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絲·卡文納是美國藝術家。貝絲最出名的是她神奇的動物雕塑,它體現了人類情感和行為的複雜性。貝絲將她的雕塑聚焦於人類心理學,去掉了背景和理性,並通過動物形式表達出來。正如她所說,「從表面上看,我的雕塑只不過是緊張的野獸。」在表面之下,它們體現了人類恐懼、冷漠、侵略和誤解的後果。她的作品贏得了許多獎項。近年來,她的作品陸續被許多博物館收藏:包括火奴魯魯藝術博物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藝術博物館(坦佩)、查岑藝術博物館(麥迪遜、威斯康辛)、美術博物館、休斯敦、西北藝術和文化博物館(斯波坎、華盛頓)、拉辛藝術博物館(瑞辛、威斯康辛)、史密森美國藝術。博物館(華盛頓特區)和田納西州立博物館(納什維爾)。最近,她承諾將向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藝術設計博物館贈送雕塑。

貝絲1972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亞,父親是一個分子生物學家。小時候,貝絲會在父親的實驗室待一個暑假,也許,密切接觸科學的體驗,給了貝絲深刻的哲學思考能力,她母親南希是個藝術教師,最早是媽媽教給貝絲做粘土的。成年後,貝絲經過了系統的雕塑學習,並取得了自己的碩士學位。貝絲動物雕塑是巨大的,它們能夠喚起的恐懼和焦慮情緒,明顯屬於人類情感。而貝絲將這些人類情感投射在她的動物雕塑上。這些動物形式的肢體語言是人類思想和感覺的隱喻,它們不僅僅是一種身體反應,更是一種心理寫照。2008年,卡文納加入了克萊爾·奧利弗畫廊。

她通常的製作過程是在金屬框架上建造實心雕塑,通常一次用2000磅或更多的粘土,然後將雕塑切割成30-160段,將每個段挖空至1/4英寸的厚度,並在燒制前重新組裝。為了更大規模地工作,重新組裝的中空件被再次切割以適合於窯內,然後被燒制,然後用膠水和環氧樹脂重新組裝。她通常用平底的內牆乳膠漆塗表面。這允許她在重新組裝後填充接縫,並保持粘土的外觀和感覺。

貝絲用意想不到的、像人一樣的姿勢塑造她的動物。她在火奴魯魯美術館收藏的2009年的《第二種孤獨》就是一個例子。中空雕塑包含一個內部機械呼吸裝置。通過使用這個風輪機構,卡文納能夠創造出動態錯覺。她在克萊爾·奧利弗美術館的2012年演出《未完成》中,探索了混合媒體。在後期的作品中,貝絲表人類的慾望和激情。做以動物為主題,表現觀念的雕塑家真有不少,其中不乏血淋淋,故意搞驚悚嚇人,以單純感官刺激搏出位的人,貝絲不是。在她的作品中沒有太多故意,反而深刻。在作品中她既擺脫了小情趣,也避免了過分的裝深沉。我看到了關於人性的最無力的絕望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