產生誤解,可能跟舞臺上的誇張表演有關。可喜的是,醫學界的想法開始變通了,據法國心理醫生著書說:法國心理學系一、二年級學生必選基礎催眠課。

催眠由來已久,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埃及,及中國古老的祝由術、導引術,或其他民族的巫術都有催眠的痕跡可尋。最早以催眠術被尊為鼻祖的是梅斯美,至今約有兩百多年歷史,後來由英國曼徹斯特的外科醫生詹姆士•佈雷德將催眠定義為Hypnosis,直到米爾頓•艾瑞克森 (Milton H. Erikson)將催眠治療發展到極致,可謂一代宗師。他的精采故事如下:

樹蔭下,年輕Milton坐在搖椅上,觀察屋前正在學走路的小妹。那個暑假,因為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的侵害,他無法幫忙家人下田做事,除了眼球,他全身動彈不得。醫生診斷說:Milton除了在夢裡外,再也無法到處走動。

不幸的Milton在人生的起點即遭遇殘疾和眾多困境。看不見色彩,他的世界裡只有永恆的黑與白,偶而會微微出現紫色。此外,他還患有誦讀障礙,他無法從字典中辨識單字,除非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慢慢對照,而這對照工作會耗掉他很長的時間和精力…

這個暑夏,癱瘓在搖椅上的他,深沈觀察正在學步的小妹玩球。觀察同時,他潛入自己的內心、夢境、和想像裡,他的腦海於是做了各式各樣的幻想,這個十七歲被判終身困坐在椅子上的男孩,想像他的手指、手臂、和腳再度恢復知覺,他觀察到一個嬰孩如何學習支配身體,經由這個觀察,他學習到如何再主宰自己的四肢。

有一天,奇蹟出現:他的一根手指頭動了!這才只是開始,因為屬於他的奇蹟不斷繼續進行著,年輕Milton因為不停地想像,終於心想事成,他的腿也動了起來!驚於這不尋常經驗,患有閱讀障礙的男孩,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努力學習,終於完成醫學院學位,成為一位相當出色,世界公認的心理醫師。

從自身經驗,他了解到那個暑夏,在搖椅上無心運用的技巧,即所謂的「自我催眠」。Milton H•ERICKSON(1901-1980)的偉大研究影響了人類心理學。ERICKSON醫師除了看診外,也在醫學院執教,他教學風趣幽默,如:有個專修外科手術學生,瞭解這位心理學教授很難搞,決定認真專研他的課,以致每次考試都高分通過,惟獨期末考卻得了零分。他去抗議,教授回說:「你未來開刀手術報告,若如同考試卷,不填日期的話,對不起,我可不想給這樣的醫生開刀。」

另一回,他的班上有位非常出色的女學生,總是在每堂上課十五分鐘後才姍姍來遲,並在眾目睽睽之下,大搖大擺穿過整間巨大的劇場教室,纔在另一端坐下。ERICKSON說這女孩患有〈神經官能症〉,他得好好〈治療〉她。於是,開課時,趁女孩未到前,告訴班上所有學生:咱們必須治療這位女同學。當女孩依習慣遲十五分鐘後到課堂時,全體同學,包括老師,立刻肅靜起立,對她低頭,敬一個深深的禮。從此,這位女同學病好了,再也不遲到。

ERICKSON是美國百年來催眠治療領域的泰斗,也是運用催眠快速處理心理問題的翹楚,被喻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催眠治療師。神經語言程式學(NLP)倆位創始人葛瑞德與班德勒對ERICKSON極致推崇,因此在NLP臨牀應用上,常見ERICKSON的手法,其催眠流派簡單解釋,即分離意識和潛意識,讓潛意識更突顯。法國學者也依此學說創出另一流派(Hypnose humanist),即結合意識和潛意識,讓意識幫助潛意識而更凸顯。兩派學說都很迷人,希望未來我能深入學習,並學以致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