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譴責動物園喂動物是不文明行為。本質上是嗎?設立動物園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動物,接觸自然界生命形態多樣性。看待很多孩子都很真誠的拿白菜葉子喂那些鹿,對他們熱愛自然是有好處的,否則孩子永遠也不可能接觸它們,為什麼就不可以呢?

動物園沒有辦法讓動物在安全健康的基礎上接受孩子投餵嗎?這是否說明中國國營動物園的官僚作風?


1.開放投餵,難以管理投餵質量

家裡養寵物的都知道,盡量不要給寵物喫人喫的食物。

動物園裡幾十上百種不同的動物,每一種喫什麼不喫什麼,是很複雜的一門學問。

按照一般人的常識,很難迅速判斷斑馬喫不喫老玉米、猴子喫不喫黃豆之類的細節問題。

開放投餵,很可能會有人給動物餵了不合適的食物。

更別說有不少非壞既蠢的人,投餵炸雞腿、膨化食品這種不僅動物不能喫,人類都應該少喫的垃圾食品,或者塑料袋這類無法消化的東西。

2.開放投餵,難以控制飲食結構

飲食講究種類,還得講究搭配比例呢。

每種動物都有微妙的營養需求,比如北極熊和黑熊相比,食物中就需要更多得多的脂肪。

咱們人類都知道,荔枝是好東西,喫多了牙齦容易腫。

本來飼養員一手掌握著動物每天喫什麼,花大工夫變食譜、搭配,保證它們愛喫又健康。

如果開放投餵,哪怕假設遊客喂的都是動物本身愛喫的東西,也容易造成過量攝取、飲食結構失調。不可能遊客喂動物時,飼養員站在旁邊實時記錄「大寶喫了仨蘋果,安娜貝爾喫了倆胡蘿蔔」。

3.最重要的一點是:開放投餵,不利於孩子認識真正的動物

題主說「很多孩子都很真誠的拿白菜葉子喂那些鹿,對他們熱愛自然是有好處的」,這的確是一種非常樸素的判斷。

然而(理想狀態下)動物園真正應該擔當的角色,是小範圍模擬野生環境,引導動物們表現出野外生存狀態,讓城市中的人們有機會親眼看到這些動物的真實樣態,從而感受到地球的豐富和美好。

然而開放投餵,動物們自然會追逐有好喫的的地方,熊反覆作揖,猴子上躥下跳,鹿聚集在遊人身邊翹首期待……這些都不是動物應該有的樣子。

帶孩子去動物園,引導孩子去觀察動物們都在幹什麼,讓他們看到猴子互相捉毛裏的蟲子喫,北極熊在水裡抱著玩具玩,兩隻大象彼此依偎,長鼻子交纏,再和電視或書裏讀到過的知識進行呼應,這樣遠比拿著菜葉子,看弱小的動物如何臣服在人類極大豐富的物質面前更有意義。


一羣人排隊給你家小孩投食,你樂意麼?


你去看看動物園裡面扔的都是什麼,連避孕套都有人喂
我覺得為什麼不能開闢幾個能喂動物的動物園,讓大夥喂,什麼山羊、家豬、雞、鴨、鵝、金毛、薩摩、哈士奇、橘皮貓,讓大夥隨便喂嘛,這不是很好玩,還能親子活動,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因為有熊孩紙和熊大人~~~

長太胖也對身體不好呢~~合理飲食~~
沒人清理和垃圾堆一樣,飲料瓶子
有些承包出去的動物園都可以投餵動物,不過是收費的,只能投餵動物園給定的食物。這其實是個挺好的項目,可以讓孩子多接觸動物,畢竟動物總是要喫東西,收不收費最後都要喂的。比動物合影、動物表演之類的項目還是人道的多。至於投餵自帶食物肯定都是禁止的
…以前有過投餵塑料袋長頸鹿做手術 熊喫易拉罐 猴子喫零食袋 不好統一監管啊 就像地鐵裡面全部都要過安檢一樣了。而且通常動物園都會有可以專門買食物投餵的地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